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目录
一、 引言 1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二、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阐释 2
(一)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由来及含义 2
(二) 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 3
(三) 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 3
三、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4
(一) 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 4
(二) 中小企业的地位及发展现状 4
(三) 中小企业融资及融资方式 5
(四) 现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及融资现状 5
四、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7
(一)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客观分析 7
(二) 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形成的直接原因 8
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政策建议 8
(一) 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方面 8
(二) 民间借贷市场方面 9
(三) 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贡献巨大,但是中小企业作为创造工业增加值和GDP的主力军,占有的金融资源却十分匮乏。如何有效融资是其面临的的首要问题,但是在简单正常的融资渠道中,信息不对称对企业融资的影响了力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应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情况,对中小企业的正常融资和发展作用突出且巨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融资领域的研究众多。早在2000年,张捷就认为信息不对称是讨论和解决融资困难问题的关键矛盾。2005年刘国光为造成信贷配给主要原因的信息不对称展开详细注释。2008年于学花明确认为因为略低的信息状况使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易遭遇瓶颈。
在关于解除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问题上,领域内专家的观点存在差异性。林毅夫和孙希芳在2011年指出,中小企业往往缺少完全的的抵押和担保物品是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国内在融资领域的研究众多。早在2000年,张捷就认为信息不对称是讨论和解决融资困难问题的关键矛盾。2005年刘国光为造成信贷配给主要原因的信息不对称展开详细注释。2008年于学花明确认为因为略低的信息状况使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易遭遇瓶颈。
在关于解除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问题上,领域内专家的观点存在差异性。林毅夫和孙希芳在2011年指出,中小企业往往缺少完全的的抵押和担保物品是创设伊始的特征,所以传统金融很难很好的摆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困境,然而非正规金融却提供了一种可能,在搜集软信息来源的中小企业上面保持合理性。2012年唐平认为中小企业不良信用记录比较匮乏,为此应该密切发挥对中小企业信用监管方面具有巨大保障功能的信用中间推介机构作用,以此来遏制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法现象。
因此,国内的经济领域专家从各个角度出发,通过多方面的研究体系对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展开了讨论,虽然角度不同但却均有独特见解。所以,要想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展开详细科学的研究,就必须立足于国情,才能获得恰当并具有科学性的结论。
2. 国外研究现状
根据信息不对称的制约条件来讨论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不管是在理论知识研究方面亦是实例论证方面的研究,国外在比较早的时间就已经开展,并且获得的经验和效果都很丰富。
在这中间,最富有竞争力和说服力的理论模型是 Stiglitz & Weiss在1981
年提出的,经过该模型的密切研究,可以看到:中小企业是因为各样不同的因素所造成的资金信用程度低,以至于在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经常遭受信贷配给,导致贷款的取得难度很大,在这之前,Leland和Pyle 于1877年在融资决策分析方面引入信息不对称理论,说明在这种前提下,资金提供方和需求方要根据信号的传递来沟通信息以实现外部融资。
在通过何种方式来解除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国外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例分析。在2000年时,Crace O.Kim的关系型借贷被学术界认为是摆脱这个困境的最好方式,在助推中小企业获得高额资金方面有着重大功效。此外,Pedro Martinez-Solano在2010年的银行操作系统里的欧洲中小企业获取资金困难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此观点的合理性,只是要负担比较重的贷款成本,他在最后研究认为建立良好的银企互相信任关系是一种较优方法。
合并国内外的丰硕讨论成果可以看到,在领域内普遍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导致融资问题的关键矛盾,并且是无法排除掉的,所以相关的解决方案应该从信息不对称来入手。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通过探索发现,古今中外有许多资料是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因此对这些资料进行整合,根据这些文献资料得出的结论,通过当前融资环境的信息不对称相关成果的前提下,对其融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其在行为过程中容易引发的困境,最终得出帮助摆脱困境的对策方法。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凭借充分利用图书等各类资源,并在阅读分析中对大量文献进行科学筛选,剖析其现状,学习优秀学者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思路,从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
(2)定性分析法:通过对此视角下对其融资问题开展深层次的讨论,逐渐达到问题根本层面,依据推理和概括的方式,将搜取到的各类资源整合分析来逐步认识清楚内在关键。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阐释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由来及含义
在当前主流学术中通常来说,博弈论往往研究的对象是决策各方的行为,目的是通过这一理论来使相互影响的决策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从而使决策更富有科学性,而信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则不同,它所涉猎的目标往往是在决策各方相互影响时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通俗上来说就是一方利用独有的信息资源来获得巨大利益,同时合理安排其制度保障其收益。比如在营养品市场上,卖方通常知晓营养品的质量以及根据营养品的成分是否可以满足消费市场,从而卖方可以从有利的角度出发来制定战略,而买
