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淳方言印象海报设计说明【字数:4861】
摘 要以地区方言印象作为主题的海报设计,选择高淳作为本次设计研究的主体,主要以方言文字为主,然后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和资料比对整理,从地区方言文化方面出发,从中提取最具地方、人文特色的方言文字进行设计与艺术加工,将有趣的方言文字灵活运用到高淳方言印象海报设计中,从而探究文字在高淳方言印象海报中的运用。通过“高淳方言印象”海报系列的形式将地方的文化与形象特征表达出来,对这一地区进行艺术形象塑造与加工,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大家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和继承,从而达到宣传高淳方言的目的。
目 录
第一章 印象类海报 1
1.1印象类海报的定义 1
1.2印象类海报中的字体设计 1
第二章 高淳方言 3
2.1高淳方言的历史 3
2.2高淳方言的特征 3
第三章 高淳方言印象海报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4
3.1海报的艺术特色 4
3.1.1海报中的图形应用 4
3.1.2海报中的文字应用 5
3.1.3海报中的色彩应用 6
3.2方言海报的文化内涵 7
结束语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 印象类海报
1.1印象类海报的定义
“海报”的名称最初源自上海,它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招贴形式,也是信息传递很重要的一个平台。海报作为平面艺术的视觉传达工具,将要表达的内容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其独特的魅力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从而起到宣传的作用。
高淳作为南京的一个区县,位于南京的南端。对展示地方形象的海报来说,高淳方言是最能够代表这一地区特征的文化成果,以文字图形化的形式,赋予高淳方言艺术上的美感,并通过对各个要素的编排,传达高淳方言独有的文化内涵。这样以来,不仅对方言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还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因高淳方言海报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所以它既不属于商业海报,也不属于公益海报,而是用来展示地方形象魅力和文化内涵的海报。所以,这里把它归纳为文化类,也就是所谓的城市印象海报。
1.2印象类海报中的字体设计
文字作为海报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信息传达上起着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其关键的作用。
中国拥有悠久的书法艺术文明,而高淳方言距今也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了,其文字理所当然有着其他图形语言难以取代的优势和魅力。字体设计兼具了图形的图形性和符号性,能直接有效地表达所要展现的内容且具有更强的阅读性。将现代海报和字体的设计和方言文化相结合,将古老的语言文字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就是本次高淳方言印象海报将所要达到的效果。在海报设计中采用特殊图形来表现文字,使文字的意义、海报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从而使整个海报主题更明确,布局更丰满,表达出更多文字原本含义之外的情感色彩。如图11。
/
图11
第二章 高淳方言
2.1高淳方言的历史
方言是语言地方变体的一种。高淳地处吴头楚尾(现南京南端)。距今4000多年的高淳方言里,不少语言发音已很难在现代汉语里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文字,有关专家们认为,这可能和当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有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在他看来,楚国是秦国的最大隐患,因此他所焚的书、所坑的儒主要针对楚国。而高淳曾经是楚国的属地,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楚国的部分语言词汇才保留了下来,而有些楚国文字的消失也就不难解释了。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厚的历史沉淀,再加上独特的语言文化魅力,使高淳境内流传的方言都体现着当地的生活特色与文化内涵。正因为如此,高淳方言才保留了不少古汉语的成分,可谓是古汉语活化石。
2.2高淳方言的特征
高淳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首先,高淳方言在语音上有不少读音和古代类似。如:“野”在高淳方言中读“ya”;“圩”在高淳方言中读“yu”;“家”在高淳方言里读“ga”。另外,在现代汉语里,卷舌音用字母表示就是(zh)、(ch)、(sh)三个声母,高淳方言里几乎不用这三个声母,这与古汉语也是一脉相承的。
其次,高淳方言在词汇上保留了很多古代词汇。如:“卬”(eng),第一人称代词,词义类似于“我”。而“卬”最早出现在《诗经》的“邶风”中。“落苏”这个词由也是由古代传下来,现代汉语称其为“茄子”。
然后,高淳方言在语法的方面同样保留了古汉语的一些特征,最明显的是否定副词提宾。如高淳方言里常见的“吃不饭下”、“吃饭不下”,都是否定副词“不”的宾语前移,现代汉语称“吃不下饭”。
在总结完这些特征后,将有趣的高淳方言文字通过字体的变形,以海报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不懂高淳话的人们,也能体会到了高淳话的魅力,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写实直接有效的宣传方法。
第三章 高淳方言印象海报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3.1海报的艺术特色
海报作为一种视觉性语言,涵盖了线条,形状,亮度,色彩等基本元素,包括设计原则,布局,节奏等的比较,是一种有效的海报载体。它可以是一个行为,态度,也可以是一个文化立场。它是通过有效的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形象展现出来。海报本身就是一种超越民族的国际语言,在信息传递也是最有灵性和情感诉求的。
3.1.1海报中的图形应用
图形应用是海报设计里广泛而直接的表现形式。要想在高淳方言印象海报的设计中运用图形的元素,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这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明确海报设计的内容。其次,我们要对参考的图形和文化做一个界定,然后根据海报设计背景的内容寻找和它匹配的图形素材。最后,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对图形进行创意与组合构造。如图31。
/
图31
3.1.2海报中的文字应用
海报中的文字囊括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海报设计中极为关键的一个元素。假如把文字和图形相结合,除了能展现文字本身的意义外,还能充分散发其魅力,让其具有欣赏和审美价值。在海报里加入经过形状、大小、颜色,甚至是高低错落变换的字体元素,不仅能让受众领略文字的字面意思,体现方言发音的语音语调,还能够让人们为其新颖的构图形式所感动。
