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竞争力评价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2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1
2.1 文献理论的简要评价 1
2.2 关于竞争力的模型界定及比较 2
2.3 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方法 4
2.4 基于CAMEL模型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5
3 实证分析 11
3.1 因子分析 11
4 我国银行竞争力波特五力模型评价 15
5 如何提升银行竞争力 17
5.1 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 17
5.2 严控资产质量,及时处理不良资产 17
5.3 加大产品创新,完善贴近市场的服务手段 18
5.4 提高自身研究能力 18
5.5 加强人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 18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21
图1 银行竞争力框架 5
图2 资本充足率 6
图3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6
图4 不良贷款率 7
图5 拨备覆盖率 8
图6平均总资产回报率 9
图7成本收入比 9
图8碎石图 12
表1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0
表2 字母表示指标 11
表3 KMO测度和巴特利球体检验结果 11
表4 公共因子的特征根和方差贡献率 12
表5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13
表6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13
表7 15家银行财务竞争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综合得分及排名 14
表8 波特五力模型框架 15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从普华永道发出的“2015年中国银行业报告”判断,未来银行业有三大趋势:短期内将出现盈利见顶;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成为了新常态;将来由金融和互联网融合引领。2015年,人行五次向下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来减少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累计降幅达到1.25个百分点,存款一年期利率降低到1.5%,一年期贷款利率降低到4.35%。受经济增速放慢、市场化改革加快等影响,中国银行行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压力。商业银行在2015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是15900亿元,同比增长2.43%。2015年中国经济持续放缓,人行采用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宽松的市场流动能力,受利率的影响,利率之差收窄。经济状况不好、利率降低和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面临从未有过的挑战。所以, 关于我国银行的综合实力怎么增强的问题,怎么样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是我国银行业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和经济金融理论研究范畴中的热点话题。同时,商业银行竞争力表现的是一种综合实力,没有具体的指标数据可以测量银行竞争力。
跟随加速的世界市场竞争, 在商业银行的竞争地位是我国银行业的保证,是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研究怎么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提高我国的经济地位。
所以,科学系统地分析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具备重要的实际意义。这将有利于商业银行相互知晓,在本身现在状况的基础上再找到竞争力的优劣势,有一个合适的市场定位和战略规划,自身的竞争力能够得到相对的提高,提高了整体利益和改善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程度。
2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2.1文献理论的简要评价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企业竞争力的分析研究与评价多采取财务量化指标,然而对于非可量化指标的研究相对较少。张文君、罗天(2012)就典当行行业研究不够的状况,采用波特五力模型研究分析了我国典当行业竞争力;孙茜(2014)曾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中国团购网站品牌竞争力进行研究,并且对展望了中国团购发展的前景 [1]。张琼方(2008)采用麦肯锡7 S模型,从规划、制度、员工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邮储竞争力的方法[2];李旗纲(2011)引入麦肯锡7 S模型,从七个角度入手对怎么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3];李文颖、马广奇(2013)采用CAMEL 引进创新能力因子,并采用DEA 量化了商业银行的管理质量,并且用因子分析的方式剖析得出各种类别的得分,然后根据用加权法得到中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排名,然后对差距又进行了分析[4];汪嵘明、张明凯(2016)用CAMEL模型从流动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着手,构建建立了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数据指标体系,而且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综合考虑主客观权重。根据国内的银行竞争力评价,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探索也综合运用了许多种方法,得出了不同的观点的结论,丰富了银行竞争力的内涵。
所以,考虑五项考核指标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重要的问题,建立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框架,从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得到了客观的评论,这样的话实证分析的结论才更加有意义。
2.2 关于竞争力的模型界定及比较
2.2.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波特五力模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迈克尔?波特 (Michael Porter)提出了一个模型称作波特五力模型,五种因素决定了规模和行业竞争程度,共同影响行业吸引力的和现有的竞争战略。这五种力量是在同一行业中,在竞争现态、竞争对象、替代物、供应商和买家。竞争战略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深刻的认识,是从商业决策的行业吸引力的竞争法。任何一个行业,不管是该行业出售的产品还是该行业提供的服务,竞争上所呈现的规律都可能体现出来,体现在这五种竞争力上。
同样的五种力量也有他的劣势,企业竞争的实际说明, 五力模型也局限于一面, 尤其是立足于我国的国情, 经济增长的需求和政府宏观调控和竞争导向的竞争有着重要的作用。五力分析模型的运用至今存在一定的争议。该模型的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1)忽略了许多重要的环境因素及其与五种力的互相作用。波特认为,环境方面的因素可能会影响五个竞争力,所以,不再将环境因素看作单独的力量。实际上,很多的环境因素与现有的五个力相互影响着。
(2)忽略了竞争的动态关系。动态相互转化和竞争关系的动态变化主要表现在现代市场竞争动态能力上。所以,尽管“五力模型”包含的范围很广,包含了所有竞争力的内容,但也不可以完全反映出五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骆驼”评价方法,由于它的评价效果比较好,世界上大部分的地方已经选用此办法来评价。CAMEL能够全面的考虑到银行规模、复杂性和风险水平,是银行的经营状况最有用的评价模型。
2.3 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方法
2.3.1 CAMEL模型界定
商业银行作为资本配置的主要机制,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重要部分。银行也是企业,具备着企业同样的性质,最终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银行的产品较为特别,通过金融负债筹集资金,我国目前这个阶段,商业银行主营业务主要及时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通过存贷差产生利润。同时,金融市场的独特结构和竞争环境中产生了竞争力, 为客户提供理财产品也应具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在考虑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问题的时候, 一定要想到风险性、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和流动能力等因素。综合以上各种竞争力模型的比较,本文选择基于CAMEL模型来对我国银行竞争力评价建立指标体系。这个模型包括下面五项指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55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