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女庇护人
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女庇护人[20191216172620]
内容摘要:意大利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艺术的自主性只有在此时才建立起坚实的基础,但此时艺术家们的地位在16世纪之前都不高,而庇护人则成就了此时艺术的发展,其中的女性庇护人则成为淡妆浓抹的一笔,不同阶级的女性赞助人有的出于对艺术纯粹的热爱,有的出于对宗教的宣传,有的出于对慈善事业的贡献,更有的出于对声誉和地位的维护。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她们的赞助行为一方面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艺术的自由发挥。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文艺复兴意大利女庇护人赞助
Key Words:Renaissance; Italy ;Female patrons; Sponsorship目 录
引言 1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女庇护人的划分 1
(一)王室贵族妇女 1
(二)商贵阶层的妇女 2
(三)宗教团体中的妇女 3
(四)艺妓 4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女庇护人赞助的目的 4
(一)对艺术的热爱 4
(二)维护声誉和地位的需要 5
(三)表达对宗教的虔诚 7
(一)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发展 8
(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作品的自由创作 8
结语 9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3
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女庇护人
引言
文艺复兴作为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化运动,该时期的艺术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史研究的重镇,西方艺术史家甚至将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为衡量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最近几年我国的学者也开始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然而,总体来看,这一时期集中考察艺术赞助、艺术赞助人的专著并不多,通常只是将艺术赞助作为影响艺术家创作的社会因素来考察,更多关注的是艺术家与赞助人之间的关系。随着妇女史的兴起,学界有关该时期女庇护人的研究开始增多。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文艺复兴史研究。本文将在汲取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女赞助人按照不同的群体进行划分,并一一标注不同群体的女性庇护人对于艺术家进行赞助行为所抱有的不同目的,在最后对女性庇护人的赞助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女庇护人的划分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有一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人文主义学者和艺术家直接参与到文化创作中,还有一些女性则是借助文化庇护的形式参与进来。这种文化庇护一般可分为政治庇护和经济庇护,但由于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女性在政治上几乎没有地位,所以她们对文化的庇护主要通过经济上的赞助来表现,因而女性庇护人也被称之为女赞助人。这类女性是本文探讨的主要群体。根据她们所处的社会阶层,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王室贵族妇女
早在中世纪时期,宫廷贵族的妇女就通过艺术赞助来体现自身价值和地位,以此来体现女性同男性的平等地位。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些史料表明,精英阶层中一些女性也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成为了女性人文主义者,而这批女性人文主义者便成为第一批女性赞助人,这批女性人文主义者主要包括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王后凯瑟琳?德?美迪奇、法国公主、弗朗索瓦一世的姐姐纳瓦尔的玛格特、亨利八世的第一位妻子、西班牙公主阿拉贡的凯瑟琳、柯西莫?美迪奇的妻子、托列多的伊莲娜、费拉拉公主、曼图瓦女侯爵伊莎贝拉?德?埃斯特等人。
