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值模型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证分析

Z值模型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证分析[20191230142601]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财务预警,电力行业,Z值模型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文献综述 1
2.财务预警的基本理论 2
2.1财务预警概念 3
2.2财务预警方法 3
2.3 Z值模型相关理论 3
3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5
3.1 行业简介 5
3.2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情况 5
4. 基于Z值模型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实证分析 7
4.1 样本选择 7
4.2实证分析 8
4.3 Z值模型判能力分析 15
5.电力行业的财务预警对策 18
结 论 20
参 考 文 献 21
致 谢 22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电力行业成为我国经济市场的基础产业,它与经济增长有很紧密的联系,并且一系列的投资指标由于有固定资产的投资因此有大幅度的涨幅,从而导致电力需求量的上升,给我国的电力行业带来了很好的前景,大部分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已经能够运用科学技术进行管理,并严谨的、产权明确的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定进入市场。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电力行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运用财务预警系统进行风险预测能够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对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发出预警,从而达到降低发生风险的概率。电力行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资本运作手段娴熟,资产规模迅速扩大。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十分强劲的发展潜力!电力行业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而且还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电力行业进行深入研究。故本文以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1.2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研究者们开始研究公司产生危机后如何面对和采取办法来摆脱危机的一系列问题,开始对企业财务危机识别与防范问题进行研究,早期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代表性是四个阶段症状分析法、标准化调查法、流程图分析法和综合管理评分法等四种。由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判断的正确率不能确定,所以在此之后国外研究者开始定量分析方法和计量模型的研究探索,先后提出不同的企业定量分析财务预警的模型。
菲茨帕特立克(1932)选取了相同数量的破产和没有破产企业做为样本,对单变量的破产预测进行研究,运用单一的财务比率,研究结果净利润与股东权益之比,股东权益与负债之比,研究出来比率的能力最高。
威廉·比福(1966)他选取美国规模对应的79家经营失败公司和正常运营的公司,最先提出了单一变量财务预警模型,研究出是资产收益率、债务保障率、资产负债率等三个财务指标能有效地识别财务危机。
Altman阿尔特曼(1966)随后提出了Z值模型,计算出了了判断企业处于安全、灰色还是陷进破产的临界值。
纳拉亚南和霍尔德曼(1977)在Z值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另一种能够更明显判别公司破产问题的未来发展的度量指标。
Ohlson(1980)是对公司处于什么状态下进行预测分析,通过运用逻辑回归模型来计算,而资本结构、公司规模、业绩与当前的融资能力是影响破产的四个最大的因素。
Frydman弗莱德曼和Kao(1985)在公司财务危机的情况下和判别法做对比,运用了递归划分的方法对财务研究分析,结果递归划分的算法比判别法更好。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综述
国内的研究学者们对财务预警的研究与西方国家有些相似,都是建立一种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周首华、杨济华和王平(1996)在 SPSS-X 统计软件上利用Z-score模型建立了F分数模型。
杨保安(2001)建立了非线形财务预警模型,把BP神经网络的方法应用到企业财务危机判定与预测当中。
吴世农、卢贤义(2001)根据多种模型在财务危机中的预测后,选择了相同数量的ST样本公司和相同规模的非ST样本的公司,采用了多种测试的方法,比较出各种模型在财务危机预测中的效率,最终判定逻辑回归模型在预测危机的时候有判断最有效。
张爱民(2001)选择了4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财务危机预警进行研究和分析。
刘洪、何光辉(2004)运用了700多个样本、30多种财务指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等进行危机预测和研究,在原来的一些研究结果上探索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
程涛(2005)建立综合预警模型从财务指标和现金流量两个角度,表明企业在被特别处理前一年的预警中,财务指标模型预警比综合模型效果较好,而在被特别处理前两年,两者相反,被特别处理前三年也是。
张长海,吴顺祥(2006)针对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中时不时出现高估预测能力的现象配对研究ST公司和非ST公司,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回归模型:Y=9.816Xl-9.443X2-4.278X3-8.442。
2 财务预警的基本理论
随着全球政治和经济等一些变化,管理技术和科学技术在日益的进步的时候,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上市公司在收益的时候,面临的风险也有市场风险以及公司特有风险。因为存在着风险使得企业经营出现不确定性,而如果企业对风险控制力不足,就可能导致财务危机甚至是破产。一般来讲,企业的破产不是突发的因为他有一个自我变化的过程,在初期阶段可能表现为个别及相关财务指标异常,这就使得财务风险的预测成为可能。
2.1财务预警概念
财务预警就是从企业的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为依据,利用相关理论,采用多种方法,分析预测企业的活动,以期找到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在危机发生前发出警告,督促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造成损失,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财务预警分析,就是根据计算分析企业的财务指标,揭示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和财务危机,警示企业采取措施来优化财务状况,使企业摆脱破产的危机。
2.2 财务预警方法
财务预警作为一种诊断工具,其敏感度越高就能越能尽早发现漏洞,才可以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随着使用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创造和发展,产生了很多大量的有效预警模型,主要有下面几个角度来介绍。
个案分析法,主要利用企业的危机案例,从案例中找出该企业在财务危机状态下显现出的规律性。
标准化调查法,又称为风险分析调查法,通过专门的人员、公司等对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形成报告文件以提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短期资金周转表分析,若企业不能指定出短期资金周转表,这本身就说明企业发生了财务问题;若可以,就要查明月末转入下月的金额是否在总收入的20%。
流程图分析法,可以识别生产经营中财务活动时候一些主要点和特特殊点,运用动态的分析方法,使得企业的危机或者问题都显现出来。
管理评分法,通过试用者的主观的功能,让他深入企业进行观察,了解该企业的所有点,包括管理、业绩等,最后对该企业进行评价打分,方法相比之下比较简单。
财务报表分析法,里面有分为单个比率分析和财务综合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17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