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梳篦包装设计的重要性(附件)【字数:6256】

摘 要 从古至今,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与梳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也关系着人们的一世情缘。然而,在现在的中国文化中,梳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用品,它超越了本身的功能,被赋予了浓厚的中国文化与人类的情感价值。梳篦通过几百年历史的文化沉淀,利用它独特的文化魅力以及创新工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的喜爱。另一方面,包装则成了常州梳篦的面子,过于陈旧的包装只会阻碍常州梳篦文化的发展。因此,作为常州的一个特有品牌,对梳篦的包装进行重新设计的工作迫在眉睫。
目 录
一、常州梳篦研究内容 1
1.2常州梳篦的艺术表现特色 2
1.3常州梳篦的文化 2
二、常州梳篦包装的趋势 3
2.1常州梳篦的衰落 3
2.2通过包装在再设计适应市场 4
三、常州梳篦包装设计的必要性 4
3.1自身的需求 4
四、常州梳篦包装设计的内容 5
4.1系列包装 5
4.2包装带动宣传品牌 7
结束语 9
致 谢 10
参考文献 10
一、常州梳篦研究内容
常州梳篦的地方文化特色显著,而且,梳篦材质的自然美、工艺美术之美和民俗风情之美,美学价值和文化品位比较高,文化的传承性和旅游纪念性又很强,所以艺术特色举世公认。
1.1常州梳篦的制作工艺
设计上用上版的设计风格在原本设计的基础上,中国元素巧妙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整体的意境就好像一幅古色古香的中国古代的水墨画。与此同时,几个圆形相交的设计运用白、灰两个颜色,让整体变得生动,有韵味。总体的设计在中国风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改良,将简单的几何线条和常州梳篦巧妙的连接起来,采用仿古式的风格进行描绘勾勒。从明末至今,跟随常州梳篦的出口展销,其文化特色传播至海内外,曾经前后几十次拿到国际上和国家级的金奖、银奖,比如1926年在美国费城博览会上拿获的国际金奖。20多年来,也每年都获得国际金奖等重要奖项。常州梳篦的制作用料非常的优良精致,制作过程也非常的讲究。从开始材料到成品结束,木梳要进行28道工序的制作,篦箕则要72道半工序,全部相传至现在。重要的雕花、描刻等程序还需要手工完成。而且,选材十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严格,木梳需要选择上百年的金丝木、枣木、石楠木、黄杨木、檀香等等,篦箕则要选择阴山背后已经生长了至少4年或以上的毛竹和上等的骨料、胶漆。在颜色上面,一般设选色沉着、明朗、艳丽、高雅,色调要统一,具有丰厚、浓烈的中华民族色彩的审美意趣。然后将梳体光滑亮泽,造型多样的梳篦的简绘绘画在包装之上,显得十分美妙。梳篦体上描绘有历史传下来的民间传说,或向往如意的图案,或山水画卷,各式各样的主题种类丰富,栩栩如生,能够把人物各种各样生动的形象地展现出来,获得消费者及广大艺术家们的喜爱。?
常州梳篦采用天然的原料,尤其是以精湛的手工制作为特色,以严格精细的选料,工艺的极为考究,制作优良精细著称,融实用与欣赏为一体。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1.2常州梳篦的艺术表现特色
常州梳篦的实用性及装饰效果得到了进步,不同的造型及绚丽的色彩在青丝间浮动,为常州梳篦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情。常州梳篦题材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当梳篦被赋予更多的装饰,更多的注重实用和使用的方便性。常州梳篦彩绘细腻,富有神韵,不但能表现出花卉工艺的芳香感受、禽鸟跃活的灵动、情感细腻丰富的人物脸谱,艺术效果十分强烈。常州梳篦的工艺精湛、质地优良,常州梳篦一直以天然材料做基础,配合手工制作。因此,对如此精湛的工艺品,对它的包装也应十分的重视。
1.3常州梳篦的文化
梳篦在古代又被称为“栉”,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中的一种,是人们梳理头发所使用的一个生活用品,尺宽的被称作是梳,尺密的被称作是篦。就好比是景德镇的陶瓷,宜兴的紫砂壶,常州的梳篦也是这座城市的一个符号象征。?
历史上传下来的"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古时说唱艺人的唱词中也提到了"梳篦世家延陵地"的说法。梳篦是具有常州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有着"延陵特产" 的美名。常州梳篦的工艺在2008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着国家对常州梳篦文化的认同以及保护。地域经济环境对常州梳篦的影响农业经济发达的太湖流域是历代王朝重要的财赋之地,常州是"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的交通枢纽。常州梳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在清代,梳篦有着宫梳名篦的美称,是宫廷的御用珍品。据说,慈禧太后对常州的梳篦特别的亲睐,她所使用的梳篦很多都来自常州。到现在为止,故宫博物馆里还收藏着慈禧太后用过的象牙篦,黄杨木梳等常州梳篦。如今,梳篦不再是皇家御用的,作为生活用品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中,成为老百姓每日梳头结发的必备品。除了日用型梳篦,工艺型的收藏梳篦也逐步走入人们视线,各式各样的华丽梳篦在国内外屡获美名,受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的欢迎和亲睐。
常州梳篦最初是老百姓用来梳头所使用的生活用品,随着社会的变迁才变成了宫廷的御品珍品。为适应市场下不同群体对于梳篦的新要求,常州梳篦在保持自身日常生活用品功能的前提下,往工艺品的方向发展,因此,工艺家们将梳篦的造型打造的更加逼真,色彩更加绚丽夺目,久而久之,使得常州梳篦成为了江苏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常州梳篦包装的趋势
2.1常州梳篦的衰落
常州梳篦自古以来,制作的生产过程都是由手工完成,所谓“千年一贯制、百年老式样”,即式样百年无变化,做法一贯如此。因此,常州的梳篦工匠世世代代都在重复做着上述一道一道繁琐复杂的传统手艺。制作梳篦为生的手工艺人由此产生,他们是古时地方经济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的作用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到了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常州开设的梳篦店已经有百来家,为这些梳篦店工作的手工艺人有上万人。但是这批梳篦手工艺人,当时并不在梳篦作坊内工作,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于家庭内作业。古时梳篦店的老板虽不懂什么叫做现代管理中所说的科学管理,但是他们早已采用了高效的分工合作制度。常州在那时是一个人口不足十万的特小城镇,但在这个小城镇中却有着一百多家梳篦店,有四万多手工业者为这些梳篦店加工生产。梳篦产生的经济势力以及从业人员群体之大不言而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8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