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研究(附件)【字数:13438】
随着国家多部有关装配式建筑推广政策的出台,我国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已全面展开。本文首先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对其研究的背景进行简单介绍,再对其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该课题在国际上进行研究工作的目标和意义。接着介绍装配式建筑存在的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列举案例介绍装配式建筑优点在工程应用中的体现,最后,总结及展望,总之,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明显,不仅能保证工程质量,大大加快工期,而且能节能减排。所以目前我国建筑装配式结构建筑的发展前景广阔。
目录
一、引言 1
(一)背景 1
(二)装配式国内外现状 2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二、装配式建筑概述 5
(一)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5
(二)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5
1.节能减排 5
2.提高劳动生产率 5
3.提高建筑品质 6
4.促进绿色建材的发展。 6
5.缩短建筑建设周期 6
6.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6
(三)装配式建筑的标准 6
1.技术标准 7
2.规范与规程 7
3.标准图集 7
(四)装配式建筑的前景 7
(五)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化应用 8
1.BIM 技术的应用 8
2. RFID 技术的应用 9
3.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9
三、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因素 10
(一)装配式施工技术人才的缺乏 10
(二)工程造价成本的把控 10
(三)标准化程度低 11
(四)缺少政府激励性政策和宣传 11
四、推动装配式发展的措施 11
五、装配式建筑应用案例分析 12
六、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一、引言
(一)背景
目前现在我国的机械装配式工程建筑机械制造设备行业已经持续蓬勃发展了70年左右,从过去传统的机械手工操作台和施工机械设备制造到走向现代化的加工机械化设备制造,从充分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吸取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再发展到不断自主创新,有过繁荣鼎盛时期也曾多次地一度经历了萧条和发展低谷。上世纪90年代前后开始走进了一个低谷期,到20世纪末期,开始了我国新一轮建筑发展的历史高潮。近年来,环保压力逐渐加大,城镇化速度进一步提高,以及房地产行业也开始萎缩,装配式建筑正在走向高速增长及创新时期,从当前全国形势分析来看,装配式建筑已被认为是一个大势所趋,势不可挡。2014年以来,国内陆续出台了多项关于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政策性文件。近年来,随着当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进步和健康发展,劳动力人均生产成本的快速攀升,预制墙体结构件的墙体加工建筑设备制造精度与施工质量、装配式预制结构件墙体施工建筑设备制造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改善以及社会国家对于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支持等诸多有利因素的大力促进,国内大型预制式和装配式墙体结构施工建筑再次快速升温,并且正在不断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状况。
2019年9月全国居民住房房和城乡建设经济工作领导会议再次重点明确强调:以加快发展新型民用建筑施工经营方式为战略任务和工作重点,深入开展新型建筑行业深化供给侧三个结构性优化改革。大力发展大型钢结构等各类现代化新型装配式复合建筑,积极解决化解各类建筑材料、使用者和工艺之间供需不均衡的矛盾,加快建立健全装配式复合建筑的生产技术与使用标准保障制度。2019年后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将新建一批高层装配式大型高层综合住宅楼总规划建筑面积大概为4.5亿平方米,市场需求规模也将首次达到突破万亿元。到2025年时在中国一个城镇以上新建的大型装配式住宅高层建筑用地总面积将来还会扩大到16.51亿平方米,市场需求规模将来还会扩大到达3.6万亿元。根据目前我国2012年国家对现代装配式复合建筑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在当代整个中国,装配式复合建筑目前仍然还是整体处于一个刚刚开始起步的发展阶段,但是根据我国住建部2013年颁布《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预测从2020年左右开始,装配式复合建筑的规模使用率一定会达到占当年全国所有城市新建配式建筑的使用总量20%以上,从2025年左右开始,所有城市新建配式建筑总量都会达到占当年全国所有城市新建配式建筑的使用总量50%以上。
根据我国住建部2013年公布的关于建筑装配式复合建筑设计造价的相关参考资料,以2230元/平方米(鉴于需要考虑其受到建筑科学化和信息化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上升和国际物价快速增长对于建筑价格水平所可能带来的不同程度影响,假设未来几年的建筑造价水平保持稳定不变)作为造价计量依据基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居民新建的住宅建筑用地总面积已经取代了一个城镇的居民新建住宅建筑用地总面积来作为计量依据,及至2024年之后我国建筑装配式复合建筑在我国全球各地市场的销售规模将可能会更快地发展达到12000亿元。
相比传统的造价方式,装配型建筑的特点是优势明显,最为集中的一点就是它既可以有效地在节省了大量人力和资源的同时保障了产品质量,又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建造风格而且还可以大大地加快了工期,在完全保证了成本和安全可控性的前提下,实现了节能和低碳减排。而且 BIM 技术已经被认为能够完全贯穿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深化工艺设计、构件制造、物流交通运输、现场施工、物业操作和运维等许多个过程之中,而且也希望 BIM 能够把许多的信息技术和数据综合地应用到了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技术和其管理各个环节中,从而充分体现和利用了装配式建筑的最大特点。所以这些装配型建筑的市场发展很快,前景也十分广泛。
(二)装配式国内外现状
(1)欧洲国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
