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一级公路c标a1段初步设计(附件)

本次毕业设计我选择的是位于江苏平原微丘区的金宝一级公路C标A1标段初步设计。我所选择的路段为K0+000至K4+000段,全长4公里,设计车速为100km/h,整个设计内容步骤结合了沿线具体情况与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土方填挖方量进行方案比选后,确定一个最佳的路线方案。在此基础上再完成了公路平面线形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路线横断面设计、公路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以及排水设计,同时完成了相应的图纸和数据表格,包括了直曲表、主要点坐标表、逐桩坐标表、土石方计算表、路基设计表等。在本次的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最新的公路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完成,最终按照开题报告中时间安排有序的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关键词 一级公路,平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结构
目 录
1 绪论 1
1.1选题目的 1
1.2工程概况 1
1.3设计资料 1
1.4设计任务 3
1.5设计标准 3
2 道路技术指标与等级 3
2.1主要技术指标 3
2.2设计依据 6
3 平面线形设计 6
3.1设计原则 6
3.2设计方法 7
3.3方法比选 9
3.4平面要素计算 11
3.5桩号坐标计算 14
4 公路纵断面设计 20
4.1纵断面设计要求 20
4.2纵断面设计 21
4.3平纵横组合设计 30
5 公路横断面设计 31
5.1横断面几何尺寸选择 31
5.2横断面组合 31
5.3横断面设计 32
5.4标准横断面设计示意图 34
6 公路土石方计算和调配 35
6.1土石方调配原则 35
6.2土石方调配方法 36
6.3土石方调配表 37
7 公路路基设计 37
7.1路基处理方案 37
7.2路基稳定验算 38
7.3公路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39
7.3公路边坡防护 46
8 路面结构设计 4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1交通量确定 46
8.2当量设计轴载计算 47
8.3路面结构软件设计 48
8.4初拟路面结构方案 51
8.5路面结构设计电算数据 51
8.6确定路面结构 57
9 公路排水设计 57
9.1公路排水系统设计 57
9.2排水设施设置 58
10 桥涵设计 60
10.1桥梁设计 60
10.2涵洞位置设计 62
结 论 63
致 谢 64
参考文献 65
附表1 66
1 绪论
1.1选题目的
本次毕业设计任务是对金宝一级公路C标A1段进行公路工程设计。
首先依据指导老师给我提供的A1段地形图进行分析,并选定几条合适的方案,然后根据这几种方案,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如:工程造价、施工难度、经济性指标、路线合理性等,最终选择一种最佳方案路线,利用软件再继续进行纵断面设计与横断面设计,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我国交通部发布的最新设计规范,并且通过书本和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完成路基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部分,以及得出相应的数据。整个设计过程,让我更熟练的掌握了 Word、Excel、Autocad、纬地道路设计以及hpds等应用软件。
毕业设计是本科阶段最后一项任务,可以锻炼和提高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也为我接下来的研究生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次毕业设计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而且可以与许多土木的基础课相结合,熟悉了最新的设计规范、手册,作为新规范的第一批毕业生这是我们的挑战也是帮助,解决了很多不同地形特有的设计问题, 提高了工程设计的综合能力。
本次初步设计我觉得体现出了我的部分想法和思路,在路基稳定性验算、挡土墙的设计以及路面结构选用上,都花费了较长时间,设计还有很多不足,有待改进和提高。
1.2工程概况
本段一级公路设计路段从淮安金湖县为起点到扬州宝应县终止,是金宝一级公路C标A1部分的初步设计,设计年限为15年,设计速度为100km/h的可供机动车分向、分道行驶的高等级公路。
1.3 设计资料
1.3.1 自然条件综述
金湖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均较丰富。年平均温度14.6℃。极端最高气温36.9℃,出现在7月中旬;极端最低气温7.5℃,出现在12月下旬到1月上旬。每年日最高气温大约在35℃左右,持续高温的天数大多在一周左右,主要出现在7、8月之中。
金湖各季节平均气温如下:春季为12.8℃,夏季为24.8℃,秋季为17.0℃,冬季为2.7℃。该地区年均降水量1127毫米。全年降水天数在105天左右,最长连续降水天数记录为10天,最长连续无降水天数为25天。金湖各季节平均降水量如下;春季为197.3mm,夏季为567.4mm,秋季为157.8mm,冬季为66.7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74小时。金湖各季节平均日照时数如下: 春季为537.3小时, 夏季为603.5小时, 秋季为529小时, 冬季为457.3小时。
宝应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966mm。整体地势起伏不大,属于平原微丘区;该地区雨量充沛且多集中在夏季,为Ⅳ1区;本路段按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V=100km/h, 设计年限为15年。
1.3.2 区域地质概况
沿线勘探深度范围内均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根据地层岩性、时代成因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将其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②、③、④、⑤、⑥层又各细分若干亚层。各层的工程地质特征详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灰黄色杂蓝灰色条纹,成份以硬塑状粘土为主,地表含碎石,主要分布于大汕子隔堤上,为堤身填筑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75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