在意大利,女性艺术赞助人中成分较多的是贵族妇女,特别是贵族遗孀,因为贵族女性在结婚时会带一批价值不菲的嫁妆到夫家,理论上她们拥有对自己嫁妆的支配权,但实际上在婚后她们只拥有对其中一小部分甚至没有财产支配权,只有在丈夫死后她们才可以自由支配嫁妆或者带着嫁妆再婚,但在当时再婚这种现象并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大众所接受,再加上受夫家的阻挠等因素影响,很多贵族妇女多选择成为寡妇。因此,这些拥有巨额财产的贵族寡妇就成为了女性艺术赞助人的中坚力量。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遗孀凯瑟琳?德?美迪奇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美迪奇家族的一员,在其摄政期间运用手中的王室财富进行了长期的艺术赞助行为,她不仅赞助国外一些艺术家,积极引进国外优秀艺术人才,还在本土艺术家成长期间进行了艺术赞助,积极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纳瓦尔的玛格特更是成为了弗朗索瓦一世宫廷文化的事务总管和学术保护人,积极活跃地展开了艺术赞助活动。除此之外西班牙贵族托列多的伊莲娜于1593年嫁给托斯卡纳的统治者柯西莫?德?美迪奇,成为佛罗伦萨公爵夫人。作为一名虔诚的女性,她不仅支持了许多新教堂的修建,而且不断鼓励支持一些艺术家,成为一名优秀的赞助人。
在众多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贵族赞助人当中,最为突出的是费拉拉公爵的女儿伊莎贝拉?德?埃斯特,后成为了曼图瓦侯爵夫人,伊莎贝拉?德?埃斯特从小就接受同男性一样的教育,她不仅精通希腊语和拉丁文,在舞蹈、音乐和修辞学方面都拥有一定的造诣,在政治方面也展现了惊人的才华,这样一位精英贵族女性在成为人妻之后掌管着宫廷的宴会节庆活动,同优秀的艺术家、乐师以及学者相交往,于是自身的文化素养也随之越来越高,对艺术的热爱不仅表现在自身的学习上,更是表现在对艺术家的艺术赞助方面,也许有时她对于艺术家艺术创作方面过于苛刻,但是她在赞助方面的慷慨也是为人所称颂的,她甚至通过遗留三万封书信向世人展示了她的赞助行为。她的艺术赞助范围十分广泛,有绘画、陶瓷、音乐、珠宝等等,她赞助的艺术家也不计其数,包括曼坦那、提香、贝利尼、贝鲁吉诺、科内乔和达·芬奇等著名的文艺复兴大师。
(二)商贵阶层的妇女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的扩大,妇女不仅仅局限在家庭中,而是开始更多的走向社会,她们开始参加户外工作,获取薪金,成为工薪阶层,有些甚至加入行会,她们获得了经济独立性,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因而从这个方面讲“文艺复兴时期的妇女有一个文艺复兴”。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进行艺术品的收藏是一种流行,不仅能显示收藏者个人的艺术涵养,也能彰显一个组织的荣誉,于是许多行会组织纷纷进行艺术赞助,其中不乏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商贵妇女,她们也追求潮流,进行大量的艺术品珍藏,有的是以个人的名义,出于对艺术的追求,有的是以家庭的名义,是一种家族传承,比如当时非常有名的佛罗伦萨的美迪奇家族,在这个家族中有不少达官贵人,更不乏一些银行家以及商业从事者,家族中的商贵阶层的女性她们在家族教育的熏陶下,拥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在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后,也积极的从事艺术赞助的行为。当然也有很多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家庭,家中的男性从事事业的发展,家庭妇女除相夫教子之外,也会在闲暇之余进行一定的艺术赞助。
(三)宗教团体中的妇女
欧洲美术长期以来都是以宗教为题材,这与宗教的艺术赞助分不开的。从中世纪开始,教堂赞助就已经开始了,由于宗教在中世纪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因而拥有很大的财产权,到后期更是变本加厉地进行搜刮,在德国兜售“赎罪券”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件,教会搜刮的这些钱财除了神职人员自身的享乐之外,也有一部分用于教堂的修葺以及艺术赞助,及聘请优秀的艺术家对教堂进行绘画创作,比如教堂的装饰,以及基督教以圣母圣子题材的绘画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予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发展提供的机遇。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有很多宗教团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当时两个著名的托钵僧会——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两者都是艺术非常重要的赞助者,在这些宗教团体中不乏一些女性。凯丽?加多尔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相较于中世纪时期的女性地位非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她认为文学作品中两性关系的变化正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里, 贵族妇女拥有较大的政治和经济权力, 她们可以通过赞助艺术和典雅爱情文学有意识地塑造有利于女性的理想爱情并使之广为流传。