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伊美翡翠园基坑支护设计(附件)
淮安市伊美翡翠园位于清江浦区北京南路西侧,延安路北侧。总建筑面积约20000㎡,深基坑面积约8000㎡,基坑开挖深度为5-7m。建筑场地土层结构从上而下分布为素填土、粉土、粉质粘土、粘土。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的安全和稳定,需进行基坑支护设计。针对该基坑设计的特点,对于监测和施工组织进行专项设计,并通过各项保障措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关键词基坑支护,降水,监测,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
1绪 论 1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
2 工程概况 3
2.1 地形地貌 3
2.2 岩土构成 3
2.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场地水土腐蚀性 3
2.4 设计计算 4
2.5 AB .BC段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8
2.6 CD .AD段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17
2.7 圈梁设计计算 26
3 基坑降水设计 27
3.1 降排水设计 27
3.2 AB.BC段基坑止水设计 29
3.3 CD.DA段基坑止水设计 29
3.4 基坑降水对周围建筑环境的影响评价 29
4 基坑支护设计 30
4.1 支护方案选择及参数确定 30
4.2 喷锚护壁设计 30
4.3 网喷支护设计 31
4.4基坑防水、排水措施 32
4.5 监测方案 32
4.6 施工组织设计 33
4.7工期及进度计划 34
4.8劳动力安排及主要设备计划 35
4.9 保证措施 36
5 电算结果 37
结 论 63
参考文献 64
致 谢 65
1 绪 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土钉墙是由基坑开挖分层设置的、纵横向密布的土钉群、喷射混凝土面层及原位土体所组成的支护结构。
随着城市的建设基坑支护技术不断发展,面对不同工程环境及条件,采用何种支护形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显得至关重要,同时把是否能保证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及工程造价低作为判断一个支护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的标准。如果支护结构型式选择合理,就可以做到整个基坑以及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可靠,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土钉墙具有施工灵活方便、抗震性和延性良好、造价便宜等优点,使得土钉墙技术在基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土钉墙的国外起源:一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新奥地利隧道开挖方法,简称新奥法(NATM);二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最早在法国发展起来的加筋土技术。70 年代,德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巴西、匈牙利、日本等国家几乎在同一时期各自独立开始了现代土钉墙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国际上有详细记载的第一个土钉墙工程是1972 年法国在凡尔塞附近的一处铁路路堑的边坡支护工程,德国1979 年在斯图加特建造了第一个永久性土钉墙工程,美国有详细记载的一个工程是1976 年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所医院扩建工程的基础开挖。1979 年巴黎地基加固国际会议之后,由于各国信息交流,改变了以前各自独立研究状态,使得土钉墙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1990 年在美国召开的挡土结构国际学术会议上,土钉墙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题与其它支挡形式并列,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地基加固学科分支。
土钉墙的国内起源:一是国外的土钉墙技术,二是在国内地下工程中应用广泛的喷锚技术。有记载的首例工程是山西太原煤矿设计院王步云1980 年将土钉墙用于山西柳湾煤矿的边坡支护。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国内深基坑工程迅速兴起与发展,多种基坑支护方法与手段也随之兴起。1991年,首例土钉墙技术运用在基坑支护上,该基坑周长约100m,开挖深度为67m。1992年,基坑深度达到12.5m的深基坑同样运用土钉墙技术并取得圆满成功,这引起了岩土工程界的广泛关注[2]。至此以后,土钉墙凭借其施工速度快、施工设备及工艺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众多优点得到广泛而又迅速的应用与研究。随后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规范相继出台,使得土钉墙技术变得更加规范、成熟。
1.3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土钉墙的常见类型:
(1)钻孔注浆型。先用钻机等机械设备在土体中钻孔,成孔后置入杆体(一般采用HRB335 带肋钢筋制作),然后沿全长注水泥浆。钻孔注浆钉几乎适用于各种土层,抗拔力较高,质量较可靠,造价较低,是最常用的土钉类型。
(2)是直接打入型。在土体中直接打入钢管、角钢等型钢、钢筋、毛竹、圆木等,不再注浆。由于打入式土钉直径小,与土体间的粘结摩阻强度低,承载力低,钉长又受限制,所以布置较密,可用人力或振动冲击钻、液压锤等机具打入。直接打入土钉的优点是不需预先钻孔,对原位土的扰动较小,施工速度快,但在坚硬粘性土中很难打入,不适用于服务年限大于2 年的永久支护工程,杆体采用金属材料时造价稍高,国内应用很少。
(3)是打入注浆型。在钢管中部及尾部设置注浆孔成为钢花管,直接打入土中后压灌水泥浆形成土钉。钢花管注浆土钉具有直接打入钉的优点且抗拔力较高,特别适合于成孔困难的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弱土层、各种填土及砂土,应用较为广泛,缺点是造价比钻孔注浆土钉略高,防腐性能较差不适用于永久性工程。
1.3.2 土钉墙的构造要求:
