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老旧小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设施管理研究(附件)【字数:29238】

指导教师 于世旺 侯丽珍 摘 要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养老问题得到了更多人们的关注,对于国内外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居家养老是他们首选的养老方式。但在中国的国情下,很多居家养老住宅都是普通居民社区,甚至大部分为老旧小区,其落后的设施管理和不合理的小区环境设计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本调查选取部分老旧小区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搜集到的数据使用SPSS 22.0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部分老旧小区设施管理因子如座椅、无障碍性、布局、小区内交通等直接影响着老年的生活质量,或通过日常活动间接影响者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基于调查得出结果,认为政府、物业、老年人、家人等应当作出相应的改善,从而达到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3
2.1老年人相关理论 3
2.2生活质量 4
2.3日常活动 6
2.4设施管理 8
第三章 研究调查 11
3.1概念模型 11
3.2研究方法 11
第四章 结果 14
4.1描述性分析 14
4.2信度分析 16
4.3相关分析 21
4.4回归分析 24
第五章 分析 27
第六章 建议 35
6.1从政府方面 35
6.2从设计者方面 35
6.3从物业方面 36
6.4从老年人方面 36
6.5从家人及邻里、朋友方面 37
结束语 38
致 谢 39
参考文献 40
附 录 42
附录A:生活质量因子信度分析过程 42
附录B:日常活动因子信度分析过程 46
附录C:老旧小区设施管理因子信度分析过程 49
附录D:生活质量受日常活动和设施管理因子影响回归分析过程 67
附录E:日常活动因子受设施管理因子影响回归分析过程 101
第一章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从1999 年开始的,在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数据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达到 2.3086亿,占总人口 16.7%[1],近年间,中国老龄化人口以每年3% 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在全球视野中,老龄化问题也一直占据着社会主流,二十多年以来,对老龄化问题发展的关注在联合国的重大政策和决议中不断被提及。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口的增多,养老问题逐渐走进了社会的大屏幕。所谓养老是指使老年人达到在生存、发展和特殊需要的满足程度,切实满足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需求[2]。关于生活质量,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健康的定义就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就国外现状来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居家养老是很大一部分老年人会选择的养老方式,而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老人们普遍希望在人性化、个性化和舒适化的家庭环境中养老,更是认为习惯性的养老方式就是居家养老。社区中的养老服务设施和相关组织是居家养老的主要依靠工具[3],老年人在家里生活并且从社区中享受到养老服务,这样的养老模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居家养老,略有不同的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则是把家庭作为中心,把社区作为依靠,把专业化服务机构作为媒介,以上门、日托或邻里互相帮助的服务形式进行,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形势逐渐严峻,这种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顾、身体恢复护理、治病医疗等服务的社区居家养老已经成为绝大多数老人选择的养老方式,在2000年,国务院在《关于社会福利社会化》中提出在老年人养老的原则是把“居家”作为根本、社区作为发展的依靠、借助社会机构进行养老作为补充的发展方向,这个决议确定了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原理,因为这样带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一个不得不重视的现阶段工作[4]。而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设施环境的质量也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必要条件。越来越多国内外研究表明,社区居住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受到社区环境(即设施管理FM)的影响。英国学者研究发现建筑相关的很多特征要素都与老年人生活质量正相关,如社区,物理支持;而对于独立能力较差的老年人来讲,由于其在安全及健康方面对环境要求较为苛刻,所以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建筑环境影响较大。国内方面汤军克(2010)等人提出老年人的年龄、所患疾病、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对娱乐活动场所的满意度共同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5]。
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城市,居家养老住宅为普通的建筑,并未配备专业的养老设施,很多建筑并不适合老年人居住[6],更为严峻的是大多数老年人居住在老旧小区(Old residential area)里,由于建设年代过久,而且设施过于陈旧,很多老旧小区的设施管理状况(Facilities management, FM)并不能很好地支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老旧小区硬件设施过于陈旧、缺少养护、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术文章所提及。如我国学者刘承水(2012)就发现老旧小区存在硬件先天不足,后天缺乏养护,发案率逐年上升等问题,极大困扰居住在此的老年人晚年生活[7]。因此,对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设施管理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老年人相关理论
一般地,人们对于一个特定地方的主观满意度会用住房满意度来表示[8],有研究表明,决定住房满意度的模型因子包括房屋的质量、住宅容积率、物业的服务质量、邻居相处状况、住房设施管理、居民的社会人口特征等[9]。有人研究调查了生活在香港的老年人对于政府公屋的住房满意度情况,结果指出这些居民们最在意的是公屋中居住区域的卫生环境、公共交通的便利性[10]。韩国也有人指出超过半数的社会住房的居民对他们生活区域的住宅条件满意,但对于居住区的公园设施不太满意[11]。Mohit发现居民住房满意度与居住年限成负相关[12]。陈昊在对上海某一小区181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得出结论,居民最关心的住宅因素是住房的面积和质量,其次是交通、教育、锻炼、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1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21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