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物响视觉化设计(附件)

摘 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急于想摆脱嘈杂喧嚣的生活现状,渴求拥有自然享受的生活状态。本课题研究从山谷、河流、沙漠、森林、雪山这五个场景提取的自然元素,选择了多层圆圈、波浪形、折线、斜平行四边形、圆形这五个图形符号作为五个场景发出的自然声音,采用蓝绿色、蓝色、黄色、绿色、蓝白色这五种颜色作为五个场景的色调,运用通感对雪山连绵-----抖抖簌簌,溪流萦绕----流水潺潺,辽阔旷野---呼啸风声,山鸣谷应---悠远回响,飒飒森林----沙沙作响这五个场景进行视觉化设计。将其应用于书签、海报、手账本等,给人以顺畅悠然行云流水的视听感受。运用通感的手法,将自然之声把现代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进行视觉化表现,实现共鸣。
目 录
一、选题背景 1
(一) 设计灵感来源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二、自然物“响”命题诠释 3
(一)自然物“响”命题概述 3
(二)自然物“响”设计定位 3
三、设计元素提炼 3
(一)雪山连绵——抖抖簌簌设计元素提炼 4
(二)溪流萦绕——流水潺潺设计元素提炼 4
(三)辽阔旷野——呼啸风声设计元素提炼 5
(四)山鸣谷应——悠远回响设计元素提炼 5
(五)飒飒森林——沙沙作响设计元素提炼 6
四、自然物“响”视觉化设计 7
(一)设计构思过程 7
(二)设计方案确立 7
五、自然物“响”视觉化设计的应用 21
(一)标志设计 21
(二)海报设计 23
(三)衍生品设计 26
结论 28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0
一、选题背景
设计灵感来源
当前社会嘈杂,人们逐渐提倡一种健康生活理念,一些影视剧如《中餐厅》、《向往的生活》等也体现了这种趋势,对于自然生活的美好憧憬已越来越深入人心,所以我想做一个关于自然生活的设计,不仅可以把人们的向往通过视觉化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向社会传达一种自然、生态、健康的生活理念。
同时,虽然在大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中学习了多门设计课程,但是平常的设计作品也仅仅是局限于所学内容,这次想趁着毕业设计的机会,做一个概念设计,用从来没有尝试过的通感手法去诠释设计,试图去突破自我,去挑战自己一次。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视听通感设计最终呈现的视觉作品形式主要有海报设计,CD包装设计等平面作品及影像作品。这些作品把音乐乐器,唱腔音调,或者音乐给人的状态等进行抽象化表现,根据音乐的不同特征,提炼出可以代表音乐特征的符号进行排列组合,形成音乐的视觉化表现,颜色搭配对比鲜明,表现手法夸张,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南艺曹方老师设计的招贴设计《苏州印象—吴侬软语》,是把苏州方言用视觉符号来表现,实现了语言与视觉化的相互转化,表达了苏州方言的细腻柔软,“吴侬软语”的弄堂气息。设计作品将苏州文化的方言特点通过苏州生活衣食住行的视觉化表现,来传递出苏州方言独到的似有似无,攫取刹那的与众不同。
2.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视听通感的视觉化设计中主要运用符号元素进行声音的模拟,每个符号代表不同的声音,在空间内进行不同的组合排列。排列形式上运用了错位、重合、重组等方式,诠释了以节奏、曲调、力度等音乐特点进行的一系列变化,达到视觉和听觉效果和谐统一,让平面设计作品更具有的艺术感染力。
欧洲爵士乐海报设计是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高明度的色彩搭配,并且把一些关于音乐的图形元素打破传统规则,重新抽象化的再设计,在版面上运用切割、拼凑,甚至是色块、手绘等方式,最终呈现效果对比强烈,并且表现手法多样,排版大胆,充分把爵士乐的动态感觉和欢愉气氛表达出来。
Allan Gravgaard Madsen的音乐专辑《Crystal Tapestry》呈现的设计效果为黑白主色调,设计理念是将音乐的感觉提炼出来并转化成视觉体验。设计风格简约,将音乐元素通过旋转排列,单一排列,通过平铺、组合等方式运用到设计的排版上。还有将专辑名字“Crystal(钻石)”等音乐载体形态进行抽象化,让它以几根线条呈现出来,作为设计的装饰图案,让视觉充满感官享受。此设计会让唱片在播放中转动起来时,唱片上的图案会产生迷幻的感觉,不同唱片的音乐内容会搭配不同的设计图案,展现出音乐律中轻盈跳跃或者慷慨激昂等不同的感觉,让音乐旋律跃然于视觉之上。这种设计不仅是听觉盛典,更是视觉盛宴,充分体现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理念,让视觉充满感官享受。
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关于视觉设计领域中的视听通感现象的理论研究论述还较为单一,仅局限在音乐和方言这两个方面。现已有的案例设计作品中主要是运用某种音乐风格或者派别作为视觉设计的原型来进行的设计,还有的是针对声音的分类进行设计,例如语言视觉化设计,一首曲调的视觉化设计等,并且设计形式是以海报设计为主,如图1。
图1 国外案例图片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在当前社会的背景下,人们急于想摆脱嘈杂喧嚣的生活现状,渴求拥有自然享受的生活状态。所以本课题以自然之声引领人们心灵,唤起现代人向往自然的憧憬心境为创意主旨,探究自然之声的听觉乐感到声音视觉化的转化关系,用自然之声真正把现代人向往自然生活,感受自然之声的意愿,落实到视觉表现,呼吁现代人重新照见找回那失落已久的故我。
2.研究意义
本设计把自然山水产生的声音与视觉感官相互通,运用视听通感的表现形式,摆脱了现实的嘈杂,以视觉化的表现形式拓展了视觉设计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此设计运用自然之声,摆脱传统设计的呈现形式,展现出通过自然之声转化为视觉的山水景象,更注重一种自然理念的诠释。旨在让人们远离世俗,重回自然,感受到自然山水的美好,摆脱快节奏的生活现状,让自然生灵产生的天然声音去引导他们的心灵,唤醒人们崇向自然的最初向往,对宣传健康生活,引导人们走进自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自然物“响”命题诠释
(一)自然物“响”命题概述
“响”通“象”,本选题选取自然界发出的声响进行视觉化设计,运用通感,使视听相结合,将自然界中的声音进行符号化处理,以节奏、韵律、拼贴、透叠、对比等手法,将潺潺溪水的声音、旷野呼啸的风声、山谷悠远的回响、树叶飒飒的响声进行装饰表现。
本课题的研究将自然之声滤除人间所有的言语,只留下空阔山谷、此起彼落的流水把耳际的听觉世界,拓展成一片辽阔无垠的旷野、让灰蒙蒙的一颗心,通过自然之声,重新净化、洗涤,使文明都市中久住的人们,感受大自然馈赠于我们的天籁之声。运用自然之声的视觉化表现来引领现代人的心灵,反映现代人向往一种归真返璞的清纯境界,渴望获得真正的轻松与自由的心态,让自然之声的情意,牵引现代人感受天人合一的美。
(二)自然物“响”设计定位
本作品的初衷是运用这种清新且别具一格的设计,在“自然之声”的引领下,营造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形式美感,达到乐感片段与视觉设计作品相辅相成的境界,表达出摆脱现实生活的嘈杂,追求心灵的自然净化的设计氛围,以抽象的语言描绘出不同自然主体的生态景观,把自然景象运用概括的装饰手法,自然声音运用符号化处理,充分把自然物“响”这个概念体现出来,承载了表现自然音乐的内在情境和现代人向往自然生活情感的设计定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54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