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全过程审计中的应用(附件)【字数:9805】

传统审计时常不能把握项目进程,从而导致审计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与传统审计相比较,全过程审计的优势在于能使审计人员参与到建设项目的全部过程中,提高审计的真实性,有效降低审计的人力物力成本,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全过程审计的水平是目前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本文在明确全过程审计的含义、优势、现阶段执行过程中的不足以及BIM技术的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BIM技术助力全过程审计工作的优势。通过对BIM技术在全过程审计中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各阶段的应用分析,发现目前BIM应用过程于全过程审计中存在缺少专业型人才;数据转换受限;BIM应用意识不强的问题,提出了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开发审计专业平台;提高BIM软件的使用意识的对策。希望能够让BIM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审计。
Keywords: BIM Technology; Whole process audit; Application 目录
一、引言 1
(一)全过程审计的含义、优势及不足 1
1.含义 1
2.优势 1
3.应用困境 1
(二)BIM技术的含义及特点 2
1.含义 2
2.特点 2
(三)BIM技术助力全过程审计工作的优势 3
1.加速了审计数据的协同共享 3
2.获取全面的审计数据 3
3.简化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要求 3
4.实现实时数据的上传和收集 4
5.提高了估算的审计效率 4
二、BIM技术在全过程审计中各阶段的应用分析 4
(一)决策阶段 4
(二)设计阶段 5
(三)招标投标阶段 5
(四)施工阶段 5
(五)竣工阶段 5
三、BIM技术应用于全过程审计中的案例 6
(一)人员分工 6
(二)事前审计工作 7
(三)事中审计工作 8
(四)事后审计工作 8
四、应用过程中目前存在的困境及相应对策 8
(一)应用中出现的困境 8
1.缺少专业型人才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数据转换受限 9
3.BIM应用意识不强 9
(二)相应对策 10
1.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10
2.开发审计专业平台 10
3.提高BIM软件的使用意识 10
五、结论 11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一、引言
(一)全过程审计的含义、优势及不足
1.含义
全过程审计又叫全过程跟踪审计,是监督建设项目从开始立项到决算结束过程中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的审计活动。项目审计人员的职能是依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实施工程建设收支审计和审计专项调查,进行全过程监测,验证工作,获得证据并向领导汇报,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达到控制建设项目造价,降低项目风险和维护国家利益的目标[1]。
2.优势
传统审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是使用事后审计的方法进行审计活动。事后审计顾名思义,是指经济活动发生后,对会计账簿验真,判断财务收支是否合法;起到防护性作用的审计行为。但传统审计时常不能把握项目进程按时完成审计,从而导致审计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与传统审计相比较,全过程审计的优势在于能使审计人员参与到建设项目的全部过程中,提高审计的真实性,有效降低审计的人力物力成本,减少不必要的纠纷,防止审计确认后无法修改。
3.应用困境
(1)审计人权利监管不到位
审计人员的职能是实施工程建设收支审计和审计专项调查,向领导负责和汇报工作并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这样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就会经常到施工现场与监理等高级别人员接触,部分审计人员又由于缺乏职业道德,不能严守审计纪律,从而导致与监理方、施工方和被审计方勾结,作出重复报账、收入不入账等行为,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收受贿赂。这样就违背了审计的初衷,无形之中扩大了审计人员的职能,造成损失。
(2)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审计人员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工程造价的审计,他们应充分了解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和计价标准,了解建筑规范、标准、技术等专业知识,以及审计、计价等专业知识。在单位成本、施工方法和措施经常变化的情况下,只接受短期培训的财务审计员很难及时准确地分析支出变化。由于审计工作的工作性质,一些审计师经常在应用软件经验和技能方面遇到难题。此外,审计师掌握的信息不可靠,当工程造价信息过时时,就不能及时获取必要的资料并提出审计意见,他们的业务素质影响着他们的工作。
(3)信息存储的碎片化
由于建设规模大、集群多、技术复杂等特点,导致成本变动的因素越来越多,相应的成本数据也越来越多。在传统的项目数据管理模式下,相关单位在成本数据存储上不完善、数据难以共享、数据碎片化等因素导致项目建设的全面审核和把握难以实现。同时,由于政府机构的限制,很难投入大量的审计人员对项目进行全过程成本审计,难以实现竣工决算审计的全覆盖。此外,由于各项目和审计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差异,仅依靠项目建设的基础数据难以开展全面审计工作,而审计账目的碎片化使得难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交换”[2]。
(二)BIM技术的含义及特点
1.含义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它将建设项目用三维模型的形式进行表达,并将项目从立项到运维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赋予给这个模型,各参建方能基于这个模型根据工作的需要进行信息的输入、提取,从而形成协同工作的机制,提高沟通成效,确保项目的高质量完成。2016年12月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别名为BIM应用统一国家标准),它明确提出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基本要求,并要求以此作为BIM应用以及编制相关标准的依据[3]。BIM技术是建筑业继CAD技术之后的第二次革命性技术,它是能完成项目的总控、设计规划、建设项目总概算、设计、建筑工程预算、建造、结算、审计等全过程的专业技术[4。BIM技术涉及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信息、过程和资源,能有效解决建设工程中数据分布、异构和全局共享的相关问题,能够为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提供全面、可靠、精准的数据支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27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