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20年代美国广告业的发展
论20世纪20年代美国广告业的发展[20191216172517]
内容摘要: 20世纪20年代,美国广告业迎来了发展高潮。广告涉及方方面面,生活、经济、文化都可以看到广告的影子。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广告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载体的多样性,形式与创意也不得不因为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地创新,广告也体现了美利坚的民族特性,对美国的经济、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报纸、杂志、广播以及电视广告被称为是广告的四大媒体。20年代的广告模式最主要的就是报纸、杂志、橱窗、幻灯、电影、包装广告等。美国报纸广告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792年,富兰克林创办了美国第一张报纸——《宾夕法尼亚报》。在当时的报纸上就留有大量的广告栏,这样富兰克林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广告作家以及广告经纪人,被称为“美国广告之父”。报纸也就成为广告活跃的载体之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逐渐地渗透到其他方面。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办广播电台的国家。1919年,威斯汀豪斯公司申请了第一张从事标准广播的营业执照。一年之后,电台KDKA正式营业。1922年,美国的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WEAF开始通过广播来宣传广告,开始了广播广告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整个美国通过广播广告的费用已经达到了1050万美元。虽然张贴和叫卖等一系列老的技巧和模式并没有完全被抛弃掉,但是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广播广告的地位是在福特公司以每分钟1000美元的代价为其新车型宣传时正式奠定的。汽车行业给广告业带来的影响不止于此,20年代自驾旅行的盛行也给路牌广告带来了机遇。尤其是在缅甸剃须膏的成功之下,仅仅几年,路牌广告就成为驾车者非常熟悉的风光景物了。对于广告的传播,还有一种被称作是“摘要性建筑”的载体也是不可忽视的,如巨大的托盘和茶杯,楼型的牛奶瓶,猪头形状的排骨肉,专卖冷饮的圆顶冰屋等等。这种建筑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形成了美国独具特色的广告现象。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与广告业相关的一系列组织也成立了,比如报刊发行数量核查局、商业改进局,以此来规范、监察、发展充满蓬勃生机的广告业。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美国广告生活经济文化
Key words: The United States advertising; economy; cultural life目 录
引言 1
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广告的类型 1
(一)生活类广告 1
(二)经济类广告 2
(三)文化类广告 3
二、广告的特点 4
(一)广告形式的多样性 4
(二)广告创意的创新性 5
(三)体现了美利坚民族的特性 7
三、广告业对美国的影响 8
(一)经济影响 8
(二)文化影响 9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论20世纪20年代美国广告业的发展
引言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最为繁荣、喧嚣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战争财,随着世界秩序的重新建立,美国又开拓了大量的海外市场,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满足了其发展的最后一个条件,所以其经济迅猛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生活方式、传统观念等各个方面也都发生了变化。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各种力量不断冲击着美国的传统道德伦理,并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改变它,而广告在这个方面所起的作用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在这个年代,最摩登的人就是从事广告业的人。如果说竞争的推动力曾经是“贸易活动”,那么到了20年代,广告就成为了新的竞争的推动力。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其形式上,广告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本文从美国广告的类型和特点着手,分析其对美国产生的经济和文化影响。
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广告的类型
