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磷的方法的确认(附件)
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磷的方法进行确认。方法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水中的微量有机磷通过萃取、浓缩后,经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在质量浓度0.5mg/L-1.5mg/L范围内,有机磷各组分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0,水样检出限范围为0.00075mg/L-0.0022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8%-8.2%,相对误差为-4.67%-18%,回收率为80%-120%。意义本研究方法在相关性、检测限、精密度和准确度以及加标回收率各方面均取得良好结果,对有机磷的检测方法的确认和制定检测项目指导书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FPD;气相色谱法;方法确认
目 录
1 引言 1
1.1 有机磷概述 1
1.1.1 理化性质 1
1.1.2 毒性分类 1
1.1.3 危害 2
1.2 有机磷的检测 3
1.2.1 检测方法 3
1.2.2 样品处理 4
1.3 气相色谱法检测有机磷的相关国内研究进展 4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6
2 材料与方法 6
2.1 材料与设备 6
2.2 实验方法 7
2.2.1 实验原理 7
2.2.2 水样采集保存 7
2.2.3 水样预处理 8
2.2.4 标准工作曲线绘制 9
2.2.5 精密度(RSD)、准确度(E)测定 9
2.2.6 定量检测限验证 9
2.2.7 回收率(P)测定 10
2.2.8 盲样验证 10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11
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11
3.1.1 保留时间定性 11
3.1.2 外标法定量 11
3.2 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测定 14
3.2.1 低浓度测定 14
3.2.2 高浓度测定 15
3.3 定量检测限验证 16
3.3.1 仪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检出限 16
3.3.2 定量检测限 16
3.3.3 定量检测限的验证 17
3.4 回收率测定 17
3.4.1 低浓度加标水样测定 17
3.4.2 中浓度加标水样测定 18
3.4.3 高浓度加标水样测定 19
3.5 盲样验证 19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 考 文 献 24
附录A 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26
附录B 标准溶液稀释记录 29
附录C 方法确认原始记录 30
附录D 气相色谱测定原始记录 31
1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90%以上的农业大国,农药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农药能够保护农作物茁壮生长、防治植物病虫害[1]、提高产量,所以被大范围的使用。其中有机磷农药因为具有高效、快速、广谱等特点,现如今,它被最大程度地普及用于杀灭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类[2]。其对于预防和有效治理害虫起到了重大作用[3]。但大量使用后造成的环境危害也日益严重[4,5],农残主要存在于农作物及喷洒范围内的土壤和水体中,尤其是茶叶、水果和蔬菜等农作物中残留种类较多。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会导致功能损害、神经精神改变及血管神经功能障碍等,甚至引发人体癌变[6]。同时,有机磷类农药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功能[7,8],致使DNA[9]和细胞发生损伤[10],导致生殖障碍[11]。因此,很多国家及地区意识到有机磷农残的检测的重要性,并且就有机磷农残的限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1.1 有机磷概述
1.1.1 理化性质
有机磷农药工业成品,绝大多数以黄褐色为主。在常温常压下状态为液态,带有刺激性气味,难溶解于水溶液中。能够溶解于乙醇、醋酸甲酯、环氧丙烷以及苯酚等有机化合物中。不会由于光热等因素引起热老化和氧老化等情况。特殊情况:敌百虫原粉,是白色固体状,酸性条件下不易发生分解,在遇热、光解、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极易迅速发生转化增强其毒性。
1.1.2 毒性分类
