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涵洞被淹车辆救生的三栖无人艇可行性研究【字数:13124】

指导教师 王亮 陈凯 摘 要无人艇,是一种无人操作的舰艇。主要用于执行危险以及不适于有人船只执行的任务。一旦配备先进的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通信系统和武器系统后,可以执行多种战争和非战争军事任务。本文简单叙述了无人艇的发展进程、性能、特点、和已完成设计的三栖无人艇的各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确认设计完成的三栖无人艇可投入生产使用,本文的研究基于近年来由于车辆的增加,车辆被淹的事故频发,耗费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多,针对被淹车辆造成的事故危险率高。经济损失大的问题,依照低成本、对环境影响低、投入使用方法简便的原则,对概念设计完成的三栖无人艇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其目的在于通过各项可行性研究分析,设计完成的三栖无人艇能够正常投入使用,以此为前提再对无人艇成本进行控制降低,简化设计使其操作更为简便, 最终可以正常投入市场使用。
Key words: Unmanned Vehicle; Feasibility Study; Normal Operation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主要研究内容 3
第二章 汽车被淹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 4
2.1汽车被淹原因 4
2.2汽车被淹造成的影响 4
第三章 三栖无人艇设计方案分析 7
3.1设计任务 7
3.1.1三栖无人艇概念设计的必要性 7
3.1.2设计任务 7
3.2整体设计 7
3.3所需元件与元件布置 8
3.3.1所需元件 8
3.3.2元件布置 8
3.3本章小结 9
第四章 配置分析 10
4.1艇身材料分析 10
4.2桨叶选型与材料分析 10
4.3能源分析 10
4.4主推力器分析 12
4.5智能控制系统分析 12
4.6本章小结 13
第五章 市场分析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5.1目标市场 14
5.1.1市场细分 14
5.1.2目标市场的规模分析和前景预测 14
5.2消费者行为分析 15
5.2.1消费者调查报告 15
5.2.2客户的购买需要分析 16
5.2.3现有市场为何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7
第六章 浮性及稳性 19
6.1浮性及浮态 19
6.2力学分析模型 19
6.3稳性 21
第七章 风险分析 23
7.1政策风险 23
7.2技术风险 23
7.3成本风险 23
7.4质量风险 24
7.5运行风险 24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25
8.1论文工作总结 25
8.2研究展望 25
致 谢 27
参考文献 28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近年来恶劣的天气情况时有发生,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出现强降雨情况日渐频繁,强降雨使得车辆淹于水中,再加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家户户基本都会买车,使得车辆的数量急剧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
汽车被淹之后无法行进会造成交通拥堵,甚者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被淹后对车辆的本身的损伤也是极大的,车内的电器元件跟发动机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对车主跟保险公司的经济损失的不小的,如若更加严重可能会对车主的人身健康跟安全造成威胁,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现如今在车辆被淹后如何进行救援,如何尽量的降低损失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出一种三栖无人艇用于汽车被淹后自救,对设计完成的三栖无人艇进行各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这种无人艇能够在水陆空三种环境下进行工作,对比陆用和两栖用无人艇具有更大的优势,这种无人艇搭载了三栖用发动机及各项电器元件,同时也安装了太阳能发电板,提供了更好的续航能力(假想),为长时间水面工作提供了可能性,同样也配备了摄像头,以便观察被淹车辆的各项情况,判断车辆损失程度,因为三栖无人艇的动力系统比其他无人艇更强劲,便可以在更加复杂的环境里执行更重要的任务,更高效率的完成所做工作。
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概念设计的三栖无人艇进行可行性研究,对设计方案、成本、财务、风险进行分析,设计完成的三栖无人艇在实际运行中能否救出被淹车辆,最终确定该设计的可行性。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可行性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30年的美国。其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最初通过了一项开发当地河流的计划,这确保了该项目的持续不中断,并取得了很好的利润。从那时起,这种研究方法已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并已发展到其他领域。这种研究方法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方面得到了补充,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本研究方案最初是为了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现在它也用于企业的工业管理。现在,这种研究方法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逻辑性很强的科学理论。纵观世界,可行性研究不仅在经济发达国家非常流行,而且在经济不发达国家也非常有用。新企业的扩张和老企业的转型都需要这种方法。虽然各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深度各不相同,但其重要性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在命名这门科学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在西方,他们称之为可行性研究,但在俄罗斯,他们称之为技术论证,而在东亚,他们称之为投资前研究,在一些中东国家,他们称之为投资研究。虽然它们在地址上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是非常相似的。因此,这种方法在世界工程建设中非常流行,被认为是建设工程开工前必须完成的一项研究,被称为建设的生命线。
为了帮助欠发达地区实施可行性研究这一课题,国际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发布了《工业项目评价手册》,此文件综合论述了可行性研究在工业建设中的意义和该方法的各种定义。当时,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使可行性研究在世界上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1991年,在《工业可行性研究手册》出版十多年后,国际权威机构又出版了《工业可行性研究手册》,对原版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为在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展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提供了参考文件和加快了发展步伐。几年前,世界上最大的银行指出,他们对每个贷款项目都非常谨慎,在决定是否贷款之前,他们会进行非常仔细的可行性研究。正是这个决定,银行的所有贷款都没有坏帐。虽然这种行为有一些夸张的现实,但它从侧面给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事实。可行性研究在世界上是很重要的,对这项研究的重视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66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