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债务的成因分析(附件)

摘 要 随着高校的快速扩大,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急需解决的大问题那就是高校的负债。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做好债务风险防范工作,成为政府和高校的当务之急。高校持续扩招,实现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增长,但是高校的贷款扩建、新建,形成了巨额负债,影响了健康发展。化解高校债务问题,应从政府、高校及学校资金管理多方面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发展中的债务问题,探寻高校持续健康的发展路子。高校负债是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为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负债管理和财务风险预警。本文首先分析高校负债的规模、原因和发展趋势,然后从中分析,最后根据原因提出相关建议。过重的债务使高校的财务风险凸显,只有拓宽高校的筹资渠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与办学资金不足的矛盾。目 录
1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 1
1.2选题的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3.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3.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2 高校债务的现状分析
2.1相关概念的鉴定 4
2.2高校债务的现状 4
3 高校债务形成的原因分析
3.1政府方面 6
3.2高校方面 7
3.2.1自身盲目的扩招 7
3.2.2有限的融资渠道 7
3.2.3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7
3.3银行方面 7
4 高校债务的解决对策
4.1高校化解债务的工作原则 9
4.2化解高校债务的对策 9
4.2.1关于银行方面 9
4.2.2关于政府方面? 9
4.2.3关于高校方面? 10
4.3构建高校债务解决对策的长效机制 10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伴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的大幅扩招,使高校产生了巨大的债务负担,部分高校压力沉重,这种局势已经影响到高校的正常运行。高校债务问题不仅影响高校的发展,而且由此形成的大量不良贷款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4.3构建高校债务解决对策的长效机制 10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伴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的大幅扩招,使高校产生了巨大的债务负担,部分高校压力沉重,这种局势已经影响到高校的正常运行。高校债务问题不仅影响高校的发展,而且由此形成的大量不良贷款也影响银行经营,扰乱金融秩序与社会稳定(邬大光,2007)[1]。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5)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表明,2005年高校的银行贷款总量约1500亿至2000亿元[2]。根据审计部门清查地方政府债务的审计结果,截至2010年底,在全国1164所地方高校都有负债,政府性的债务大约有2634.98亿元,其中一半债务都为借新还旧,高校债务的出现是由很多要素组合而成。面对如此大的负债金额,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高校要背负债务,国家该怎么去解决,高校自身又该怎么去做,银行是否应该继续给高校贷款。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去寻找事情的真相。
1.2 选题的意义
近年来,高等教育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办学实力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基本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通过扩招,高校也需要提升自身的基础设施。然而,由于这个原因,许多高校参与社会责任,但也使自己陷入债务的泥潭,大大影响了高校的发展。目前,众多高校的财务入不数出,部分高校甚至已陷入“以贷还款”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债务,防止新的债务。建立新的融资渠道,是解决高校的债务问题,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万朋(2008)运用文献研究法、信息研究法、系统科学法,通过对美国高校债务的实证分析,得出了美国高校债务的来源主要有贷款债务和债券债务两个的结果[3]。美国高校贷款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罗斯福总统为振兴国家经济, 首次批准高校向联邦政府公共管理局贷款进行校园建设。
直至20世纪7O年代,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贷款主体是美国联邦政府而不是商业银行或地方政府。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高校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美国经济建设重心的转移,联邦政府对于整个高等教育基本建设的资助力度不断减弱,高校贷款热潮衰退。
20世纪90年代初,政府开始鼓励美国各大高校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融资。发行债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偿还已有的债务。由于高校发行的债券风险相对较低,社会效益大,较容易为民众接受和欢迎,因此发行债券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债券债务已经成为高校债务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公立大学和私立非营利性大学都可以申请贷款。对那些没有能力偿还贷款的高等院校,必须要向联邦教育部上交一份详实的证明资料和申请,就是为了证明高校需要偿还的贷款数额已占到年度预算的25%以上,会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行,经过有关专家审核后认为情况属实,经教育部部长批准,就可以免除该高校的全部或部分贷款余额。美国的高校非常重视自身的信用建设,会定期主动向权威的、专业的信用等级评价机构申请评级。如果评出的等级较好,其债券的发行就会很顺畅;如果等级不高或下降,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债券的发行,使社会对其偿债能力产生怀疑。债券在发行的过程、计算的方式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比银行贷款要麻烦得多,但由于它具有筹资规模大、筹资成本低、资金使用方便、债务面大且分散等方面的优点,使这种债务融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青睐。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育部(2009)运用实证研法,通过对高校债务的实际负债情况的证实分析,得出了扩招政策的出台,使得高校债务急剧上升[4]。自1998年起,各大院校开始扩大新生入学人数,学校便出现了学生人数急剧上升的局面,使学校的原有的教育资源满足不了现在扩招后的需求,面对这样的问题,各大高校只能扩建校园,增加学校内的各项基本设施,这样一来,资金便成为了学校扩建中最基本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处境,国家便出台了让高校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学校所面临资金问题的政策。
在1996 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明确指出:“积极利用财政金融、税收政策,继续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投资办学捐资办学,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在1999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部属高校“银校合作”问题有关意见的通知》,这既对高校贷款做了规范,也为高校贷款提供了政策依据。在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五个五年计划》中也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适当运用财政、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合理利用银行贷款,继续争取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自此以后,学校和银行之间合作就慢慢的紧密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93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