但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贵族妇女却丧失了支持文化活动的经和政治权力, 事实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所有进步——她的原始资本主义经济国家和人文主义文化—— 一起把妇女塑造成一种美丽的摆设: 端庄、贞洁、对丈夫和君主双重依赖。” 出于这种对女性的约束,一些女性有的直接选择进入修道院,有的女性在成为寡妇之后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除了正规的修道院等宗教组织之外,这一时期的意大利,还有一种赞助团体也值得注意,即宗教性的兄弟会。其实,这是一种社会性的宗教俱乐部,通常附属某特定的教会。在佛罗伦萨,15世纪初有50多个兄弟会,到15世纪中期其数量几乎翻了一倍,大多数佛罗伦萨人(包括一些妇女)都加入了一个甚至几个兄弟会。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兄弟会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品的消费者,他们各自准备宗教仪式所需要的道具,如一些雕刻品和绘画作品,如15世纪佛罗伦萨画家内里?迪?比奇的作坊就曾为许多兄弟会制作过绘画,如为“朝圣者耶稣兄弟会”的会堂绘制一个朝圣者及许多自我鞭笞者像,为圣弗雷迪亚诺兄弟会作了一幅湿壁画《圣母与圣安东尼和圣莱奥纳多》等,这在无形中便给艺术家们提供了艺术赞助。
(四)艺妓
相较于中世纪保守沉闷的社会环境,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氛围是比较开放的,而作为文艺复兴发源地的意大利更是充斥着浓厚而又热烈开放的艺术气息,艺妓这个团体也被大众所渐渐接受。
似乎只要是充满浓厚艺术情怀的人对艺妓这个群体都一直充满着好感,中国古代的文人逸士便经常流连在花柳之地,同艺妓这个群体保持者着相互欣赏的局面,更有落魄文人受到艺妓这个群体的赞助,死后甚至由艺妓为其葬,这种匪浅的关系使得自古代中国便流传下来许多关于艺妓的诗歌作品。相似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家与艺妓之间也存在着这种关系。一般能够到妓院观赏艺妓表演的大都是一些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有钱阶层,这些人附庸风雅,一掷千金,这种投资使得艺妓拥有一定的金钱收入,而长时间的艺术熏陶使得艺妓这个群体自身的艺术修养就不低,于是拥有一定资金力量的她们作为艺术赞助人也会给予那些落魄的艺术家以帮助,这便形成了艺妓这个群体的艺术赞助行为。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女庇护人赞助的目的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虽然人文主义得到传播,人的地位得到肯定与提高,但是当时的社会等级划分还是很明显的,不同等级的群体也许在经济上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是政治上的地位还是相差很大的。不同等级的女性从小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于是不同群体的女性赞助人在进行艺术赞助时的动机和目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一)对艺术的热爱
在文艺复兴期间还是有许多出于对艺术纯粹的热爱而进行艺术赞助的女性。这种热爱有的是从小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比如皇室贵族女性,也有受到家族文化熏陶而形成的,比如佛罗伦萨的美迪奇家族中的女性,这种对于艺术纯粹追求的女性一般都是拥有较好的家庭环境,在不愁资金问题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地追求心中所好。
同时受到比较高等的人文主义教育的有学识的女性在赞助艺术家过程中也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并且在当时的赞助体制下,艺术家通常只能根据赞助人的意图和要求进行生产,因此,赞助人对艺术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赞助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为雇主,而受到赞助的艺术家则是受雇者,对于雇主如何参与画作的制作、雇主与画家之间的社会关系、绘画材料的价格以及雇主对绘画材料品质的规定、作坊的状况、艺术市场的结构以及社会的媒介作用等,巴克桑德尔从当时的文献——合同、书札和账目入手,一一作了丝丝入扣的描述和分析。巴克桑德尔指出:15 世纪意大利的图画交易形式与结构不同于后期浪漫主义的情形,属于预订画作的时期,绘画总是“以预定为基础,雇主按照自己的需要向画家订制作品”。画家制作一幅画,也通常是雇主“要求画家画这幅画,为画家提供这幅画的所需要的资金,并且在这幅画完成以后,总有一个地方来使用这幅画。”换言之,15世纪的艺术作品是一种有效的服务合同的产品,它们与其说是画家风格和意志的呈现,不如说是委托和订购这些艺术产品的雇主的需求和愿望。可以说这种艺术赞助行为完全是为了满足赞助者自身的艺术需求,随着艺术家地位的逐渐提高,赞助者的这种干预才渐渐被削弱。
