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独居老人智能交互产品设计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二、 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的问题研究及需求分析 3
(一)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本身的问题 3
(二)独居老人心理需求 4
(三)相关智能产品市场状况 5
三、 产品设计与实现 7
(一) 设计思路 7
(一) 设计说明 7
(三)模型制作及效果图 8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前言
研究背景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也步入了老年人的队伍,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后相继离开家庭,形成父母独守空巢的社会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空巢老人面临着独居丧偶的状态,独居老人的生活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社会照料资源的匮乏,他们不仅要面对身体老化的问题,还要面对独居所带来的不便,心理是极其空虚的。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身体和心理机能的衰退,使得独居老人精神、思维以及行为上变得相对迟缓,直接影响大脑机能,造成记忆力下降及健忘等问题。 该选题以独居老人生理心理状态,在人机因素分析与智能交互设计相结合的基础上,以独居老人生活提醒为主,设计改善独居老人生活品质的高效率产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人口的增长缓慢以及高龄化人口寿命的延长,全世界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在中国也日益显著。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早在2011年底时, 我国65 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超过 1.8亿,已经接近占总人口的 9%,超越了衡量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其中,空巢老人家庭接近50%,有些大中城市可能即将超58%。在空巢老人家庭中,约有1 / 3的独居老人,尤为严重。独居养老时代来临了。
由于国内外老人在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等因素,在养老模式上也不相同。根据国外相关研究协会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据有关数据显示,早在2011年底时, 我国65 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超过 1.8亿,已经接近占总人口的 9%,超越了衡量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其中,空巢老人家庭接近50%,有些大中城市可能即将超58%。在空巢老人家庭中,约有1 / 3的独居老人,尤为严重。独居养老时代来临了。
由于国内外老人在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等因素,在养老模式上也不相同。根据国外相关研究协会的统计数据,美国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老年人已超过500多万,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的老人也将在十几年内超越770万人,增长率也将达到了50%。而失智独居老人在中国的数量远远超过了1000万人,但是能入住专门护理失智老人的养老机构的数量却非常少。
目前在中国大多数的养老机构不仅非常少,且专业性不高,独居老人规模的的增长,直接加剧了养老问题严重性。另外,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与此同时由于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人手不够、精力不足,不堪重负。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通过对不同年龄、健康、性别、收入的老年人的调查,分析了独居老人的现状,从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等方面出发,深度挖掘独居老人生活的隐性需求;在人机交互基础上,与互联网大数据相结合,定位于智力衰退、健忘的独居老人,主要以独居老人的生活提醒作为突破点的智能交互产品。加强独居老人与子女之间的沟通,让子女对独居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反馈,改善和提高独居老人的生活品质。
2.意义
通过对60岁以上独居老人的性别、身体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方面的调研,并仔细总结独居老人的独特的生理、心理需求;同时对已有相关的智能交互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其交互方式的缺点与不足,结合人机因素分析和自己学习过的设计方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等,建立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的智能交互产品。该智能交互产品分为两个部分,主体产品+配件产品,主体产品基于家庭中的生活提醒,如忘记吃药,活动,看书等等;配件产品易于携带,拥有定位导航,指引回家路线,实时通话等主要功能,将独居老人与家庭、子女、医院无缝衔接,加强情感交流,对独居老人的健康状况实时反馈,符合独居老人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针对独居老人的调研中,深入其独特的生理、心理特征,坚持以人为核心,探索“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紧紧抓住独居老人内在的隐性需求展开分析,该理论研究对独居老人相关产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二、 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的问题调研及需求分析
(一)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本身的问题调研
2016年11月20号-30号,去了山建旁边一家老年公寓-华森公寓做义工。此公寓隐藏于山上,也许是考虑到老人的安全吧。环境清新,安静,适合老人颐养天年。
 图2-1老人生活场景
来到这之后工作人员就约法三章,才允许拍几张照片。通过和工作人员交流以及和老人聊天才得知,来这里的老人很多,大约200左右吧。他们大多数是退 休职工,也有一部分是农村来的。在这些人群中90%以上是独居老人,年龄都在70岁以上。此时是九点左右老人们吃完早饭正在聊天,看电视。通过和他们交流,才得知有的是到济南来养老,由于子女工作原因,在生活上疏于照料,他们不得不在这里养老,而且独自生活。他们绝大多数希望居家养老。(图2-1老人生活场景)
  图2-2人群定位
通过和老人聊天的方式调研,发现他们都有健忘的的症状,而且同一个老人聊完天之后,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我们聊过天,而且一脸陌生的表情。医务人员说过,有一次做检查,一位八十岁的老奶奶由于健忘,一天来回跑了二十多次。绝大多数独居老人内心是孤寂脆弱的,长时间与子女缺乏沟通,再加上身体的衰退老太太把我们带到他们房间聊天,这是老伴,88岁高龄了,有脑血栓,他们住的是最好的公寓,两室一厅,是国家退休干部。他们住的时间长,给我讲了很多老人的故事,给我的调研起了很大帮助。(图2-2人群定位)。

图2-3与老人交流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34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