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土特产葛石大枣包装设计研究
土特产包装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地域性以及独特性,从齐鲁土特产葛石大枣包装设计的材料及视觉传达要素方面出发,将齐鲁土特产葛石大枣包装设计与齐鲁文化相结合,分析了齐鲁土特产葛石大枣包装发展现状,论述了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本土文化,注重土特产地方特征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同时展望以本土文化为内涵的土特产包装设计的前景。
关键字:葛石大枣包装设计 本土文化 土特产 M000134
Qilu special local product GeShi jujube packaging design research
Local products packaging has a certain culture, regional, and uniqueness, from qilu special local product GeShi jujube materials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aspects of packaging design, the special local product of qilu GeShi jujube packaging design combined with qilu culture, analyzes the special local product of qilu GeShi jujube packaging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xcellent Chinese culture,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special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at the same time, looking to the prospect of the local culture as the connotation of local products packaging design.
Key Words: GeShi jujube packaging design Local culture Special local product
目录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1. 齐鲁本土文化与土特产 4
1.1齐鲁本土文化内涵 4
1.2齐鲁本土文化与土特产 4
2. 齐鲁土特产葛石大枣包装分析 5
2.1齐鲁葛石大枣的发展历程 5
2.1.1发展初期 5
2.1.2发展中期 5
2.1.3繁盛期 6
2.2齐鲁土特产葛石大枣包装设计发展现状分析 6
2.2.1齐鲁土特产葛石大枣包装设计包装材料的分析 6
2.2.2齐鲁葛石大枣包装设计中对色彩、图形、文字的分析 6
3. 齐鲁本土文化融入到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7
4. 齐鲁葛石大枣包装中融入本土文化的策略研究 9
4.1齐鲁土特产葛石大枣包装设计的图形设计 9
4.2齐鲁土特产葛石大枣包装设计的字体设计 10
4.3齐鲁土特产葛石大枣包装设计的色彩应用 11
4.4齐鲁土特产葛石大枣包装设计的材料应用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3
1.齐鲁本土文化与土特产
1.1齐鲁本土文化内涵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齐鲁本土文化对齐鲁土特产包装有深刻的影响,而齐鲁土特产包装又是齐鲁本土文化的最好体现,它们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想要设计优秀的齐鲁土特产包装,了解齐鲁本土文化便成了首要课题。齐鲁文化不单单是一个文化传统,而是两个文化传统。齐文化和鲁文化各有各不同的特点。齐文化具有兼容性、变通性,是智者型的文化;鲁文化具有单一性、守常性,是仁者型的文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文化的健全性有着重要性。“齐鲁文化,实为先秦文化的核心,在中国历史上,齐鲁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派。” [1]。
1.2齐鲁本土文化与土特产
面对齐鲁文化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黄河文化特色的古海岸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美丽的海滨文化特色。在秦统一之后,山东的齐郡、琅邪、东海等郡将齐国和鲁国的地域界限打破,两国的文化便开始汇合、交融,于是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厚重多变的齐鲁文化。。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山东的民间艺术又有着内在的统一性,那就是以“礼”为核心内容的鲜明的艺术特色[2] 齐鲁本土化的特色产品也是种类繁多,范围非常广,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如说山东潍坊的风筝、年画是家喻户晓的,高密的泥玩具也非常具有特色,淄博的陶瓷、在鼻烟壶上绘画的工艺更是有独到之处,从这些独具一格的民间工艺上面,我们可以体会到历史悠久的齐鲁独特的地域文化。
当然,除了之前说到的民间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齐鲁的本土文化,大枣也是齐鲁文化下的产物之一。枣是多年生长的植物,不仅可以当做食物,也可以入药,功能繁多,所以在书籍中有“无枣不成药”之说。葛石大枣自古就有,有着深远的历史,更是具有“百果之冠”的美誉,大枣在宋末元初就被普遍种植,有很高的地位,在古时候是作为贡品敬献给皇帝的。葛石大枣的果实个头比较大,呈圆形,果肉多,果核比较小,大枣颜色比较红艳,具有极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西晋文学家,思想家傅玄在《枣赋》中说道:“有枣若瓜,出自海滨;全生益气,服之如神。”就是介绍了大枣的各种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可见大枣在古代的地位极高,而葛石的大枣的地位也是很高的,是我国最好的大枣之一。
2.齐鲁土特产葛石大枣包装分析
2.1齐鲁葛石大枣的发展历程
2.1.1发展初期
大枣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而最早关于红枣的记录是出现在《诗经》里的,有着“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记载。而葛石大枣是我国的名优特果品,种植的历史也已经有1700余年。早在公元前568年间,孔子在途经葛石边境时便留下了“枳棘载途,徒之无缘,将伐无柯,患滋蔓延”的名言名句。南北朝时期的陈后主在《枣赋》中提及“重针共暗,枝瓠同瑰;羞金盘于冰水,荐玉案于深杯。此欢心之未已,方梦肠而屡回。”描绘出大枣被大量种植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足以见得大枣深受人们的喜爱的程度。葛石大枣味道香甜,有着非常高的营养价值,更是有安神、益气等作用,尤其是对女性产后躁狂,乏力疲劳病症有着很好的调节作用。
2.1.2发展中期
在古时候,大枣就被作为贡品敬献给皇帝。在乾隆四年(1739),宁阳的程鸣岐在《万枣山房》中,以数以百万计的诗集来歌颂葛石大枣,并且出版成诗集,使得葛石大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发展。
大枣在古时从偶尔的采摘填饱肚子到渐渐被人们普遍种植,以至到儒家“三礼”(即,葬礼,殡葬用品,供奉)的清朝,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枣被后代人的有意识的大规模广泛种植,大枣一直作为果品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千百年来的生活中,人和甜蜜的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几千年的生活中,人们与枣的关系密切,大枣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对于大枣有着深厚的感情,大枣融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形成了独特的有关于枣的文化。清代诗人李鲁所作《枣园桥畔》中“添得枣林路欲歧,行人道是旧西溪。红绫车慢梨花水,风暖沙柔陷马蹄。”则是描写了枣园的旖旎风光。葛石大枣的文化与人们的民间风俗、风土人情相互影响、相濡相融、密不可分,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曹丙燕,谷晓妹.齐鲁文化与新时期山东精神[J],2011,(27)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2]李新华.山东民间艺术志[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12
[3]吴建.包装发展的未来趋势[J],中国包装工业技术论,1997.2
[4]伊章伟.包装色彩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
[5]杨为渝,周靖明.图形创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6]卜一平.包装教学与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1,12-13
[7]潘阿芳.谈土特产包装的地域性设计[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12
[8]叶莉,徐雅倩.包装设计中的“再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2.(3),1-4
[9]刘春雷,汪兰川.包装图形设计[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0.1.14-15
[10]刘春雷.包装文字与编排设计[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0.1,22-139
[11]季铁.汉字设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5.6-7
[12]李娟.“以人为本”设计人性化包装色彩[J].《包装世界》,2005,(1),72-74
[13]金蕾.包装色彩设计的民族性[J].《包装工程》,2004,25.4
[14]何伟,姜莹莹,于洋,方庆红.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及设计原则[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4).5
[15]顾红,祝琳华,李锡蓉.从包装材料的使用与回收谈绿色包装[J].《包装工程》,2005,(3),215-217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