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社外社交恐惧症患者的视觉化设计(附件)

摘 要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特殊的病症,起病期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以在与他人或群体进行各种社交活动或在公众场合时对出现羞辱和难堪的场面而感到害怕为特征的一种能够长期存在的慢性焦虑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会逐渐影响患者的性格和心理情绪,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目前世界各地针对当地社交恐惧症患者人数的调查数据有很多,但真实数量只会更多,因为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很排斥与人交流的,会拒绝与他人的沟通和接触,让人们很难去走近他们,融入他们和了解他们。所以目前社交恐惧症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证和治疗方法,致使起病早而损害重。本设计根据社交恐惧症患者共有的特性和行为特点为中心,将其突出和夸张化,尤其着重体现社交恐惧症患者在社交环境中的窘迫感和抗拒感。通过装置设计和视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展现使视觉效果更加直观,使观众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和感官体验,对社交恐惧症和患者人群能够产生不同以往的认识和了解。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二、 置身“社”外命题诠释 4
(一) 设计命题概述 4
(二) 设计定位 4
三、 置身“社”外设计构思与制作 5
(一) 设计构思过程 5
(二) 设计方案确立 7
(三) 制作过程 7
(四) 设计展示 9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一、前言
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狭窄的生活和社交圈子已经不能够满足在当代社会发展生存的需要,致使每个人都要去不断地通过社交活动来认识新的人和接触新的事物,拓展自己的社交圈,所以社交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有一群人他们看起来非常的抵触社交,就我们身边来说常常会有一言不发、看起来不合群的一些人,他们从不与别人交流和沟通,哪怕你试着去接近他们,也很难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这样的人或多或少患有社交恐惧症。社交活动成为了这一部分人的生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压力,而不是用来放松和交友的式。我国心理学家估计,在我国每100个人中就大约有7到10人患有社交恐惧症,而在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人数已经到了总人数的10%,可见社交恐惧症患者的数量是多么庞大。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关注社交恐惧症这一症状和患者人群,并根据他们特征或症状创作出了许多作品。西安美术学院的杨烨炘老师于2012年在上海世博会上发布了自己设计的一套关于患有社交恐惧症儿童的装置艺术品,名为“心锁”,此装置是由五把大小不同的黑色巨锁组成,小锁高3.5米,大锁高4.5米,使用特殊艺术黑线制成的黑锁,此作品寓意着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儿童与其家人身上背负的沉重枷锁,四把大锁围绕着一把小锁的整体布局,则象征着整个家庭因为患者儿童而受到压力和影响的状态。来自厦门的设计团体Seeeklab也曾设计了一场关于自闭症儿童的互动装置艺术展,名称叫“大雨展”,人们通常把患有自闭症的小孩叫做“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好像天空上的星星一样,看起来离我们非常的遥远,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或接触,于是这个设计团体从这个浪漫又孤独的名字中汲取灵感,通过互动式的声音和发光体鼓励这些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敞开自己的心扉。自闭症与社交恐惧症类似,前者更多的是儿童,后者包括前者,患者的情感和行为几乎相同。
//
在威尼斯双年展上有这样一个作品,一位作者收集了几百张因为电脑和网络而淡漠亲情的家庭照片,并从其中挑选出36张照片,依据真实的人物外形创作出116个形态各异、外形逼真的10厘米高的人形雕塑,并将每个人形雕塑单独放置在一个封闭的玻璃容器中。116个不同长度和宽度的盛有人性雕塑的玻璃容器重新排列组合后,放置在一个长4.65米,宽1米,高0.58米的黑色底座上,形成一个巨大的键盘。每个玻璃容器将不同家庭的人分离、隔绝、封闭,形成每个孤独的按键。作者希望通过该作品,让人们在享受电脑和网络带来的便利和乐趣之余,重新审视和思考当今网络时代人际关系的处理模式与家庭伦理的关系,并呼吁人们放下手中的电脑和手机,与家人多沟通和陪伴,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相比于国内关于同类主题的装置艺术,国外的更偏向于抽象,需要观众自身去深入思考。
/
除此之外,国内外还有许多关于社交恐惧症主题的各种设计作品,由于这种病症很难与患者达成有效的沟通和详细的了解,致使一直没有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
研究目的和意义
此设计以展现社交恐惧症和患者人群的真实情感和行为状态为出发点,深入表现社交恐惧症患者与常人的区别之处,尽可能将他们在社交活动时窘迫的处境和不自信的表现体现的更加突出,并希望人们在能看到此设计的同时加深自己对社交恐惧症患者人群的印象和产生更深的理解。
这次设计是装置设计与视觉艺术相结合,尽可能地将视觉效果最大化,传达更多的视觉信息,使更多的人们能够了解社交恐惧症和患者人群,能够产生正确的认识,体会到他们在面对社交时感受到的窘迫和无助。在缺乏有效直接的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只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一群体,主动地去迎合和鼓励他们,不要无视和冷落,就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帮助和改善,避免他们因为长期的心理压力而造成更大的伤害。
二、置身“社”外命题诠释
设计命题概述
经过调研分析,社交恐惧症患者在社交处境中的行为表现和状态大体相同,都是表现为沉默寡言,呆滞不动,将自己与他人或群体隔离,也对他人的接触有一定的抗拒性,也更加不会主动地去融入他人和外界群体。所以针对社交恐惧症患者孤僻和抗拒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结合置身事外这一成语,采用置身“社”外这一命题。这里面“社”代表着社会环境、社交活动和社交群体等多种含义,具有很大的广泛性,从侧面衬托了社交恐惧症患者与社会和外界群体之间的距离,也突出了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孤僻感,表现了社交恐惧症患者既不主动去融入社会,也很难被社会所接纳的状况。
设计命题概述
本设计采用装置艺术设计与视觉艺术相结合的设计方式,因为社交恐惧症属于社会类问题,表现手法有很多种,而装置设计在视觉效果上相对来说更加突出一点,所传达的信息也更加宽泛。再加上视觉艺术上的一些设计,使之又不用于纯艺术类的装置艺术,更偏向于视觉传达类的设计作品。
着重体现社交恐惧症患者在社交中窘迫和孤僻的状态,将抗拒感和孤僻感做到最大化,使作品带给观众的视觉效果和想传达的信息更加直观和有效。并且能够正确的体现社交恐惧症患者在社交环境下的状态,表示出患者的被动关系和抗拒行为。而装置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视觉效果和信息表达效果真正好贴合此设计想表达的主题和内容,再带给观众视觉信息的同时又留给观众一定的想象空间,可以让观众根据作品引发一些自己的记忆和思考,产生各种不同的对此产品的理解,在具有明确表达意义的同时又富有一定的抽象表达,使作品所表达的意义更加的丰富和多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23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