1620年12月21日,一批渴望寻求自由的清教徒携带着报纸、广告传单、欧洲的商号招牌来到了北美,由此美国广告进入了萌芽时期。广告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之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便士报运动”的开展,标志着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真正开始,美国的杂志和报纸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出现。如1833年由B·H·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仅三年时间发行量就猛增到了三万份。19世纪结束后,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寡头垄断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价格战转为营销战,而广告则是营销战中最为有力的手段。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广告人不得不加强对广告实践的总结,不得不满足市场对广告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广告面对这样的刺激也得到了真正发展。形形色色的广告数不胜数,而广告所涉及的总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广告可以分为生活类、经济类、文化类三种类型。
(一)生活类广告
生活类广告包括家用电器、厨房用具等,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其消费主体是广大妇女。
一战的爆发,导致大量的劳动力都上了前线,而原先并不工作的妇女不得不承担起生产的任务。战争结束,美国妇女并没有脱离生产,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的独立,因此美国的家庭主妇们想要得到解放,从而摆脱对男性的依赖。1920年8月26日,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的正式通过,使美国妇女获得了政治平等权,她们迈出了争取平等权利的重要一步。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妇女政治地位提高了,总体就业机会的增加也使妇女的经济地位逐渐有所改善。很多商家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把消费主体设定为逐渐变得有购买力的美国家庭主妇,开始针对她们进行广告宣传;而这一时期,美国的科技也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也是层出不穷,生活类广告的出现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广告商们利用妇女们“渴望自由平等和舒适安逸”的这种心理,大肆宣扬新鲜舒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很多新发明的家用电器就是在这时侵入到了每一个美国家庭。“舒适、方便”满足了每一个家庭主妇的期望。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例证:在通讯方面,一则电话广告就直接强调了“电话在身边为了舒适和方便”;厨房广告中更是将这个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则烤箱广告告诉人们这是专为家庭主妇设计的,在广告说明上写着:“一种令人惊讶的制作烤面包的新方法你把面包片放到烤箱里去以后,根本不用盯着它,也不用翻转它,根本不会有烤焦的危险,而且每片面包都烤的恰到好处你要做的所有事情就是:1、把一片面包放到烤箱的槽沟里。2、把两个控制杆按下去就自动接通电源,并设置好定时装置。3、噗,烤好的面包片自动弹起,电源自动切断;一则真空吸尘器的广告更是以胡佛为噱头,宣称胡佛会为他们节省时间。而其他的如罐装食品、洗衣机、肥皂等产品的广告更是雨后春笋般一崛而起。生活类广告夸张的效果,不仅仅刺激了一个个品牌产品的诞生,还把它的影响力扩张到了其他同类产品之中,带动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二)经济类广告
美国是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典型国家。经济繁荣突出表现在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特别是汽车业、建筑业、电气业和钢铁业。到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已达48.5%,超过了当时英、德、法三国比重总和的79%。广告最初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自行车、柯达相机、可口可乐、手表的普及无一不是依靠广告的。后来广告拓展到重工业,美国的铁路线从1870年的8.5万多公里迅速发展到1900年的32万公里,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迫切需要大量的乘客,于是宾夕法尼亚和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每年都要花费20万美元用在广告上。进入20世纪,广告应用的范围更加广阔。美国广告的兴起是离不开汽车的,汽车对于广告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团队为了使民众对汽车产生依赖性,他们十分重视广告对汽车文化的宣扬。到20年代早期,有50%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在报纸上购买昂贵的全页广告版面。1927年,亨利·福特作为最不愿使用广告的典型,也终于向广告妥协了。福特汽车公司开展了大规模的广告活动来宣传新型的A型汽车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使得广告商异常兴奋,因为抵制广告的最后一个堡垒被攻破了。在广告的刺激下,建筑业从一战时期发展到1928年,也从几乎停顿增长到了近175亿美元。