现如今,存在大量类别的有机磷农药。按照其与生命活体所接触之后,对该活体造成的损害程度,可分为四种类型:毒性剧烈、毒性较高、毒性中等、毒性较低类别。毒性剧烈类LD50<10mg/kg,西梅脱(2.9mg)、吸附剂磷(7mg)等都归属于这一类别;毒性较高类LD50为10100mg/kg,分别是高灭磷89(mg)、二氯松(80mg);毒性中等类LD50为1001000mg/kg,例如二溴化敌敌畏(430mg)、速灭虫(250mg);毒性较低类LD50为10005000mg/kg例如:马拉松(1800mg)等。主要中毒是从生产,使用,生活,三个方面所引起的。农药不慎进入机体引起中毒症状,不仅在于毒性高低且在于量的多少以及接触途径。毒性高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便可导致中毒,毒性低的农药过量接触人体也可以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其如果通过口腔或皮肤表层与生物活体直接接触,均会导致中毒现象,一旦农药量接触或吸入过多,将在几分钟内出现中毒现象,并迅速导致死亡[12]。有机磷农药的致死量因人体质差异而具有不同中毒症状。
1.1.3 危害
1.1.3.1 有机磷对人的危害
当今世界含有多种类别的有机磷农药,并且其毒性级别较为复杂,对生物活体所造成的损害程度也各不尽相同。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曾出现饮用酒中毒案例,约有2万人饮用后出现神经麻痹现象,后来经查证导致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是酒中混有有机磷的化合物三甲基苯基磷酸酯(TOCP)[13]。其主要经过口腔、胃肠道、皮肤表层和粘膜吸收,进入生物活体的血液中,吸收后分布于全身各器官内。其与胆碱酯酶(CBE)的酯解部位结合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为中毒物质,造成乙酰胆碱蓄积[14],使得神经能持续受到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症状。有机磷中毒的现象,轻的是身体轻微不适,咳嗽,流泪,尿频等症状。更严重的是,更有甚者会出现水肿和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造成死亡的问题[15]。
1.1.3.2 有机磷对土壤的危害
土壤有机质内富含多种类的微小生物群落。它们处于生物种群较发达的状态时,使得地表土壤肥力得以增强以及发生病害能力大大减弱。除此之外这些微生物群落还可以吸收残留的农药。
这些微小生物群落[16]的生命活动会增加土壤内营养元素的供应,以及调控和保护土壤质量的重要保障,使得土壤可持续能力逐步提升。然而有机磷农药对于农田中农作物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对生活在土壤机质内的微小生物群落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性[17]。使用有机磷农药对于土壤微生物就像人体滥用抗生素,大量生物群不管对农作物或让我们有害,都会一同被杀死。其中包含了会抑制病虫害的有益微生物,然而有抗性的有害生物反而会存活下来,进行大量繁殖,所以有机磷农药的用量逐渐变多,使得土壤质量发生不良变化,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最后必将造成整个土壤生物网崩塌[18,19]。
目 录
1 引言 1
1.1 有机磷概述 1
1.1.1 理化性质 1
1.1.2 毒性分类 1
1.1.3 危害 2
1.2 有机磷的检测 3
1.2.1 检测方法 3
1.2.2 样品处理 4
1.3 气相色谱法检测有机磷的相关国内研究进展 4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6
2 材料与方法 6
2.1 材料与设备 6
2.2 实验方法 7
2.2.1 实验原理 7
2.2.2 水样采集保存 7
2.2.3 水样预处理 8
2.2.4 标准工作曲线绘制 9
2.2.5 精密度(RSD)、准确度(E)测定 9
2.2.6 定量检测限验证 9
2.2.7 回收率(P)测定 10
2.2.8 盲样验证 10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11
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11
3.1.1 保留时间定性 11
3.1.2 外标法定量 11
3.2 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测定 14
3.2.1 低浓度测定 14
3.2.2 高浓度测定 15
3.3 定量检测限验证 16
3.3.1 仪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检出限 16
3.3.2 定量检测限 16
3.3.3 定量检测限的验证 17
3.4 回收率测定 17
3.4.1 低浓度加标水样测定 17
3.4.2 中浓度加标水样测定 18
3.4.3 高浓度加标水样测定 19
3.5 盲样验证 19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 考 文 献 24
附录A 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26
附录B 标准溶液稀释记录 29
附录C 方法确认原始记录 30
附录D 气相色谱测定原始记录 31