装配型建筑自古以来就是起源于欧洲,17世纪初便打开了建筑技术与工业化的道路。二战后,为了应对劳务力紧缺,欧洲人们进行了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以适应建筑产业化发展模式。德国根据本次建设项目的特点因地制宜,灵活地选择建筑结构施工和建造系统,通过策划、设计、施工等环节进行优化,实现了建筑的个性、绿建及其经济属性等的相互平衡。此外,很多装配式建筑企业还是向上、往下扩展,将不同行业中企业之间的矛盾转变成了企业内部的问题,形成了全产业链的企业,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目录
一、引言 1
(一)背景 1
(二)装配式国内外现状 2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二、装配式建筑概述 5
(一)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5
(二)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5
1.节能减排 5
2.提高劳动生产率 5
3.提高建筑品质 6
4.促进绿色建材的发展。 6
5.缩短建筑建设周期 6
6.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6
(三)装配式建筑的标准 6
1.技术标准 7
2.规范与规程 7
3.标准图集 7
(四)装配式建筑的前景 7
(五)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化应用 8
1.BIM 技术的应用 8
2. RFID 技术的应用 9
3.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9
三、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因素 10
(一)装配式施工技术人才的缺乏 10
(二)工程造价成本的把控 10
(三)标准化程度低 11
(四)缺少政府激励性政策和宣传 11
四、推动装配式发展的措施 11
五、装配式建筑应用案例分析 12
六、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一、引言
(一)背景
目前现在我国的机械装配式工程建筑机械制造设备行业已经持续蓬勃发展了70年左右,从过去传统的机械手工操作台和施工机械设备制造到走向现代化的加工机械化设备制造,从充分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吸取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再发展到不断自主创新,有过繁荣鼎盛时期也曾多次地一度经历了萧条和发展低谷。上世纪90年代前后开始走进了一个低谷期,到20世纪末期,开始了我国新一轮建筑发展的历史高潮。近年来,环保压力逐渐加大,城镇化速度进一步提高,以及房地产行业也开始萎缩,装配式建筑正在走向高速增长及创新时期,从当前全国形势分析来看,装配式建筑已被认为是一个大势所趋,势不可挡。2014年以来,国内陆续出台了多项关于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政策性文件。近年来,随着当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进步和健康发展,劳动力人均生产成本的快速攀升,预制墙体结构件的墙体加工建筑设备制造精度与施工质量、装配式预制结构件墙体施工建筑设备制造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改善以及社会国家对于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支持等诸多有利因素的大力促进,国内大型预制式和装配式墙体结构施工建筑再次快速升温,并且正在不断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状况。
2019年9月全国居民住房房和城乡建设经济工作领导会议再次重点明确强调:以加快发展新型民用建筑施工经营方式为战略任务和工作重点,深入开展新型建筑行业深化供给侧三个结构性优化改革。大力发展大型钢结构等各类现代化新型装配式复合建筑,积极解决化解各类建筑材料、使用者和工艺之间供需不均衡的矛盾,加快建立健全装配式复合建筑的生产技术与使用标准保障制度。2019年后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将新建一批高层装配式大型高层综合住宅楼总规划建筑面积大概为4.5亿平方米,市场需求规模也将首次达到突破万亿元。到2025年时在中国一个城镇以上新建的大型装配式住宅高层建筑用地总面积将来还会扩大到16.51亿平方米,市场需求规模将来还会扩大到达3.6万亿元。根据目前我国2012年国家对现代装配式复合建筑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在当代整个中国,装配式复合建筑目前仍然还是整体处于一个刚刚开始起步的发展阶段,但是根据我国住建部2013年颁布《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预测从2020年左右开始,装配式复合建筑的规模使用率一定会达到占当年全国所有城市新建配式建筑的使用总量20%以上,从2025年左右开始,所有城市新建配式建筑总量都会达到占当年全国所有城市新建配式建筑的使用总量50%以上。
根据我国住建部2013年公布的关于建筑装配式复合建筑设计造价的相关参考资料,以2230元/平方米(鉴于需要考虑其受到建筑科学化和信息化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上升和国际物价快速增长对于建筑价格水平所可能带来的不同程度影响,假设未来几年的建筑造价水平保持稳定不变)作为造价计量依据基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居民新建的住宅建筑用地总面积已经取代了一个城镇的居民新建住宅建筑用地总面积来作为计量依据,及至2024年之后我国建筑装配式复合建筑在我国全球各地市场的销售规模将可能会更快地发展达到12000亿元。
相比传统的造价方式,装配型建筑的特点是优势明显,最为集中的一点就是它既可以有效地在节省了大量人力和资源的同时保障了产品质量,又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建造风格而且还可以大大地加快了工期,在完全保证了成本和安全可控性的前提下,实现了节能和低碳减排。而且 BIM 技术已经被认为能够完全贯穿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深化工艺设计、构件制造、物流交通运输、现场施工、物业操作和运维等许多个过程之中,而且也希望 BIM 能够把许多的信息技术和数据综合地应用到了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技术和其管理各个环节中,从而充分体现和利用了装配式建筑的最大特点。所以这些装配型建筑的市场发展很快,前景也十分广泛。
(二)装配式国内外现状
(1)欧洲国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
装配型建筑自古以来就是起源于欧洲,17世纪初便打开了建筑技术与工业化的道路。二战后,为了应对劳务力紧缺,欧洲人们进行了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以适应建筑产业化发展模式。德国根据本次建设项目的特点因地制宜,灵活地选择建筑结构施工和建造系统,通过策划、设计、施工等环节进行优化,实现了建筑的个性、绿建及其经济属性等的相互平衡。此外,很多装配式建筑企业还是向上、往下扩展,将不同行业中企业之间的矛盾转变成了企业内部的问题,形成了全产业链的企业,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