(三)文化类广告
文化广告是指传播艺术、饮食、旅游、电影等方面的广告,它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在为一所钢琴学校宣传时,卡尔普斯做的一则直邮广告成为了不朽之作。他的广告语是:“当我坐在钢琴前面的时候,他们全笑了。可是当我弹琴以后······”。这则广告引起了人们充分的关注,恰当地联想使这个钢琴学校对人们充满神秘与诱惑。为“饼干杰克”作的“牌戏”和“分享”以及为“美国旅游者”旅游皮箱作的“大猩猩”更是奠定了卡尔普斯杰出广告人的地位。
电影广告随着电影业的发展也不断更新。电影诞生于1905年,很快就受到大众的追捧。
20年代初,电影仍然是黑白无声片。1922年,第一部全彩电影《海的丧钟》公映。1926年,华纳兄弟的影片《唐璜》成为首部音乐音效俱全的影片。1927年,华纳兄弟的新片《爵士歌手》终于有了语音。公众对有声电影欣喜若狂,电影制作似乎在一夜之间彻底告别了无声时代。1928年,华纳兄弟的《纽约之光》采用全语音,次年更以首部全彩全语音影片《On with the Show》(现在,演出开始)将当时的电影技术推上了新巅峰。
(淘金记)
(寻子遇仙记)
在20世纪20年代最为伟大的演员——卓别林,出演了《淘金记》、《寻子遇仙记》等电影,电影公司利用卓别林的名人效应将其作为海报的主体,在海报中,作为卓别林招牌的“胡子”、“拐杖”都有所体现,使人们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当时电影制作还是比较粗糙的,没有具体的体现一部电影整个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语,更多的是依靠招贴画、海报来进行宣传,在图中描绘美女以吸引消费者,而这类招贴画、海报则被形象地称之为“Pin-Up”(美女图)。
二、广告的特点
广告最早是出现在报纸上的,而随着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大众媒介不断的丰富,尤其是无线电的产生更是为广告的传播赋予了强大的力量。要想吸引消费者,广告本身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广告人在广告的形式与创意上花了更多的心思,当然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广告人进一步的剖析了美国国民的特性,将冒险、创新、猎奇、唯美、幽默等特性融入于广告之中,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一)广告形式的多样性
(二)广告创意的创新性
在初期,广告只是被人们看作是一种新闻,而出色的广告人也只是被看作是能把新闻写得引人入胜或者简单易懂的人。“advertise”在起初并不是广告的意思,“听取”或“考虑”是它最初的原意,随后逐渐演变成“叫别人注意某事”和“把事情通知大家,使得人们知晓”。到18世纪后期,“advertise”才具有我们今天所说的“广告”的含义。但是到19世纪,仍然有人将“广告”一词看作是新闻,比如《波士顿每日广告》。随着广告逐渐进入大家生活,被大众接受认识,其主要的功能也由原来的告知变成了说服和吸引。正如布兰恰尔德在他1921年出版的《广告要义》中说的那样“任何用来有利于影响别人的东西都是广告。广告的使命是说服人们按着对登广告的人的有利方式去行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告业更趋于专业化和科学化。20世纪20年代,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广告业也在突飞猛进。一方面,广告公司由原来单一的为广告主实施广告计划转变为替广告主策划和实施营销计划,以提高企业的销售效果;另一方面,广告作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在利润的驱使下大量学者加入广告业,这使得广告业科学化的程度加深了,而随着将心理学等学科运用到广告中并带来了明显的效果,科学在广告界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在撰写广告词时,广告人也是颇动心思。在《圣经》的影响下,“平实体”更为大众所接受,甚至是演说家在演说时也将其运用于其中。广告人约翰·鲍威尔曾经说过:“平实的话是商业文字的正常的水平,是它的主要优点。‘雕琢的文笔’不仅失之于知识分子腔调,而且会引起反感。”广告先驱乔治·P·罗维尔也曾表达过同样的意思,“广告词要写得能抓住傻瓜——而不是大学教授”。广告业的著名人物柯劳德·霍普斯金更是直白地说道:“华丽的文笔在广告中没有地位。修饰过分的文字会使人们的注意力从本题移开。兜售商品的努力如果过于明显,反倒会产生相应的阻力。”于是,很自然的,语言平易,能够为大众所理解的广告体形成了。
广告词不单单是语言简练,往往还有带有一定的吹牛、夸张的作风,虽然两者之间有冲突,但正是这样的矛盾造就了神话。何为神话?它介于真实与幻想之间,处在一个不真也不假的世界,可是人们却“愿意相信”。这样的文体正是看到了这点,所以它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在广告宣传上取得了成功。“百分之六十的医生认为,我们那种商标的阿司匹林,在治疗一般头痛症时,其效力胜过其他任何牌子的同类药物”这则广告就是最好的佐证。