(1)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规定土钉墙墙面坡度不宜大于1:0.1;
(2)土钉必须和面层有效连接,应设置承压板或加强钢筋等构造措施,承压板或加强钢筋应与土钉螺栓连接或钢筋焊接连接;
(3)土钉的长度宜为开挖深度的0.51.2倍,间距宜为12m,与水平面夹角宜为5度20度;
目 录
1绪 论 1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
2 工程概况 3
2.1 地形地貌 3
2.2 岩土构成 3
2.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场地水土腐蚀性 3
2.4 设计计算 4
2.5 AB .BC段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8
2.6 CD .AD段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17
2.7 圈梁设计计算 26
3 基坑降水设计 27
3.1 降排水设计 27
3.2 AB.BC段基坑止水设计 29
3.3 CD.DA段基坑止水设计 29
3.4 基坑降水对周围建筑环境的影响评价 29
4 基坑支护设计 30
4.1 支护方案选择及参数确定 30
4.2 喷锚护壁设计 30
4.3 网喷支护设计 31
4.4基坑防水、排水措施 32
4.5 监测方案 32
4.6 施工组织设计 33
4.7工期及进度计划 34
4.8劳动力安排及主要设备计划 35
4.9 保证措施 36
5 电算结果 37
结 论 63
参考文献 64
致 谢 65
1 绪 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土钉墙是由基坑开挖分层设置的、纵横向密布的土钉群、喷射混凝土面层及原位土体所组成的支护结构。
随着城市的建设基坑支护技术不断发展,面对不同工程环境及条件,采用何种支护形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显得至关重要,同时把是否能保证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及工程造价低作为判断一个支护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的标准。如果支护结构型式选择合理,就可以做到整个基坑以及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可靠,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土钉墙具有施工灵活方便、抗震性和延性良好、造价便宜等优点,使得土钉墙技术在基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土钉墙的国外起源:一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新奥地利隧道开挖方法,简称新奥法(NATM);二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最早在法国发展起来的加筋土技术。70 年代,德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巴西、匈牙利、日本等国家几乎在同一时期各自独立开始了现代土钉墙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国际上有详细记载的第一个土钉墙工程是1972 年法国在凡尔塞附近的一处铁路路堑的边坡支护工程,德国1979 年在斯图加特建造了第一个永久性土钉墙工程,美国有详细记载的一个工程是1976 年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所医院扩建工程的基础开挖。1979 年巴黎地基加固国际会议之后,由于各国信息交流,改变了以前各自独立研究状态,使得土钉墙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1990 年在美国召开的挡土结构国际学术会议上,土钉墙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题与其它支挡形式并列,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地基加固学科分支。
土钉墙的国内起源:一是国外的土钉墙技术,二是在国内地下工程中应用广泛的喷锚技术。有记载的首例工程是山西太原煤矿设计院王步云1980 年将土钉墙用于山西柳湾煤矿的边坡支护。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国内深基坑工程迅速兴起与发展,多种基坑支护方法与手段也随之兴起。1991年,首例土钉墙技术运用在基坑支护上,该基坑周长约100m,开挖深度为67m。1992年,基坑深度达到12.5m的深基坑同样运用土钉墙技术并取得圆满成功,这引起了岩土工程界的广泛关注[2]。至此以后,土钉墙凭借其施工速度快、施工设备及工艺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众多优点得到广泛而又迅速的应用与研究。随后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规范相继出台,使得土钉墙技术变得更加规范、成熟。
1.3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土钉墙的常见类型:
(1)钻孔注浆型。先用钻机等机械设备在土体中钻孔,成孔后置入杆体(一般采用HRB335 带肋钢筋制作),然后沿全长注水泥浆。钻孔注浆钉几乎适用于各种土层,抗拔力较高,质量较可靠,造价较低,是最常用的土钉类型。
(2)是直接打入型。在土体中直接打入钢管、角钢等型钢、钢筋、毛竹、圆木等,不再注浆。由于打入式土钉直径小,与土体间的粘结摩阻强度低,承载力低,钉长又受限制,所以布置较密,可用人力或振动冲击钻、液压锤等机具打入。直接打入土钉的优点是不需预先钻孔,对原位土的扰动较小,施工速度快,但在坚硬粘性土中很难打入,不适用于服务年限大于2 年的永久支护工程,杆体采用金属材料时造价稍高,国内应用很少。
(3)是打入注浆型。在钢管中部及尾部设置注浆孔成为钢花管,直接打入土中后压灌水泥浆形成土钉。钢花管注浆土钉具有直接打入钉的优点且抗拔力较高,特别适合于成孔困难的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弱土层、各种填土及砂土,应用较为广泛,缺点是造价比钻孔注浆土钉略高,防腐性能较差不适用于永久性工程。
1.3.2 土钉墙的构造要求:
(1)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规定土钉墙墙面坡度不宜大于1:0.1;
(2)土钉必须和面层有效连接,应设置承压板或加强钢筋等构造措施,承压板或加强钢筋应与土钉螺栓连接或钢筋焊接连接;
(3)土钉的长度宜为开挖深度的0.51.2倍,间距宜为12m,与水平面夹角宜为5度20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