一、 引言 1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二、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阐释 2
(一)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由来及含义 2
(二) 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 3
(三) 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 3
三、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4
(一) 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 4
(二) 中小企业的地位及发展现状 4
(三) 中小企业融资及融资方式 5
(四) 现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及融资现状 5
四、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7
(一)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客观分析 7
(二) 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形成的直接原因 8
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政策建议 8
(一) 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方面 8
(二) 民间借贷市场方面 9
(三) 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贡献巨大,但是中小企业作为创造工业增加值和GDP的主力军,占有的金融资源却十分匮乏。如何有效融资是其面临的的首要问题,但是在简单正常的融资渠道中,信息不对称对企业融资的影响了力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应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情况,对中小企业的正常融资和发展作用突出且巨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融资领域的研究众多。早在2000年,张捷就认为信息不对称是讨论和解决融资困难问题的关键矛盾。2005年刘国光为造成信贷配给主要原因的信息不对称展开详细注释。2008年于学花明确认为因为略低的信息状况使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易遭遇瓶颈。
在关于解除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问题上,领域内专家的观点存在差异性。林毅夫和孙希芳在2011年指出,中小企业往往缺少完全的的抵押和担保物品是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国内在融资领域的研究众多。早在2000年,张捷就认为信息不对称是讨论和解决融资困难问题的关键矛盾。2005年刘国光为造成信贷配给主要原因的信息不对称展开详细注释。2008年于学花明确认为因为略低的信息状况使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易遭遇瓶颈。
在关于解除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问题上,领域内专家的观点存在差异性。林毅夫和孙希芳在2011年指出,中小企业往往缺少完全的的抵押和担保物品是创设伊始的特征,所以传统金融很难很好的摆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困境,然而非正规金融却提供了一种可能,在搜集软信息来源的中小企业上面保持合理性。2012年唐平认为中小企业不良信用记录比较匮乏,为此应该密切发挥对中小企业信用监管方面具有巨大保障功能的信用中间推介机构作用,以此来遏制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法现象。
因此,国内的经济领域专家从各个角度出发,通过多方面的研究体系对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展开了讨论,虽然角度不同但却均有独特见解。所以,要想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展开详细科学的研究,就必须立足于国情,才能获得恰当并具有科学性的结论。
2. 国外研究现状
根据信息不对称的制约条件来讨论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不管是在理论知识研究方面亦是实例论证方面的研究,国外在比较早的时间就已经开展,并且获得的经验和效果都很丰富。
在这中间,最富有竞争力和说服力的理论模型是 Stiglitz & Weiss在1981
年提出的,经过该模型的密切研究,可以看到:中小企业是因为各样不同的因素所造成的资金信用程度低,以至于在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经常遭受信贷配给,导致贷款的取得难度很大,在这之前,Leland和Pyle 于1877年在融资决策分析方面引入信息不对称理论,说明在这种前提下,资金提供方和需求方要根据信号的传递来沟通信息以实现外部融资。
在通过何种方式来解除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国外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例分析。在2000年时,Crace O.Kim的关系型借贷被学术界认为是摆脱这个困境的最好方式,在助推中小企业获得高额资金方面有着重大功效。此外,Pedro Martinez-Solano在2010年的银行操作系统里的欧洲中小企业获取资金困难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此观点的合理性,只是要负担比较重的贷款成本,他在最后研究认为建立良好的银企互相信任关系是一种较优方法。
合并国内外的丰硕讨论成果可以看到,在领域内普遍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导致融资问题的关键矛盾,并且是无法排除掉的,所以相关的解决方案应该从信息不对称来入手。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通过探索发现,古今中外有许多资料是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因此对这些资料进行整合,根据这些文献资料得出的结论,通过当前融资环境的信息不对称相关成果的前提下,对其融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其在行为过程中容易引发的困境,最终得出帮助摆脱困境的对策方法。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凭借充分利用图书等各类资源,并在阅读分析中对大量文献进行科学筛选,剖析其现状,学习优秀学者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思路,从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
(2)定性分析法:通过对此视角下对其融资问题开展深层次的讨论,逐渐达到问题根本层面,依据推理和概括的方式,将搜取到的各类资源整合分析来逐步认识清楚内在关键。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阐释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由来及含义
在当前主流学术中通常来说,博弈论往往研究的对象是决策各方的行为,目的是通过这一理论来使相互影响的决策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从而使决策更富有科学性,而信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则不同,它所涉猎的目标往往是在决策各方相互影响时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通俗上来说就是一方利用独有的信息资源来获得巨大利益,同时合理安排其制度保障其收益。比如在营养品市场上,卖方通常知晓营养品的质量以及根据营养品的成分是否可以满足消费市场,从而卖方可以从有利的角度出发来制定战略,而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