内容摘要: 20世纪20年代,美国广告业迎来了发展高潮。广告涉及方方面面,生活、经济、文化都可以看到广告的影子。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广告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载体的多样性,形式与创意也不得不因为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地创新,广告也体现了美利坚的民族特性,对美国的经济、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报纸、杂志、广播以及电视广告被称为是广告的四大媒体。20年代的广告模式最主要的就是报纸、杂志、橱窗、幻灯、电影、包装广告等。美国报纸广告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792年,富兰克林创办了美国第一张报纸——《宾夕法尼亚报》。在当时的报纸上就留有大量的广告栏,这样富兰克林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广告作家以及广告经纪人,被称为“美国广告之父”。报纸也就成为广告活跃的载体之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逐渐地渗透到其他方面。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办广播电台的国家。1919年,威斯汀豪斯公司申请了第一张从事标准广播的营业执照。一年之后,电台KDKA正式营业。1922年,美国的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WEAF开始通过广播来宣传广告,开始了广播广告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整个美国通过广播广告的费用已经达到了1050万美元。虽然张贴和叫卖等一系列老的技巧和模式并没有完全被抛弃掉,但是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广播广告的地位是在福特公司以每分钟1000美元的代价为其新车型宣传时正式奠定的。汽车行业给广告业带来的影响不止于此,20年代自驾旅行的盛行也给路牌广告带来了机遇。尤其是在缅甸剃须膏的成功之下,仅仅几年,路牌广告就成为驾车者非常熟悉的风光景物了。对于广告的传播,还有一种被称作是“摘要性建筑”的载体也是不可忽视的,如巨大的托盘和茶杯,楼型的牛奶瓶,猪头形状的排骨肉,专卖冷饮的圆顶冰屋等等。这种建筑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形成了美国独具特色的广告现象。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与广告业相关的一系列组织也成立了,比如报刊发行数量核查局、商业改进局,以此来规范、监察、发展充满蓬勃生机的广告业。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美国广告生活经济文化
Key words: The United States advertising; economy; cultural life目 录
引言 1
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广告的类型 1
(一)生活类广告 1
(二)经济类广告 2
(三)文化类广告 3
二、广告的特点 4
(一)广告形式的多样性 4
(二)广告创意的创新性 5
(三)体现了美利坚民族的特性 7
三、广告业对美国的影响 8
(一)经济影响 8
(二)文化影响 9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论20世纪20年代美国广告业的发展
引言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最为繁荣、喧嚣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战争财,随着世界秩序的重新建立,美国又开拓了大量的海外市场,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满足了其发展的最后一个条件,所以其经济迅猛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生活方式、传统观念等各个方面也都发生了变化。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各种力量不断冲击着美国的传统道德伦理,并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改变它,而广告在这个方面所起的作用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在这个年代,最摩登的人就是从事广告业的人。如果说竞争的推动力曾经是“贸易活动”,那么到了20年代,广告就成为了新的竞争的推动力。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其形式上,广告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本文从美国广告的类型和特点着手,分析其对美国产生的经济和文化影响。
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广告的类型