内容摘要:意大利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艺术的自主性只有在此时才建立起坚实的基础,但此时艺术家们的地位在16世纪之前都不高,而庇护人则成就了此时艺术的发展,其中的女性庇护人则成为淡妆浓抹的一笔,不同阶级的女性赞助人有的出于对艺术纯粹的热爱,有的出于对宗教的宣传,有的出于对慈善事业的贡献,更有的出于对声誉和地位的维护。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她们的赞助行为一方面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艺术的自由发挥。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文艺复兴意大利女庇护人赞助
Key Words:Renaissance; Italy ;Female patrons; Sponsorship目 录
引言 1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女庇护人的划分 1
(一)王室贵族妇女 1
(二)商贵阶层的妇女 2
(三)宗教团体中的妇女 3
(四)艺妓 4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女庇护人赞助的目的 4
(一)对艺术的热爱 4
(二)维护声誉和地位的需要 5
(三)表达对宗教的虔诚 7
(一)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发展 8
(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作品的自由创作 8
结语 9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3
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女庇护人
引言
文艺复兴作为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化运动,该时期的艺术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史研究的重镇,西方艺术史家甚至将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为衡量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最近几年我国的学者也开始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然而,总体来看,这一时期集中考察艺术赞助、艺术赞助人的专著并不多,通常只是将艺术赞助作为影响艺术家创作的社会因素来考察,更多关注的是艺术家与赞助人之间的关系。随着妇女史的兴起,学界有关该时期女庇护人的研究开始增多。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文艺复兴史研究。本文将在汲取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女赞助人按照不同的群体进行划分,并一一标注不同群体的女性庇护人对于艺术家进行赞助行为所抱有的不同目的,在最后对女性庇护人的赞助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女庇护人的划分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有一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人文主义学者和艺术家直接参与到文化创作中,还有一些女性则是借助文化庇护的形式参与进来。这种文化庇护一般可分为政治庇护和经济庇护,但由于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女性在政治上几乎没有地位,所以她们对文化的庇护主要通过经济上的赞助来表现,因而女性庇护人也被称之为女赞助人。这类女性是本文探讨的主要群体。根据她们所处的社会阶层,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王室贵族妇女
早在中世纪时期,宫廷贵族的妇女就通过艺术赞助来体现自身价值和地位,以此来体现女性同男性的平等地位。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些史料表明,精英阶层中一些女性也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成为了女性人文主义者,而这批女性人文主义者便成为第一批女性赞助人,这批女性人文主义者主要包括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王后凯瑟琳?德?美迪奇、法国公主、弗朗索瓦一世的姐姐纳瓦尔的玛格特、亨利八世的第一位妻子、西班牙公主阿拉贡的凯瑟琳、柯西莫?美迪奇的妻子、托列多的伊莲娜、费拉拉公主、曼图瓦女侯爵伊莎贝拉?德?埃斯特等人。
