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社区农民集中区公寓楼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附件)【字数:30305】
随着城市人口膨胀,土地资源稀缺,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同时也使得框架结构在建筑中应用的更加广泛。高层框架是当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较多的一种结构体系,是完全由梁和柱组成的结构体系。其不仅使用空间大,还易于对建筑平面进行合理的布置,构件较少,施工方便,能够较好地满足当代用户对房间的设置要求。本毕业设计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建筑设计,以及通过PKPM电算以及手算一品框架完成结构设计,其中以结构设计为主。关键词 高层,框架结构,结构设计
目 录
1 引言 1
2 建筑设计说明书 1
2.1 设计任务简介 1
2.2 建筑设计理念 2
2.3 平面设计说明 2
2.3.1 主要使用空间 2
2.3.2 辅助使用空间 3
2.3.3 交通联系通道 3
2.4 剖面设计说明 4
2.5 立面设计说明 4
2.6 防水设计 5
2.6.1 地下室防潮 5
2.6.2 地下室的防水卷材 5
2.6.3 防水混凝土防水 5
2.7 防火设计 5
3 结构设计说明 5
3.1 基本信息 5
3.1.1 气象资料 6
3.1.2 水文地质条件 6
3.1.3 抗震资料 7
3.1.4 设计资料 7
3.2 结构布置 8
3.2.1 结构平面布置 8
3.2.2 主要构件选型及尺寸的初步估算 10
4 电算分析 13
4.1 设计依据 14
4.2 计算软件信息 14
4.3 结构模型概况 14
4.3.1 系统总信息 14
4.3.2. 楼层信息 23
4.3.3 各层等效尺寸 24
4.3.4 层塔属性 26
4.4 工况和组合 26
4.4.1 工况设定 26
4.4.2 工况信息 28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 构件内力基本组合系数 28
4.5 质量信息 31
4.5.1 结构质量分布 31
4.5.2 各层刚心、偏心率信息 32
4.6 荷载信息 33
4.6.1 风荷载信息 33
4.7 立面规则性 37
4.7.1 楼层侧向剪切刚度 38
4.7.2 [楼层剪力/层间位移]刚度 38
4.7.3 各楼层受剪承载力 40
4.7.4 楼层薄弱层调整系数 41
4.7.5 楼层侧向剪弯刚度 41
4.8 抗震分析及调整 42
4.8.1 结构周期及振型方向 42
4.8.2 各地震方向参与振型的有效质量系数 44
4.8.3 地震作用下结构剪重比及其调整 45
4.8.4 偶然偏心信息 48
4.8.5 各振型的地震力(按抗规5.2.5调整前) 49
4.8.6 各振型的基底剪力 49
4.9 结构体系指标及二道防线调整 51
4.9.1 竖向构件倾覆力矩及百分比(抗规方式) 51
4.9.2 竖向构件地震剪力及百分比 53
4.9.3 各层规定水平力 55
4.9.4 竖向构件倾覆力矩及百分比(力学方式) 56
4.10 变形验算 58
4.10.1 普通结构楼层位移指标统计 58
4.11 舒适度验算 67
4.11.1 结构顶点风振加速度 67
4.12 抗倾覆和稳定验算 67
4.12.1 抗倾覆验算 67
4.12.2 整体稳定刚重比验算 68
4.12.3 二阶效应系数及内力放大 69
4.13 超筋超限信息 69
4.14 结构分析及设计结果简图 69
5 结构计算简图确定 94
5.1 计算单元 94
5.2 计算简图 95
6 荷载计算 96
6.1 竖向荷载计算 96
6.1.1 作用在框架梁上的分布荷载标准值 96
6.1.2 作用在框架梁上的集中荷载标准值 99
6.1.3 作用在框架柱上的集中荷载标准值 105
6.2 水平荷载计算 124
6.2.1风荷载计算 125
6.2.2地震荷载计算 127
6.2.3 水平位移计算 154
7 框架内力计算 155
7.1 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156
7.2 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175
7.3 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190