1620年12月21日,一批渴望寻求自由的清教徒携带着报纸、广告传单、欧洲的商号招牌来到了北美,由此美国广告进入了萌芽时期。广告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之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便士报运动”的开展,标志着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真正开始,美国的杂志和报纸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出现。如1833年由B·H·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仅三年时间发行量就猛增到了三万份。19世纪结束后,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寡头垄断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价格战转为营销战,而广告则是营销战中最为有力的手段。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广告人不得不加强对广告实践的总结,不得不满足市场对广告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广告面对这样的刺激也得到了真正发展。形形色色的广告数不胜数,而广告所涉及的总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广告可以分为生活类、经济类、文化类三种类型。
(一)生活类广告
生活类广告包括家用电器、厨房用具等,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其消费主体是广大妇女。
一战的爆发,导致大量的劳动力都上了前线,而原先并不工作的妇女不得不承担起生产的任务。战争结束,美国妇女并没有脱离生产,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的独立,因此美国的家庭主妇们想要得到解放,从而摆脱对男性的依赖。1920年8月26日,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的正式通过,使美国妇女获得了政治平等权,她们迈出了争取平等权利的重要一步。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妇女政治地位提高了,总体就业机会的增加也使妇女的经济地位逐渐有所改善。很多商家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把消费主体设定为逐渐变得有购买力的美国家庭主妇,开始针对她们进行广告宣传;而这一时期,美国的科技也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也是层出不穷,生活类广告的出现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广告商们利用妇女们“渴望自由平等和舒适安逸”的这种心理,大肆宣扬新鲜舒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很多新发明的家用电器就是在这时侵入到了每一个美国家庭。“舒适、方便”满足了每一个家庭主妇的期望。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例证:在通讯方面,一则电话广告就直接强调了“电话在身边为了舒适和方便”;厨房广告中更是将这个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则烤箱广告告诉人们这是专为家庭主妇设计的,在广告说明上写着:“一种令人惊讶的制作烤面包的新方法你把面包片放到烤箱里去以后,根本不用盯着它,也不用翻转它,根本不会有烤焦的危险,而且每片面包都烤的恰到好处你要做的所有事情就是:1、把一片面包放到烤箱的槽沟里。2、把两个控制杆按下去就自动接通电源,并设置好定时装置。3、噗,烤好的面包片自动弹起,电源自动切断;一则真空吸尘器的广告更是以胡佛为噱头,宣称胡佛会为他们节省时间。而其他的如罐装食品、洗衣机、肥皂等产品的广告更是雨后春笋般一崛而起。生活类广告夸张的效果,不仅仅刺激了一个个品牌产品的诞生,还把它的影响力扩张到了其他同类产品之中,带动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二)经济类广告
美国是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典型国家。经济繁荣突出表现在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特别是汽车业、建筑业、电气业和钢铁业。到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已达48.5%,超过了当时英、德、法三国比重总和的79%。广告最初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自行车、柯达相机、可口可乐、手表的普及无一不是依靠广告的。后来广告拓展到重工业,美国的铁路线从1870年的8.5万多公里迅速发展到1900年的32万公里,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迫切需要大量的乘客,于是宾夕法尼亚和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每年都要花费20万美元用在广告上。进入20世纪,广告应用的范围更加广阔。美国广告的兴起是离不开汽车的,汽车对于广告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团队为了使民众对汽车产生依赖性,他们十分重视广告对汽车文化的宣扬。到20年代早期,有50%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在报纸上购买昂贵的全页广告版面。1927年,亨利·福特作为最不愿使用广告的典型,也终于向广告妥协了。福特汽车公司开展了大规模的广告活动来宣传新型的A型汽车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使得广告商异常兴奋,因为抵制广告的最后一个堡垒被攻破了。在广告的刺激下,建筑业从一战时期发展到1928年,也从几乎停顿增长到了近175亿美元。
