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控制问题研究(附件)
工程项目是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的项目,是作为被管理对象的一次性工程建设任务。工程项目体现着企业的发展战略。由于工程项目具有综合性强、周期长、规模大、耗资巨大、风险大、唯一性、质量要求高、多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等特点,因此工程项目在多个环节上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将内部控制的理论运用于工程项目中,有助于把控流程,提高效率,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运用内部控制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对工程项目控制的概述,分析实际存在的问题,对工程项目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关键词 可行性研究,项目招投标,项目监管,项目验收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2
1.3研究现状 2
2工程项目控制概述 3
2.1 工程项目控制的定义 4
2.2工程项目控制的分类 4
2.3实施工程项目控制的意义 4
3 我国工程项目控制的现状 5
4 工程项目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6
4.1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 6
4.2 招投标控制不规范 7
4.3 项目建设阶段监管不严 8
4.4项目验收工作不规范 8
5 工程项目控制问题的解决策略 9
5.1 认真做好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9
5.2 规范招投标过程控制 10
5.3加强项目建设阶段的监管 10
5.4规范项目验收阶段的工作 11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图1 我国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1
1 引言
工程项目指的是企业自行或者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的建造、安装的工程[1]。工程项目体现着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提高生产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有重要作用。工程项目控制有两个目标:一,把实际情况与计划进行比较,找出偏差,进行分析,排除产生差异的原因,这个过程通常是"出现偏差—纠偏—再偏—再纠偏??”,称之为被动控制;二是提前找到可能会对工程项目的目标造成干扰的风险因素,预先把控中间因素对目标可能造成的偏离,从而确保工程项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目标照预期计划实现,这种被称为主动控制。由于工程项目一般投入资金量大、完成周期长、涉及大量的环节和部门单位,面临的风险很多,所以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很大、因而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力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工程进度赶上计划、控制工程的成本、避免贿赂舞弊等行为,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于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也具有重要意义。
1.1 研究背景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工程项目的建设高潮,工程项目也不断朝着大型化、复杂化等方向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公布的数据,见图1
图1 201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变化速度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2017年,我国在固定资产上投资的金额(不含农户)已经达到了631684亿元,相比于去年的数据,今年投入资金增长了7.2%,基建投资金额也达到了140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如上图所示,我国工程项目投资金额目前十分巨大,且每年持续迅速增长,但是在工程项目中任然存在着许多不严谨、不规范的问题,导致了内部控制潜在隐患多。由于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规模大、金额高、风险大、质量要求高、多种利益关系交叉等特点,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以适用于工程项目各业务流程,将风险扼杀于摇篮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2研究意义
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既是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具体实践,又是贯彻落实相关制度规范的必然要求,在理论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实践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在内部控制规范的工作上,将重点放在了会计领域,实际上内部控制可以分为两大部分——财务控制,管理控制 。站在财务控制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如《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以用于规范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工作,而在工程项目的控制上则主要是针对在预算、支付、决算中牵涉到资金部分的工作内容。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18项应用指引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它保障了企业稳定发展。现实中,虚报伪造工程资金,招投标环节暗箱操作,劣质工程频频被曝光,工程领域时常处于风口浪尖。
通过对工程项目的控制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在工程项目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风险问题,有助于健全完善工程项目的控制体系,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项目风险,也能够为我国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的方法和优化策略的思路。
1.3研究现状
对比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制度的建立开展的时间较晚,目前我国针对内部控制研究的内容大多都是会计领域,正确来讲,内部控制应该有两大部分——财务控制,管理控制 。站在财务控制的角度来看,我国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如《会计法》与《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来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规范,而在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控制方面,则主要是对预算、支付、决算等牵涉到的资金的工作环节进行把控。工程项目具有许多特征,如一次性和单件性等,虽然在管理上存在较大难度实现内部控制,但这绝不意味着工程项目可以不需要内部控制,正是由于工程项目还具有周期长、投资金额大、涉及因素多等特点,会导致工程项目失控的风险因素很多,如工期延误,内部腐败等,这就更加迫切地需要我们建立健全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而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我们在工程项目的三大目标——成本,质量,进度之间找到平衡。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在一些政府投资的大型工程项目上,诸如水利、公路、铁路、城市改造等建设工程,这些工程不仅涉及金额巨大,而且会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可以控制资金流失使资金更加合理支配和应用,另一方面还可以运用牵制机制进一步杜绝徇私舞弊侵吞国家投资的事件发生。
早在2006年6月,国资委针对央企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这一指引对央企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这份指引要求它们围绕着自身的经营目标,建立健全完善的机制以应对央企在管理工作中应对的种种风险,这一指引规范了央企的风险管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央企竞争力,管控自身管理风险,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央企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等部门基于美国COSO报告的内容,于2008年5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针对我国国情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规范。现阶段,我国对工程项目控制的研究一般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基础,结合财政部等五部委在2010年4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对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环节为止,多层次,全覆盖地对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进行分析规划,把控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不仅对我国企业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有重大意义,也标志着一套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又融合国际先进理念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指出,企业应当分析工程项目的各个流程,寻找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这些风险因素作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规范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它的内容远比以前的《会计规范——工程项目》丰富,对我国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意义影响也更加地深远。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2
