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视觉文化展示设计
古琴视觉文化展示设计
古琴是我国最具代表意义的传统乐器,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它承载了中华民族许多优良的品质。古琴曲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古人修身立业的德行品质及其生动和谐的心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商业化的冲击,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古琴文化应当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新的面貌。其中“高山流水”所蕴含的伯牙与钟子期相知相遇的知音之情,更应当在商业文化漫延开来的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中传播发展。
通过解析高山流水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高尚情怀,探讨如何将这种高尚的“知音情怀”与现代展示设计相结合,塑造出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场景。从而传达出促进人与人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使各类人群都能找到理解和关怀的良好愿望。
关键词:展示设计;知音情怀;古琴文化;交流
一、 前言 1
(一) 选题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1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二、 “莫问·相知”立体视觉样式的设计研究 3
(一) 外部设计思路及创作元素 3
三、 “莫问·相知”平面视觉的设计研究 5
(一) 主题标志设计元素的提取 5
(二) 海报的设计思路 6
(三) APP和网页设计思路 7
四、 实物制作过程与衍生品设计 10
(一) 实物制作过程 10
(二) 衍生品设计与整体效果图 11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一)选题研究背景
中国的古琴,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寄予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而“高山流水”这一典故是古琴文化中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经典。然而,在当下这个商品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现代都市人长期处于思想孤独、压力巨大、没人理解的环境里,加之大量西方不良文化和思潮的感染,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自身的心理健康正遭受着极大地冲击和前所未有地挑战。人们对志同道合、心意相通的“知音”境界开始呈现出逐渐淡漠的趋势,为了唤醒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高洁情感,我认为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手段增进人们对这种高洁情感的认知、保护和传承,是改善当代社会人类异化思想的有效措施。
在漫漫人生的路途中“知音”是最难寻觅的。正因为如此,“知音”成为了人生路上重要的一部分。当下,这种情怀更能促进各种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另外,关于“知音”这一高尚情感的研究,一方面多数成果局限于社会学理论性研究;另一方面,这一传统情怀的视觉文化展示设计还比较少,并且也很少有论文探讨这方面的成果,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 在当今社会中“高山流水“这种古琴文化典故所表达出的“知音之情”在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上通过中西合璧的舞台视觉设计手法,向世界展现了这一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高妙,主要向世界表达了“高山流水”蕴含的知音难觅相知可贵的精神,表达出了中国人民希望与世界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美好心愿。展现了古琴文化,表达了“知音之情”促进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可以看出,这种情怀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个人也可以是企业,国家等,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国外:欧洲人很早就关注到作为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代表乐器古琴。明清期间,大批有关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经典著述被在中国的欧洲传教士翻译了出来。他们甚至还出版了一些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专著。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高罗佩学术著作集:琴道》。在这本书里,他对人的修养和琴文化给人的影响等方面内容作了详尽论述。可以说这是一本西方人感受琴曲的内蕴,了解古琴及其演奏手法的经典学术著作。此外,作者文献功底扎实,他还搜集了大量与琴学相关的文献著作。自1941年《高罗佩学术著作集:琴道》出版以来,即被视为古琴研究的权威之作,无论对于古琴研习还是中西文明比较研讨,都堪称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
综上所述,从视觉传达的视角下,这一典故所传达的“知音之情”则是一种促进人与人交流的设计理念,通过对高山流水这一典故进行分析和总结(伯牙在弹奏曲目的时候,并没有说明自己所弹之意,此为“莫问”,然而樵夫钟子期却能领悟到此曲所表明的意境——“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此为“相知”),我们得出了“莫问·相知”的主题。
从国家的角度下,这种高尚的古琴文化所透露出的“知音之情”更需要让世界知道了解,并且能让世界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情怀,增进人们对这种古琴文化——“知音之情”的认知、保护和传承。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这次主题展示既达到了宣扬中国古琴文化中所蕴含的知音之情,又使人们理解到古琴文化的目的。将现代展示设计与传统古琴文化精神相结合,利用传统古琴文化精神结合现代展厅的构造和内在的情感感染人们,宣扬我们的中国传统古琴文化精神。让这种知音难觅、相知可贵的高洁情操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不被遗弃,而是引领潮流。
“莫问相知”古琴视觉文化展示设计,是针对当今商品时代快节奏的生活,现代都市人长期处于生活孤独、压力巨大、没人理解的环境加之被大量西方不良文化和思潮的感染的社会现象,通过对“高山流水”的古琴典故所传达的志同道合、心意相通的“知音”境界的总结,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项目提案。
本次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平面视觉部分,包括标志、海报、网页、手机端App,通过这些平面视觉使人们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和思想的碰撞,缓解当下人内心得不到理解的社会现象,第二个部分是立体视觉部分,通过运用古琴(伏羲式)中的元素和“高山流水”这一典故的内涵打造出新一代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情感化展厅,使人们在这一特定打造的现实环境中更能找到与自己心意相投的人,并将总结出的网页和手机端App在展厅中进行展示,从而进一步促进人们的交流和思想上的碰撞,使展示设计的商业化转变为情感化。通过这些内部和外部的设计使整个展示设计充满了“知音”之情的韵律由内而外的影响着人们,使人们在本次主题设计中体会到古人相知可贵的情感和中国古琴文化所传达的信息,也使得自己通过这一系列的交流找到与自己心意相投的人,让知音难觅相知可贵的高尚情操跟随时代的脚步引领潮流,也使得古琴文化的内涵以一个新的角度和出发点出现在人们眼前。
