拟南芥carop11与nadph氧化酶rbohf相互作用调控ros产生和根毛发育的研究

:植物NADPH氧化酶,也被称为呼吸爆发氧化酶同系物(Rbohs),是重要的活性氧(ROS)生成系统。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激活型的CA-ROP11与 RbohF可发生相互作用,而RbohF中L336或L337氨基酸突变则会抑制其与CA-ROP11的互作。在烟草中,与CA-ROP11和突变型 RbohF的共同表达或DN-ROP11与野生型 RbohF的共同表达相比,CA-ROP11与野生型 RbohF的共同表达会促进ROS的产生。此外,CA-ROP11过度表达则会导致拟南芥中ROS的积累和根毛肿涨,而RbohF基因的敲除则能显著减少ROS的增加。上述研究表明,在根毛发育过程,ROP11通过和RbohF的相互作用调节ROS的产生和根毛发育。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实验材料 2
1.2 基因型分析 2
1.3 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2
1.4 酵母双杂交分析 2
1.5 体外pulldown实验 3
1.6 双分子荧光互补分析 3
1.7 DAB染色 3
1.7.1 农杆菌介导的N.benthamiana瞬时表达分析 3
1.7.2 DAB染色 3
1.8 GUS活性的组织化学检测 4
1.9 根毛分析 4
1.9.1 根毛分析 4
1.9.2 DPI处理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CAROP11直接与RbohF的N末端细胞质区域作用 4
2.2 CAROP11与RbohF结合位点的鉴定 5
2.3 CAROP11和RbohF的相互作用促进ROS的产生 6
2.4 在根毛的发育过程中由CAROP11介导产生的ROS的产量依赖于RbohF 7
3 讨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拟南芥CAROP11与NADPH氧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酶RbohF相互作用调控ROS产生和根毛发育的研究
引言
在真核细胞中,活性氧物种(ROS)是重要的信号分子[1]。植物NADPH氧化酶,也被称为呼吸爆发氧化酶同系物,是一种与哺乳动物嗜中性粒细胞gp91phox同源的氧化还原酶。拟南芥基因组有10个基因编码Rboh蛋白。根毛(RbohC)和初生根(RbohF)的发育都需要Rbohs[2],植物的防御反应及脱落酸(ABA)诱导的气孔关闭也需要RbohD和RbohF[3]。
Rboh拥有6个跨膜蛋白结构域,在C末端区域[4],它含有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NADPH结合域。在N末端区域,它含有两个与钙离子结合的EFhand结合域[4,5],脂质结合基序[6],被CDPKs 和CIPKs磷酸化的丝氨酸残基,及被Rac GTPase绑定的结构域[7]。
ROP蛋白是植物中参与一系列生理过程的Rho相关GTP酶[810]。ROPs的功能相当于分子开关,它存在于GTP结合的“开”状态和GDP结合的“关闭”状态。例如,被激活的ROP11能诱导皮层微管的解聚。相反,皮层微管可以促使ROP11从质膜上分离。这种活跃的ROP和皮层微管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微管产生不同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了次生壁的形态和细胞形态。而且活性ROP11还可以破坏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膜循环组织,导致根毛膨胀和叶表皮细胞变形[11]。ROP11还与调控钙参与的PH变化从而调节根毛生长。
RAC/ROP GTP酶和Rboh互作的研究表明CAOsRac1结合到 OsRbohB的N末端区域,而该结合对激活NADPH氧化酶的活性是很重要的[7]。然而,对RAC/ROP GTP酶和Rboh的相互作用的遗传学证据仍然缺乏。除此之外,这种作用的生理功能也尚不可知。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CAROP11与RbohF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N末端胞质区的L336或l337残基,而且这种相互作用促进了拟南芥根毛中ROS的生成。
1 材料和方法
1.1 植物材料
这次研究中使用的是拟南芥(哥伦比亚型)和烟草,它们将会在23°C下在生长箱中(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
1.2 基因型分析
ROP11 (At5G62880)的编码序列是从拟南芥叶片的cDNA中 PCR克隆并连接到相应的目的载体。
利用快速变化定向诱变试剂盒(Stratagene)来诱导ROP11中的定点突变。 Q66L型突变产生了ROP11的钙型——CAROP11,而D123A型突变产生则了显性失活ROP11突变体——DNROP11。
将CAROP11 和DNROP11插入到pSuper1300 载体。
重组体通过电穿孔进入根癌农杆菌(GV3101)。
通过花序浸渍法将根癌农杆菌转化进入野生型或RbohF突变型植物。
利用含有25μg/ml潮霉素的MS培养基筛选出转基因植物。T3代纯合株系用于后续实验。
1.3 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根据制造商的说明利用Trizol试剂从幼苗中提取出总RNA。
采用cDNA合成试剂盒PrimeScript合成cDNA。
分别利用引物ROP11RT F/R 和 RbohFRT F/R对ROP11 和 RbohF进行半定量RTPCR,以此测定其在不同基因型中的转录水平。利用Actin2作为内部控制。
利用引物RbohFqRT F/R 对不同基因型中的RbohF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
1.4 酵母双杂交分析
II型ROP GTP酶的高变域包含一个独特的GCCG盒的序列。GCCG盒中的两个Cys残基通过S酰化反应来锚定蛋白质膜。因此,C末端的半胱氨酸丝氨酸突变是在CAROP11 和DNROP11突变体中进行的。RbohF的编码序列(At1g64060)是由拟南芥叶片中提取的cDNA克隆出来的[6]。利用快速变化的定点突变试剂盒(Stratagene)在RbohFN产生突变。
将ROP11,CAROP11 和DNROP111插入到结合域载体(BD,pGBKT7)中。
将RbohCN, RbohDN, RbohFN和序列片段及突变体插入到激活结构域载体(AD,pGADT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mkx/23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