1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90%以上的农业大国,农药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农药能够保护农作物茁壮生长、防治植物病虫害[1]、提高产量,所以被大范围的使用。其中有机磷农药因为具有高效、快速、广谱等特点,现如今,它被最大程度地普及用于杀灭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类[2]。其对于预防和有效治理害虫起到了重大作用[3]。但大量使用后造成的环境危害也日益严重[4,5],农残主要存在于农作物及喷洒范围内的土壤和水体中,尤其是茶叶、水果和蔬菜等农作物中残留种类较多。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会导致功能损害、神经精神改变及血管神经功能障碍等,甚至引发人体癌变[6]。同时,有机磷类农药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功能[7,8],致使DNA[9]和细胞发生损伤[10],导致生殖障碍[11]。因此,很多国家及地区意识到有机磷农残的检测的重要性,并且就有机磷农残的限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1.1 有机磷概述
1.1.1 理化性质
有机磷农药工业成品,绝大多数以黄褐色为主。在常温常压下状态为液态,带有刺激性气味,难溶解于水溶液中。能够溶解于乙醇、醋酸甲酯、环氧丙烷以及苯酚等有机化合物中。不会由于光热等因素引起热老化和氧老化等情况。特殊情况:敌百虫原粉,是白色固体状,酸性条件下不易发生分解,在遇热、光解、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极易迅速发生转化增强其毒性。
1.1.2 毒性分类
现如今,存在大量类别的有机磷农药。按照其与生命活体所接触之后,对该活体造成的损害程度,可分为四种类型:毒性剧烈、毒性较高、毒性中等、毒性较低类别。毒性剧烈类LD50<10mg/kg,西梅脱(2.9mg)、吸附剂磷(7mg)等都归属于这一类别;毒性较高类LD50为10100mg/kg,分别是高灭磷89(mg)、二氯松(80mg);毒性中等类LD50为1001000mg/kg,例如二溴化敌敌畏(430mg)、速灭虫(250mg);毒性较低类LD50为10005000mg/kg例如:马拉松(1800mg)等。主要中毒是从生产,使用,生活,三个方面所引起的。农药不慎进入机体引起中毒症状,不仅在于毒性高低且在于量的多少以及接触途径。毒性高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便可导致中毒,毒性低的农药过量接触人体也可以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其如果通过口腔或皮肤表层与生物活体直接接触,均会导致中毒现象,一旦农药量接触或吸入过多,将在几分钟内出现中毒现象,并迅速导致死亡[12]。有机磷农药的致死量因人体质差异而具有不同中毒症状。
1.1.3 危害
1.1.3.1 有机磷对人的危害
当今世界含有多种类别的有机磷农药,并且其毒性级别较为复杂,对生物活体所造成的损害程度也各不尽相同。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曾出现饮用酒中毒案例,约有2万人饮用后出现神经麻痹现象,后来经查证导致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是酒中混有有机磷的化合物三甲基苯基磷酸酯(TOCP)[13]。其主要经过口腔、胃肠道、皮肤表层和粘膜吸收,进入生物活体的血液中,吸收后分布于全身各器官内。其与胆碱酯酶(CBE)的酯解部位结合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为中毒物质,造成乙酰胆碱蓄积[14],使得神经能持续受到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症状。有机磷中毒的现象,轻的是身体轻微不适,咳嗽,流泪,尿频等症状。更严重的是,更有甚者会出现水肿和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造成死亡的问题[15]。
1.1.3.2 有机磷对土壤的危害
土壤有机质内富含多种类的微小生物群落。它们处于生物种群较发达的状态时,使得地表土壤肥力得以增强以及发生病害能力大大减弱。除此之外这些微生物群落还可以吸收残留的农药。
这些微小生物群落[16]的生命活动会增加土壤内营养元素的供应,以及调控和保护土壤质量的重要保障,使得土壤可持续能力逐步提升。然而有机磷农药对于农田中农作物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对生活在土壤机质内的微小生物群落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性[17]。使用有机磷农药对于土壤微生物就像人体滥用抗生素,大量生物群不管对农作物或让我们有害,都会一同被杀死。其中包含了会抑制病虫害的有益微生物,然而有抗性的有害生物反而会存活下来,进行大量繁殖,所以有机磷农药的用量逐渐变多,使得土壤质量发生不良变化,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最后必将造成整个土壤生物网崩塌[18,1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zlyaq/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