古琴是我国最具代表意义的传统乐器,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它承载了中华民族许多优良的品质。古琴曲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古人修身立业的德行品质及其生动和谐的心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商业化的冲击,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古琴文化应当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新的面貌。其中“高山流水”所蕴含的伯牙与钟子期相知相遇的知音之情,更应当在商业文化漫延开来的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中传播发展。
通过解析高山流水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高尚情怀,探讨如何将这种高尚的“知音情怀”与现代展示设计相结合,塑造出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场景。从而传达出促进人与人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使各类人群都能找到理解和关怀的良好愿望。
关键词:展示设计;知音情怀;古琴文化;交流
一、 前言 1
(一) 选题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1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二、 “莫问·相知”立体视觉样式的设计研究 3
(一) 外部设计思路及创作元素 3
三、 “莫问·相知”平面视觉的设计研究 5
(一) 主题标志设计元素的提取 5
(二) 海报的设计思路 6
(三) APP和网页设计思路 7
四、 实物制作过程与衍生品设计 10
(一) 实物制作过程 10
(二) 衍生品设计与整体效果图 11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一)选题研究背景
中国的古琴,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寄予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而“高山流水”这一典故是古琴文化中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经典。然而,在当下这个商品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现代都市人长期处于思想孤独、压力巨大、没人理解的环境里,加之大量西方不良文化和思潮的感染,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自身的心理健康正遭受着极大地冲击和前所未有地挑战。人们对志同道合、心意相通的“知音”境界开始呈现出逐渐淡漠的趋势,为了唤醒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高洁情感,我认为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手段增进人们对这种高洁情感的认知、保护和传承,是改善当代社会人类异化思想的有效措施。
在漫漫人生的路途中“知音”是最难寻觅的。正因为如此,“知音”成为了人生路上重要的一部分。当下,这种情怀更能促进各种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另外,关于“知音”这一高尚情感的研究,一方面多数成果局限于社会学理论性研究;另一方面,这一传统情怀的视觉文化展示设计还比较少,并且也很少有论文探讨这方面的成果,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 在当今社会中“高山流水“这种古琴文化典故所表达出的“知音之情”在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上通过中西合璧的舞台视觉设计手法,向世界展现了这一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高妙,主要向世界表达了“高山流水”蕴含的知音难觅相知可贵的精神,表达出了中国人民希望与世界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美好心愿。展现了古琴文化,表达了“知音之情”促进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可以看出,这种情怀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个人也可以是企业,国家等,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国外:欧洲人很早就关注到作为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代表乐器古琴。明清期间,大批有关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经典著述被在中国的欧洲传教士翻译了出来。他们甚至还出版了一些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专著。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高罗佩学术著作集:琴道》。在这本书里,他对人的修养和琴文化给人的影响等方面内容作了详尽论述。可以说这是一本西方人感受琴曲的内蕴,了解古琴及其演奏手法的经典学术著作。此外,作者文献功底扎实,他还搜集了大量与琴学相关的文献著作。自1941年《高罗佩学术著作集:琴道》出版以来,即被视为古琴研究的权威之作,无论对于古琴研习还是中西文明比较研讨,都堪称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
综上所述,从视觉传达的视角下,这一典故所传达的“知音之情”则是一种促进人与人交流的设计理念,通过对高山流水这一典故进行分析和总结(伯牙在弹奏曲目的时候,并没有说明自己所弹之意,此为“莫问”,然而樵夫钟子期却能领悟到此曲所表明的意境——“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此为“相知”),我们得出了“莫问·相知”的主题。
从国家的角度下,这种高尚的古琴文化所透露出的“知音之情”更需要让世界知道了解,并且能让世界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情怀,增进人们对这种古琴文化——“知音之情”的认知、保护和传承。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这次主题展示既达到了宣扬中国古琴文化中所蕴含的知音之情,又使人们理解到古琴文化的目的。将现代展示设计与传统古琴文化精神相结合,利用传统古琴文化精神结合现代展厅的构造和内在的情感感染人们,宣扬我们的中国传统古琴文化精神。让这种知音难觅、相知可贵的高洁情操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不被遗弃,而是引领潮流。
“莫问相知”古琴视觉文化展示设计,是针对当今商品时代快节奏的生活,现代都市人长期处于生活孤独、压力巨大、没人理解的环境加之被大量西方不良文化和思潮的感染的社会现象,通过对“高山流水”的古琴典故所传达的志同道合、心意相通的“知音”境界的总结,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项目提案。
本次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平面视觉部分,包括标志、海报、网页、手机端App,通过这些平面视觉使人们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和思想的碰撞,缓解当下人内心得不到理解的社会现象,第二个部分是立体视觉部分,通过运用古琴(伏羲式)中的元素和“高山流水”这一典故的内涵打造出新一代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情感化展厅,使人们在这一特定打造的现实环境中更能找到与自己心意相投的人,并将总结出的网页和手机端App在展厅中进行展示,从而进一步促进人们的交流和思想上的碰撞,使展示设计的商业化转变为情感化。通过这些内部和外部的设计使整个展示设计充满了“知音”之情的韵律由内而外的影响着人们,使人们在本次主题设计中体会到古人相知可贵的情感和中国古琴文化所传达的信息,也使得自己通过这一系列的交流找到与自己心意相投的人,让知音难觅相知可贵的高尚情操跟随时代的脚步引领潮流,也使得古琴文化的内涵以一个新的角度和出发点出现在人们眼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