(三)文化类广告
文化广告是指传播艺术、饮食、旅游、电影等方面的广告,它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在为一所钢琴学校宣传时,卡尔普斯做的一则直邮广告成为了不朽之作。他的广告语是:“当我坐在钢琴前面的时候,他们全笑了。可是当我弹琴以后······”。这则广告引起了人们充分的关注,恰当地联想使这个钢琴学校对人们充满神秘与诱惑。为“饼干杰克”作的“牌戏”和“分享”以及为“美国旅游者”旅游皮箱作的“大猩猩”更是奠定了卡尔普斯杰出广告人的地位。
电影广告随着电影业的发展也不断更新。电影诞生于1905年,很快就受到大众的追捧。
20年代初,电影仍然是黑白无声片。1922年,第一部全彩电影《海的丧钟》公映。1926年,华纳兄弟
(淘金记)
(寻子遇仙记)
在20世纪20年代最为伟大的演员——卓别林,出演了《淘金记》、《寻子遇仙记》等电影,电影公司利用卓别林的名人效应将其作为海报的主体,在海报中,作为卓别林招牌的“胡子”、“拐杖”都有所体现,使人们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当时电影制作还是比较粗糙的,没有具体的体现一部电影整个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语,更多的是依靠招贴画、海报来进行宣传,在图中描绘美女以吸引消费者,而这类招贴画、海报则被形象地称之为“Pin-Up”(美女图)。
二、广告的特点
广告最早是出现在报纸上的,而随着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大众媒介不断的丰富,尤其是无线电的产生更是为广告的传播赋予了强大的力量。要想吸引消费者,广告本身内容也是十分重要的,广告人在广告的形式与创意上花了更多的心思,当然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广告人进一步的剖析了美国国民的特性,将冒险、创新、猎奇、唯美、幽默等特性融入于广告之中,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一)广告形式的多样性
(二)广告创意的创新性
在初期,广告只是被人们看作是一种新闻,而出色的广告人也只是被看作是能把新闻写得引人入胜或者简单易懂的人。“advertise”在起初并不是广告的意思,“听取”或“考虑”是它最初的原意,随后逐渐演变成“叫别人注意某事”和“把事情通知大家,使得人们知晓”。到18世纪后期,“advertise”才具有我们今天所说的“广告”的含义。但是到19世纪,仍然有人将“广告”一词看作是新闻,比如《波士顿每日广告》。随着广告逐渐进入大家生活,被大众接受认识,其主要的功能也由原来的告知变成了说服和吸引。正如布兰恰尔德在他1921年出版的《广告要义》中说的那样“任何用来有利于影响别人的东西都是广告。广告的使命是说服人们按着对登广告的人的有利方式去行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告业更趋于专业化和科学化。20世纪20年代,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广告业也在突飞猛进。一方面,广告公司由原来单一的为广告主实施广告计划转变为替广告主策划和实施营销计划,以提高企业的销售效果;另一方面,广告作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在利润的驱使下大量学者加入广告业,这使得广告业科学化的程度加深了,而随着将心理学等学科运用到广告中并带来了明显的效果,科学在广告界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在撰写广告词时,广告人也是颇动心思。在《圣经》的影响下,“平实体”更为大众所接受,甚至是演说家在演说时也将其运用于其中。广告人约翰·鲍威尔曾经说过:“平实的话是商业文字的正常的水平,是它的主要优点。‘雕琢的文笔’不仅失之于知识分子腔调,而且会引起反感。”广告先驱乔治·P·罗维尔也曾表达过同样的意思,“广告词要写得能抓住傻瓜——而不是大学教授”。广告业的著名人物柯劳德·霍普斯金更是直白地说道:“华丽的文笔在广告中没有地位。修饰过分的文字会使人们的注意力从本题移开。兜售商品的努力如果过于明显,反倒会产生相应的阻力。”于是,很自然的,语言平易,能够为大众所理解的广告体形成了。
广告词不单单是语言简练,往往还有带有一定的吹牛、夸张的作风,虽然两者之间有冲突,但正是这样的矛盾造就了神话。何为神话?它介于真实与幻想之间,处在一个不真也不假的世界,可是人们却“愿意相信”。这样的文体正是看到了这点,所以它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在广告宣传上取得了成功。“百分之六十的医生认为,我们那种商标的阿司匹林,在治疗一般头痛症时,其效力胜过其他任何牌子的同类药物”这则广告就是最好的佐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lsx/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