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中德广场地下停车场基坑开挖设计(附件)
中德广场是中德地产在济宁开发的首个城市综合体项目,项目位于济宁任城核心区,北连任城实验学校和森林公园,西临任城区商务中心、湿地公园、任城科技中心,南接任城大道华。整个项目规划总占地7.17公顷,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是由六栋百米气势恢宏的高层组成的建筑群。拟建地下停车场,基坑周长约860m,基坑面积约38500㎡。支护设计计算严格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进行,在采用解析法人工计算时,同时还采用北京“理正”深基坑支护设计软件进行了电算,以便比较分析。根据考虑土层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支护结构采用排桩加锚杆。坑内采用喷射井点降水。为了保证基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周边环境的稳定,本设计给出了基坑和周围环境系统的监测方案。关键词 基坑开挖,基坑降水,支护设计,排桩,锚杆
目录
1 引言 1
1.1 基坑开挖与支护的设计内容 1
1.2 基坑开挖方式及适用范围 1
1.3 基坑主要止(降)水方法 2
1.4 深基坑降水的注意事项 3
1.5 深基坑工程的发展趋势 3
2 工程概况 3
2.1 工程名称 3
2.2 设计依据 5
3 基坑降水排水设计 5
3.1 基坑降水的方法 5
3.2 降水方案的设计 6
4 基坑开挖与支撑施工工艺简述 9
4.1 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案 9
4.2 支撑施工的种类 10
5 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 12
5.1 地质计算参数 12
5.2 土压力计算 13
5.3 土压力合力计算 21
5.4 支反力计算 24
5.5 嵌固深度计算 29
5.6 最大弯矩计算 32
5.7 桩身配筋计算 35
5.8 抗隆起计算 36
5.9 抗倾覆计算 38
5.10 锚杆计算 40
6 电算设计计算内容 43
7 施工监测 73
7.1 桩锚的监测 7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2 对支护桩的位移和变形监测 74
7.3 对基坑周围地表面的沉降观测 76
7.4 现场场地内地下水位监测 76
8 文明施工 76
8.1 安全措施注意事项 76
8.2 夜间施工注意事项 77
8.3 夜间施工防扰民措施如下: 77
8.4 环保方针 78
结论 79
致谢 80
参考文献 81
1 引言 ?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设城市化越发的普及,土地资源也变得越发紧缺,因此衍生了许多高层建筑工程。高层建筑工程与普通建筑工程相比需要更先进的施工技术,整个施工过程需要有更好的监管同时也对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通过了解高层建筑与其基坑 开挖的工艺从而使基坑质量进一步提高。时至今日基坑开挖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是否安全可靠与经济实用成了衡量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标准。
1.1 基坑开挖与支护的设计内容
(1)支护体系:它包括技术方案的经济比较和选择;
(2)支护结构:它包括建筑物的强度、稳定和变形计算;
(3)基坑土体计算:需要计算其稳定性;
(4)基坑降水设计:包括水帷幕设计和防渗墙的抗渗设计;
(5)基坑开挖施工设计:施工过程中要满足监测要求,施工方法需可行;
(6)基坑开挖注意事项:开挖过程中会对邻近建筑物和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注意开挖过程中的地下水位与基坑内外土型;
1.2 基坑开挖方式及适用范围
根据基坑开挖类型的不同,工程类型的不同,基坑开挖也分为很多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放坡开挖法
适用于基坑四周没有施工设施的建筑物,附近有更多的空地提供斜坡。操作简单方便,较为实惠,不需要支撑,施工环境空旷,便于缩短工期。
(2)挡墙围护下开挖法
适用于开挖较浅的工程,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对周围环境要求较低的基坑工程。
(3)挡墙及土锚开挖下开挖法
适用于需要锚杆锚固的地层。土方开挖应分段进行,由于土层锚杆施工范围不存在障碍,拆除和恢复的可能性较高。其施工过程简单,工期不会过长,造价实惠。
(4)重力式挡墙围护下开挖法
适用于一般地下室基坑的挖掘,其施工方便,造价偏低。
(5)有开挖分层开挖法
适用于松软地基,不需要过多回填量土方的工程。当遇到地层松软、周围环境复杂的工程时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组织开挖从而对围护结构的变形进行控制。建筑活动空间有限,在主要施工环境比较小的情况下,有必要考虑土方开挖机械能否正常工作。
(6)盆式开挖法
适用于挖掘范围较大,开挖过程较为复杂、施工环境偏小的基坑。其主体工程的结构与构造较为复杂,对施工缝的处理尤为重要,其施工场地可以循环使用。
(7)中心岛式开挖法
适用于挖掘坡度小于45度,土体低矮的基坑。此基坑需要先挖中心留岛土体然后固定周围的土层作为支撑,从而稳定基坑。