1.3研究现状 2
2工程项目控制概述 3
2.1 工程项目控制的定义 4
2.2工程项目控制的分类 4
2.3实施工程项目控制的意义 4
3 我国工程项目控制的现状 5
4 工程项目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6
4.1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 6
4.2 招投标控制不规范 7
4.3 项目建设阶段监管不严 8
4.4项目验收工作不规范 8
5 工程项目控制问题的解决策略 9
5.1 认真做好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9
5.2 规范招投标过程控制 10
5.3加强项目建设阶段的监管 10
5.4规范项目验收阶段的工作 11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图1 我国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1
1 引言
工程项目指的是企业自行或者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的建造、安装的工程[1]。工程项目体现着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提高生产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有重要作用。工程项目控制有两个目标:一,把实际情况与计划进行比较,找出偏差,进行分析,排除产生差异的原因,这个过程通常是"出现偏差—纠偏—再偏—再纠偏??”,称之为被动控制;二是提前找到可能会对工程项目的目标造成干扰的风险因素,预先把控中间因素对目标可能造成的偏离,从而确保工程项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目标照预期计划实现,这种被称为主动控制。由于工程项目一般投入资金量大、完成周期长、涉及大量的环节和部门单位,面临的风险很多,所以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很大、因而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力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工程进度赶上计划、控制工程的成本、避免贿赂舞弊等行为,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于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也具有重要意义。
1.1 研究背景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工程项目的建设高潮,工程项目也不断朝着大型化、复杂化等方向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公布的数据,见图1
图1 201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变化速度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2017年,我国在固定资产上投资的金额(不含农户)已经达到了631684亿元,相比于去年的数据,今年投入资金增长了7.2%,基建投资金额也达到了140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如上图所示,我国工程项目投资金额目前十分巨大,且每年持续迅速增长,但是在工程项目中任然存在着许多不严谨、不规范的问题,导致了内部控制潜在隐患多。由于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规模大、金额高、风险大、质量要求高、多种利益关系交叉等特点,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以适用于工程项目各业务流程,将风险扼杀于摇篮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2研究意义
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既是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具体实践,又是贯彻落实相关制度规范的必然要求,在理论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实践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在内部控制规范的工作上,将重点放在了会计领域,实际上内部控制可以分为两大部分——财务控制,管理控制 。站在财务控制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如《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以用于规范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工作,而在工程项目的控制上则主要是针对在预算、支付、决算中牵涉到资金部分的工作内容。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18项应用指引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它保障了企业稳定发展。现实中,虚报伪造工程资金,招投标环节暗箱操作,劣质工程频频被曝光,工程领域时常处于风口浪尖。
通过对工程项目的控制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在工程项目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风险问题,有助于健全完善工程项目的控制体系,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项目风险,也能够为我国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的方法和优化策略的思路。
1.3研究现状
对比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制度的建立开展的时间较晚,目前我国针对内部控制研究的内容大多都是会计领域,正确来讲,内部控制应该有两大部分——财务控制,管理控制 。站在财务控制的角度来看,我国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如《会计法》与《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来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规范,而在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控制方面,则主要是对预算、支付、决算等牵涉到的资金的工作环节进行把控。工程项目具有许多特征,如一次性和单件性等,虽然在管理上存在较大难度实现内部控制,但这绝不意味着工程项目可以不需要内部控制,正是由于工程项目还具有周期长、投资金额大、涉及因素多等特点,会导致工程项目失控的风险因素很多,如工期延误,内部腐败等,这就更加迫切地需要我们建立健全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而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我们在工程项目的三大目标——成本,质量,进度之间找到平衡。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在一些政府投资的大型工程项目上,诸如水利、公路、铁路、城市改造等建设工程,这些工程不仅涉及金额巨大,而且会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可以控制资金流失使资金更加合理支配和应用,另一方面还可以运用牵制机制进一步杜绝徇私舞弊侵吞国家投资的事件发生。
早在2006年6月,国资委针对央企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这一指引对央企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这份指引要求它们围绕着自身的经营目标,建立健全完善的机制以应对央企在管理工作中应对的种种风险,这一指引规范了央企的风险管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央企竞争力,管控自身管理风险,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央企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等部门基于美国COSO报告的内容,于2008年5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针对我国国情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规范。现阶段,我国对工程项目控制的研究一般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基础,结合财政部等五部委在2010年4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对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环节为止,多层次,全覆盖地对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进行分析规划,把控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不仅对我国企业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有重大意义,也标志着一套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又融合国际先进理念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基本形成。《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指出,企业应当分析工程项目的各个流程,寻找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这些风险因素作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规范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它的内容远比以前的《会计规范——工程项目》丰富,对我国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意义影响也更加地深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