7.4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199
7.5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06
8 内力组合 206
9 截面设计 230
9.1 框架梁截面设计 230
9.2 框架柱截面设计 244
10 楼梯结构计算设计 278
10.1 梯段板(TB)的计算 278
目 录
1 引言 1
2 建筑设计说明书 1
2.1 设计任务简介 1
2.2 建筑设计理念 2
2.3 平面设计说明 2
2.3.1 主要使用空间 2
2.3.2 辅助使用空间 3
2.3.3 交通联系通道 3
2.4 剖面设计说明 4
2.5 立面设计说明 4
2.6 防水设计 5
2.6.1 地下室防潮 5
2.6.2 地下室的防水卷材 5
2.6.3 防水混凝土防水 5
2.7 防火设计 5
3 结构设计说明 5
3.1 基本信息 5
3.1.1 气象资料 6
3.1.2 水文地质条件 6
3.1.3 抗震资料 7
3.1.4 设计资料 7
3.2 结构布置 8
3.2.1 结构平面布置 8
3.2.2 主要构件选型及尺寸的初步估算 10
4 电算分析 13
4.1 设计依据 14
4.2 计算软件信息 14
4.3 结构模型概况 14
4.3.1 系统总信息 14
4.3.2. 楼层信息 23
4.3.3 各层等效尺寸 24
4.3.4 层塔属性 26
4.4 工况和组合 26
4.4.1 工况设定 26
4.4.2 工况信息 28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 构件内力基本组合系数 28
4.5 质量信息 31
4.5.1 结构质量分布 31
4.5.2 各层刚心、偏心率信息 32
4.6 荷载信息 33
4.6.1 风荷载信息 33
4.7 立面规则性 37
4.7.1 楼层侧向剪切刚度 38
4.7.2 [楼层剪力/层间位移]刚度 38
4.7.3 各楼层受剪承载力 40
4.7.4 楼层薄弱层调整系数 41
4.7.5 楼层侧向剪弯刚度 41
4.8 抗震分析及调整 42
4.8.1 结构周期及振型方向 42
4.8.2 各地震方向参与振型的有效质量系数 44
4.8.3 地震作用下结构剪重比及其调整 45
4.8.4 偶然偏心信息 48
4.8.5 各振型的地震力(按抗规5.2.5调整前) 49
4.8.6 各振型的基底剪力 49
4.9 结构体系指标及二道防线调整 51
4.9.1 竖向构件倾覆力矩及百分比(抗规方式) 51
4.9.2 竖向构件地震剪力及百分比 53
4.9.3 各层规定水平力 55
4.9.4 竖向构件倾覆力矩及百分比(力学方式) 56
4.10 变形验算 58
4.10.1 普通结构楼层位移指标统计 58
4.11 舒适度验算 67
4.11.1 结构顶点风振加速度 67
4.12 抗倾覆和稳定验算 67
4.12.1 抗倾覆验算 67
4.12.2 整体稳定刚重比验算 68
4.12.3 二阶效应系数及内力放大 69
4.13 超筋超限信息 69
4.14 结构分析及设计结果简图 69
5 结构计算简图确定 94
5.1 计算单元 94
5.2 计算简图 95
6 荷载计算 96
6.1 竖向荷载计算 96
6.1.1 作用在框架梁上的分布荷载标准值 96
6.1.2 作用在框架梁上的集中荷载标准值 99
6.1.3 作用在框架柱上的集中荷载标准值 105
6.2 水平荷载计算 124
6.2.1风荷载计算 125
6.2.2地震荷载计算 127
6.2.3 水平位移计算 154
7 框架内力计算 155
7.1 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156
7.2 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175
7.3 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190
7.4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199
7.5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06
8 内力组合 206
9 截面设计 230
9.1 框架梁截面设计 230
9.2 框架柱截面设计 244
10 楼梯结构计算设计 278
10.1 梯段板(TB)的计算 27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