汉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形象且最具有内涵的文字,是海报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那么方言作为汉字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在此次高淳方言印象海报的设计中,将方言文字进行图形化,并将它和其他的元素融为一体,让视觉效果更加丰富有层次,将古代的造字智慧进行延伸与再创造。如图32。
目 录
第一章 印象类海报 1
1.1印象类海报的定义 1
1.2印象类海报中的字体设计 1
第二章 高淳方言 3
2.1高淳方言的历史 3
2.2高淳方言的特征 3
第三章 高淳方言印象海报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4
3.1海报的艺术特色 4
3.1.1海报中的图形应用 4
3.1.2海报中的文字应用 5
3.1.3海报中的色彩应用 6
3.2方言海报的文化内涵 7
结束语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 印象类海报
1.1印象类海报的定义
“海报”的名称最初源自上海,它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招贴形式,也是信息传递很重要的一个平台。海报作为平面艺术的视觉传达工具,将要表达的内容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其独特的魅力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从而起到宣传的作用。
高淳作为南京的一个区县,位于南京的南端。对展示地方形象的海报来说,高淳方言是最能够代表这一地区特征的文化成果,以文字图形化的形式,赋予高淳方言艺术上的美感,并通过对各个要素的编排,传达高淳方言独有的文化内涵。这样以来,不仅对方言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还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因高淳方言海报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所以它既不属于商业海报,也不属于公益海报,而是用来展示地方形象魅力和文化内涵的海报。所以,这里把它归纳为文化类,也就是所谓的城市印象海报。
1.2印象类海报中的字体设计
文字作为海报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信息传达上起着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其关键的作用。
中国拥有悠久的书法艺术文明,而高淳方言距今也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了,其文字理所当然有着其他图形语言难以取代的优势和魅力。字体设计兼具了图形的图形性和符号性,能直接有效地表达所要展现的内容且具有更强的阅读性。将现代海报和字体的设计和方言文化相结合,将古老的语言文字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就是本次高淳方言印象海报将所要达到的效果。在海报设计中采用特殊图形来表现文字,使文字的意义、海报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从而使整个海报主题更明确,布局更丰满,表达出更多文字原本含义之外的情感色彩。如图11。
/
图11
第二章 高淳方言
2.1高淳方言的历史
方言是语言地方变体的一种。高淳地处吴头楚尾(现南京南端)。距今4000多年的高淳方言里,不少语言发音已很难在现代汉语里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文字,有关专家们认为,这可能和当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有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在他看来,楚国是秦国的最大隐患,因此他所焚的书、所坑的儒主要针对楚国。而高淳曾经是楚国的属地,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楚国的部分语言词汇才保留了下来,而有些楚国文字的消失也就不难解释了。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厚的历史沉淀,再加上独特的语言文化魅力,使高淳境内流传的方言都体现着当地的生活特色与文化内涵。正因为如此,高淳方言才保留了不少古汉语的成分,可谓是古汉语活化石。
2.2高淳方言的特征
高淳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首先,高淳方言在语音上有不少读音和古代类似。如:“野”在高淳方言中读“ya”;“圩”在高淳方言中读“yu”;“家”在高淳方言里读“ga”。另外,在现代汉语里,卷舌音用字母表示就是(zh)、(ch)、(sh)三个声母,高淳方言里几乎不用这三个声母,这与古汉语也是一脉相承的。
其次,高淳方言在词汇上保留了很多古代词汇。如:“卬”(eng),第一人称代词,词义类似于“我”。而“卬”最早出现在《诗经》的“邶风”中。“落苏”这个词由也是由古代传下来,现代汉语称其为“茄子”。
然后,高淳方言在语法的方面同样保留了古汉语的一些特征,最明显的是否定副词提宾。如高淳方言里常见的“吃不饭下”、“吃饭不下”,都是否定副词“不”的宾语前移,现代汉语称“吃不下饭”。
在总结完这些特征后,将有趣的高淳方言文字通过字体的变形,以海报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不懂高淳话的人们,也能体会到了高淳话的魅力,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写实直接有效的宣传方法。
第三章 高淳方言印象海报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3.1海报的艺术特色
海报作为一种视觉性语言,涵盖了线条,形状,亮度,色彩等基本元素,包括设计原则,布局,节奏等的比较,是一种有效的海报载体。它可以是一个行为,态度,也可以是一个文化立场。它是通过有效的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形象展现出来。海报本身就是一种超越民族的国际语言,在信息传递也是最有灵性和情感诉求的。
3.1.1海报中的图形应用
图形应用是海报设计里广泛而直接的表现形式。要想在高淳方言印象海报的设计中运用图形的元素,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这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明确海报设计的内容。其次,我们要对参考的图形和文化做一个界定,然后根据海报设计背景的内容寻找和它匹配的图形素材。最后,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对图形进行创意与组合构造。如图31。
/
图31
3.1.2海报中的文字应用
海报中的文字囊括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海报设计中极为关键的一个元素。假如把文字和图形相结合,除了能展现文字本身的意义外,还能充分散发其魅力,让其具有欣赏和审美价值。在海报里加入经过形状、大小、颜色,甚至是高低错落变换的字体元素,不仅能让受众领略文字的字面意思,体现方言发音的语音语调,还能够让人们为其新颖的构图形式所感动。
汉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形象且最具有内涵的文字,是海报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那么方言作为汉字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在此次高淳方言印象海报的设计中,将方言文字进行图形化,并将它和其他的元素融为一体,让视觉效果更加丰富有层次,将古代的造字智慧进行延伸与再创造。如图3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