在意大利,女性艺术赞助人中成分较多的是贵族妇女,特别是贵族遗孀,因为贵族女性在结婚时会带一批价值不菲的嫁妆到夫家,理论上她们拥有对自己嫁妆的支配权,但实际上在婚后她们只拥有对其中一小部分甚至没有财产支配权,只有在丈夫死后她们才可以自由支配嫁妆或者带着嫁妆再婚,但在当时再婚这种现象并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大众所接受,再加上受夫家的阻挠等因素影响,很多贵族妇女多选择成为寡妇。因此,这些拥有巨额财产的贵族寡妇就成为了女性艺术赞助人的中坚力量。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遗孀凯瑟琳?德?美迪奇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美迪奇家族的一员,在其摄政期间运用手中的王室财富进行了长期的艺术赞助行为,她不仅赞助国外一些艺术家,积极引进国外优秀艺术人才,还在本土艺术家成长期间进行了艺术赞助,积极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纳瓦尔的玛格特更是成为了弗朗索瓦一世宫廷文化的事务总管和学术保护人,积极活跃地展开了艺术赞助活动。除此之外西班牙贵族托列多的伊莲娜于1593年嫁给托斯卡纳的统治者柯西莫?德?美迪奇,成为佛罗伦萨公爵夫人。作为一名虔诚的女性,她不仅支持了许多新教堂的修建,而且不断鼓励支持一些艺术家,成为一名优秀的赞助人。
在众多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贵族赞助人当中,最为突出的是费拉拉公爵的女儿伊莎贝拉?德?埃斯特,后成为了曼图瓦侯爵夫人,伊莎贝拉?德?埃斯特从小就接受同男性一样的教育,她不仅精通希腊语和拉丁文,在舞蹈、音乐和修辞学方面都拥有一定的造诣,在政治方面也展现了惊人的才华,这样一位精英贵族女性在成为人妻之后掌管着宫廷的宴会节庆活动,同优秀的艺术家、乐师以及学者相交往,于是自身的文化素养也随之越来越高,对艺术的热爱不仅表现在自身的学习上,更是表现在对艺术家的艺术赞助方面,也许有时她对于艺术家艺术创作方面过于苛刻,但是她在赞助方面的慷慨也是为人所称颂的,她甚至通过遗留三万封书信向世人展示了她的赞助行为。她的艺术赞助范围十分广泛,有绘画、陶瓷、音乐、珠宝等等,她赞助的艺术家也不计其数,包括曼坦那、提香、贝利尼、贝鲁吉诺、科内乔和达·芬奇等著名的文艺复兴大师。
(二)商贵阶层的妇女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的扩大,妇女不仅仅局限在家庭中,而是开始更多的走向社会,她们开始参加户外工作,获取薪金,成为工薪阶层,有些甚至加入行会,她们获得了经济独立性,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因而从这个方面讲“文艺复兴时期的妇女有一个文艺复兴”。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进行艺术品的收藏是一种流行,不仅能显示收藏者个人的艺术涵养,也能彰显一个组织的荣誉,于是许多行会组织纷纷进行艺术赞助,其中不乏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商贵妇女,她们也追求潮流,进行大量的艺术品珍藏,有的是以个人的名义,出于对艺术的追求,有的是以家庭的名义,是一种家族传承,比如当时非常有名的佛罗伦萨的美迪奇家族,在这个家族中有不少达官贵人,更不乏一些银行家以及商业从事者,家族中的商贵阶层的女性她们在家族教育的熏陶下,拥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在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后,也积极的从事艺术赞助的行为。当然也有很多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家庭,家中的男性从事事业的发展,家庭妇女除相夫教子之外,也会在闲暇之余进行一定的艺术赞助。
(三)宗教团体中的妇女
欧洲美术长期以来都是以宗教为题材,这与宗教的艺术赞助分不开的。从中世纪开始,教堂赞助就已经开始了,由于宗教在中世纪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因而拥有很大的财产权,到后期更是变本加厉地进行搜刮,在德国兜售“赎罪券”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件,教会搜刮的这些钱财除了神职人员自身的享乐之外,也有一部分用于教堂的修葺以及艺术赞助,及聘请优秀的艺术家对教堂进行绘画创作,比如教堂的装饰,以及基督教以圣母圣子题材的绘画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予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发展提供的机遇。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有很多宗教团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当时两个著名的托钵僧会——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两者都是艺术非常重要的赞助者,在这些宗教团体中不乏一些女性。凯丽?加多尔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相较于中世纪时期的女性地位非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她认为文学作品中两性关系的变化正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里, 贵族妇女拥有较大的政治和经济权力, 她们可以通过赞助艺术和典雅爱情文学有意识地塑造有利于女性的理想爱情并使之广为流传。