(8)壕沟式开挖法
适用于开挖没有充裕空间并且需要开挖大面积土方的基坑。该地下主体工程价格昂贵、围护结构需要多次繁琐的施工才能完成。
(9)逆筑法或半逆筑法施工开挖法
适用于人多嘈杂,施工环境较差等对四周建筑保护要求较高的基坑。基坑可以地下与地上同时施工。该基坑的地下连续墙可隋具体情况做成永久结构从而减少施工。
(10)沉井(箱)开挖法
适用于松软的地基与土质含水量过多的基坑。可以在对四周建筑维护要求较高的地方通过提高施工技术与合理安排人员组织从而降低开挖基坑的成本和缩短工期。
1.3 基坑主要止(降)水方法
目录
1 引言 1
1.1 基坑开挖与支护的设计内容 1
1.2 基坑开挖方式及适用范围 1
1.3 基坑主要止(降)水方法 2
1.4 深基坑降水的注意事项 3
1.5 深基坑工程的发展趋势 3
2 工程概况 3
2.1 工程名称 3
2.2 设计依据 5
3 基坑降水排水设计 5
3.1 基坑降水的方法 5
3.2 降水方案的设计 6
4 基坑开挖与支撑施工工艺简述 9
4.1 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案 9
4.2 支撑施工的种类 10
5 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 12
5.1 地质计算参数 12
5.2 土压力计算 13
5.3 土压力合力计算 21
5.4 支反力计算 24
5.5 嵌固深度计算 29
5.6 最大弯矩计算 32
5.7 桩身配筋计算 35
5.8 抗隆起计算 36
5.9 抗倾覆计算 38
5.10 锚杆计算 40
6 电算设计计算内容 43
7 施工监测 73
7.1 桩锚的监测 7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2 对支护桩的位移和变形监测 74
7.3 对基坑周围地表面的沉降观测 76
7.4 现场场地内地下水位监测 76
8 文明施工 76
8.1 安全措施注意事项 76
8.2 夜间施工注意事项 77
8.3 夜间施工防扰民措施如下: 77
8.4 环保方针 78
结论 79
致谢 80
参考文献 81
1 引言 ?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设城市化越发的普及,土地资源也变得越发紧缺,因此衍生了许多高层建筑工程。高层建筑工程与普通建筑工程相比需要更先进的施工技术,整个施工过程需要有更好的监管同时也对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通过了解高层建筑与其基坑 开挖的工艺从而使基坑质量进一步提高。时至今日基坑开挖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是否安全可靠与经济实用成了衡量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标准。
1.1 基坑开挖与支护的设计内容
(1)支护体系:它包括技术方案的经济比较和选择;
(2)支护结构:它包括建筑物的强度、稳定和变形计算;
(3)基坑土体计算:需要计算其稳定性;
(4)基坑降水设计:包括水帷幕设计和防渗墙的抗渗设计;
(5)基坑开挖施工设计:施工过程中要满足监测要求,施工方法需可行;
(6)基坑开挖注意事项:开挖过程中会对邻近建筑物和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注意开挖过程中的地下水位与基坑内外土型;
1.2 基坑开挖方式及适用范围
根据基坑开挖类型的不同,工程类型的不同,基坑开挖也分为很多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放坡开挖法
适用于基坑四周没有施工设施的建筑物,附近有更多的空地提供斜坡。操作简单方便,较为实惠,不需要支撑,施工环境空旷,便于缩短工期。
(2)挡墙围护下开挖法
适用于开挖较浅的工程,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对周围环境要求较低的基坑工程。
(3)挡墙及土锚开挖下开挖法
适用于需要锚杆锚固的地层。土方开挖应分段进行,由于土层锚杆施工范围不存在障碍,拆除和恢复的可能性较高。其施工过程简单,工期不会过长,造价实惠。
(4)重力式挡墙围护下开挖法
适用于一般地下室基坑的挖掘,其施工方便,造价偏低。
(5)有开挖分层开挖法
适用于松软地基,不需要过多回填量土方的工程。当遇到地层松软、周围环境复杂的工程时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组织开挖从而对围护结构的变形进行控制。建筑活动空间有限,在主要施工环境比较小的情况下,有必要考虑土方开挖机械能否正常工作。
(6)盆式开挖法
适用于挖掘范围较大,开挖过程较为复杂、施工环境偏小的基坑。其主体工程的结构与构造较为复杂,对施工缝的处理尤为重要,其施工场地可以循环使用。
(7)中心岛式开挖法
适用于挖掘坡度小于45度,土体低矮的基坑。此基坑需要先挖中心留岛土体然后固定周围的土层作为支撑,从而稳定基坑。
(8)壕沟式开挖法
适用于开挖没有充裕空间并且需要开挖大面积土方的基坑。该地下主体工程价格昂贵、围护结构需要多次繁琐的施工才能完成。
(9)逆筑法或半逆筑法施工开挖法
适用于人多嘈杂,施工环境较差等对四周建筑保护要求较高的基坑。基坑可以地下与地上同时施工。该基坑的地下连续墙可隋具体情况做成永久结构从而减少施工。
(10)沉井(箱)开挖法
适用于松软的地基与土质含水量过多的基坑。可以在对四周建筑维护要求较高的地方通过提高施工技术与合理安排人员组织从而降低开挖基坑的成本和缩短工期。
1.3 基坑主要止(降)水方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