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变化

目 录
1 引言1
2 低碳经济的定义与相关文献简述1
2.1 低碳经济的定义1
2.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现状1
2.3 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简述3
2.3.1 国外研究现状3
2.3.2 国内研究现状4
3 宏观环境变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以中石化为例4
4 我国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的优点和在应对低碳经济要求中存在的不足—以中石
化为例6
4.1 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的优点6
4.2 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应对低碳要求存在的不足6
5 低碳经济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对策—以中石化为例8
5.1 转变财务理念8
5.2 调整财务活动8
5.3 进行低碳财务风险管理8
5.4 改变财务管理内容9
5.5 改变财务管理目标9
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12
图1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占世界排放比重2
图2 201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各行业份额 2
1 引言
在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低碳经济已成为必然趋势。制造业作为我国重要经济支柱,传统的制造业能源利用率普遍比较低下,废气、废水和废渣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所以,要想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制造业企业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低碳经济,对现有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进行转型,使之符合时代要求。中石化是我国国有控股企业,作为制造业行业的佼佼者,它的财务管理模式必将对同行业其他企业产生影响。所以,通过对中石化在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碳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变化研究,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制造业在此形势下财务治理的发展变化。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制造型企业的财务治理改革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向。本文的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深入研究企业的财务管理,并且将其与观念、技术、制度创新相结合,提高制造业企业在低碳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水平。实践意义在于:首先,有利于企业完善自身的财务治理机制,促进企业稳健发展。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自身的财务管理是否顺应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制造业企业更应如此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其次,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坚持走科学成长的可持续成长发展路线。财务治理方式的变革创新通过资源能源合理分配,促使利用效率提升,有利于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收益的最终目的。再者,能够激励制造领域范畴企业的政策制度变革,提升财务治理的发展程度,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 低碳经济的定义与相关文献简述
2.1 低碳经济的定义
低碳经济论是在全球变暖,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产生的。以经济的可持续性成长为引导方针,经过技术改革、工业类型转变、挖掘新资源等各种可行的方式,尽量做到降低煤和燃油等旧资源的消费量,削减污染气体的直排量,这样才能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的成长和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保护。把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作为目的,构建一个以少量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发展体制,其中,包含了完善低碳动力系统、开发低碳经济技能以及形成低碳产业结构链。
2.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
在全球日益变暖的当下,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一提出便成了全球瞩目关注的热门。国际能源署统计的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资源消耗总量最多的国度。我国经济增长依靠的是资源消耗的数量而非质量。目前,我国低碳经济的成长发展受到生产水平低、资源布局不平衡、资源使用的效率低等问题的制约。要想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过度消耗资源能源,而是要有效的利用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这两张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概占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的30%,而在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体布局图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是来源于制造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支柱。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当局开始高度重视资源消耗与环境问题,同时采用了一系列方式,并承诺“到 2020 年,每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 排放的CO2总量与2005年相比,降低40% 到45%”。从2002 年至今,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直在 1.0 -1.57 之间徘徊,这个数据恰恰能够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靠能源消耗的数量而不是质量,是属于一种资源消耗型经济的特点。我国煤矿需求量从 2005 年的 11.57 亿 吨迅速上涨到 2020 年的27.07 亿 吨标准煤,足足增加了一倍多,但占一次性资源需求总量的比重却从2005 年的73%下降到了2020 年的64% ,煤矿需求量从2005 年 至2015 年间呈现快速增加趋势,但 2015 年后我国煤炭需求总量趋于平稳,维持在 25 亿 吨左右,伴随着其他新能源消耗量的增长,煤炭占能源总量的比重大概每五年下降 3%左右。为满足经济的发展要求和生活所需,石油的需求量也大幅度提升,但占一次性资源的需求量比重还基本在 20% -22%左右徘徊 。水能、天然气和核能等其它新能源,虽然数量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煤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和石油的幅度,但主要能源需求量由2.6% 、0.3% 、0.7% 和 3.7% ,增长到 2020 年的5.5% 、6% 、2.2% 和 1.1%的主要能源需求比例。
我国发起低碳经济发展的起步相对较晚,总体水平与其他发达的国家,还是相差甚远。我国要想在综合国力上在世界立足脚跟,就务必要加大低碳经济的成长发展力度,转变经济的发展形式。
2.3 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简述
2.3.1 国外研究现状
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者,在2003年以政府文件的方式第一次正式的提出了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并积极地推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Johnton D et.al(2005)探讨了降低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技术可行性。他建议,如果通过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方法,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可能的。Shimada K et al(2007)提出了地区化低碳经济制度的三大步骤:首先要先估计出本地经济活动水平、社会环境变化和所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其次要计算各部门必需的能源需求,最后量化各产业的碳排放量,估计并设计本区域低碳发展的方案。
保罗B.Stretesky,迈克尔 J.林奇(2009)、YanYunfeng,莱克阳(2010)指出,全球的碳排放量为两国之间的贸易提供了一种传递方式,不仅能够推动世界各国之间产品的自由流动,同时也使碳排放能够自由转移。Ramakrishnan(2010)在分析GDP的同时利用DEA方法,探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之间的联系,能源消耗影响碳排放量,二者又会直接影响到GDP。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2.3.2 国内研究现状
张坤民(2008)提出,低碳经济是经过提升动力使用效能、大范围的使用可再生动力以及研发利用去碳技能,是碳出产和社会发展的经济状况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状态。周生贤(2008)认为,所谓低碳经济,就是把低耗,低污染排放量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能,完善清洁类资源的布局。其主旨是向技术创新,规制改进以及发展观的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波及到生产生活方式,居民消费方式以及价值观改变等方面的全球性革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60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