但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贵族妇女却丧失了支持文化活动的经和政治权力, 事实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所有进步——她的原始资本主义经济国家和人文主义文化—— 一起把妇女塑造成一种美丽的摆设: 端庄、贞洁、对丈夫和君主双重依赖。” 出于这种对女性的约束,一些女性有的直接选择进入修道院,有的女性在成为寡妇之后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除了正规的修道院等宗教组织之外,这一时期的意大利,还有一种赞助团体也值得注意,即宗教性的兄弟会。其实,这是一种社会性的宗教俱乐部,通常附属某特定的教会。在佛罗伦萨,15世纪初有50多个兄弟会,到15世纪中期其数量几乎翻了一倍,大多数佛罗伦萨人(包括一些妇女)都加入了一个甚至几个兄弟会。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兄弟会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品的消费者,他们各自准备宗教仪式所需要的道具,如一些雕刻品和绘画作品,如15世纪佛罗伦萨画家内里?迪?比奇的作坊就曾为许多兄弟会制作过绘画,如为“朝圣者耶稣兄弟会”的会堂绘制一个朝圣者及许多自我鞭笞者像,为圣弗雷迪亚诺兄弟会作了一幅湿壁画《圣母与圣安东尼和圣莱奥纳多》等,这在无形中便给艺术家们提供了艺术赞助。
(四)艺妓
相较于中世纪保守沉闷的社会环境,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氛围是比较开放的,而作为文艺复兴发源地的意大利更是充斥着浓厚而又热烈开放的艺术气息,艺妓这个团体也被大众所渐渐接受。
似乎只要是充满浓厚艺术情怀的人对艺妓这个群体都一直充满着好感,中国古代的文人逸士便经常流连在花柳之地,同艺妓这个群体保持者着相互欣赏的局面,更有落魄文人受到艺妓这个群体的赞助,死后甚至由艺妓为其葬,这种匪浅的关系使得自古代中国便流传下来许多关于艺妓的诗歌作品。相似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家与艺妓之间也存在着这种关系。一般能够到妓院观赏艺妓表演的大都是一些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有钱阶层,这些人附庸风雅,一掷千金,这种投资使得艺妓拥有一定的金钱收入,而长时间的艺术熏陶使得艺妓这个群体自身的艺术修养就不低,于是拥有一定资金力量的她们作为艺术赞助人也会给予那些落魄的艺术家以帮助,这便形成了艺妓这个群体的艺术赞助行为。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女庇护人赞助的目的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虽然人文主义得到传播,人的地位得到肯定与提高,但是当时的社会等级划分还是很明显的,不同等级的群体也许在经济上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是政治上的地位还是相差很大的。不同等级的女性从小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于是不同群体的女性赞助人在进行艺术赞助时的动机和目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一)对艺术的热爱
在文艺复兴期间还是有许多出于对艺术纯粹的热爱而进行艺术赞助的女性。这种热爱有的是从小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比如皇室贵族女性,也有受到家族文化熏陶而形成的,比如佛罗伦萨的美迪奇家族中的女性,这种对于艺术纯粹追求的女性一般都是拥有较好的家庭环境,在不愁资金问题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地追求心中所好。
同时受到比较高等的人文主义教育的有学识的女性在赞助艺术家过程中也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并且在当时的赞助体制下,艺术家通常只能根据赞助人的意图和要求进行生产,因此,赞助人对艺术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赞助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为雇主,而受到赞助的艺术家则是受雇者,对于雇主如何参与画作的制作、雇主与画家之间的社会关系、绘画材料的价格以及雇主对绘画材料品质的规定、作坊的状况、艺术市场的结构以及社会的媒介作用等,巴克桑德尔从当时的文献——合同、书札和账目入手,一一作了丝丝入扣的描述和分析。巴克桑德尔指出:15 世纪意大利的图画交易形式与结构不同于后期浪漫主义的情形,属于预订画作的时期,绘画总是“以预定为基础,雇主按照自己的需要向画家订制作品”。画家制作一幅画,也通常是雇主“要求画家画这幅画,为画家提供这幅画的所需要的资金,并且在这幅画完成以后,总有一个地方来使用这幅画。”换言之,15世纪的艺术作品是一种有效的服务合同的产品,它们与其说是画家风格和意志的呈现,不如说是委托和订购这些艺术产品的雇主的需求和愿望。可以说这种艺术赞助行为完全是为了满足赞助者自身的艺术需求,随着艺术家地位的逐渐提高,赞助者的这种干预才渐渐被削弱。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lsx/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