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紫杉醇合成途径ggpps和ts基因序列与时空表达分析

紫杉醇是一种具有高效抗癌特性的二萜类物质,其生物合成途径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金锡杉’是南方红豆杉变种,含有丰富的紫杉醇。紫杉醇的含量受其合成途径中的基因调控,本研究以‘金锡杉’为材料,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紫杉醇合成途径中的两种关键酶基因GGPPS和TS的序列结构并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它们的时空表达模式。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基因GGPPS全长为1186bp,序列中不含有内含子,属于编码序列,其编码的蛋白质GGPPS属于胞内酶,具有亲水性和不稳定性。基因TS全长为2586bp,序列

菌株pigmentiphagasp.?h8中orf3311介导3溴4羟基苯甲酸的降解

3,5-二溴-4-羟基苯甲酸(3,5-dibromo-4-hydroxybenzoate, DBHB)和3-溴-4-羟基苯甲酸(3-bromo-4-hydroxybenzoate, BHB)是除草剂溴苯腈在环境中代谢的主要中间产物,由于溴原子的存在,导致其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本实验室前期从菌株Pigmentiphaga sp. H8中发现了DBHB和BHB的氧化脱羧途径即氧化脱羧酶OdcA首先将DBHB和BHB分别转化为2,6-二溴对苯二酚和2-溴对苯二酚。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odcA的突

转录组测序的凤阳麝香霉vocs抑制自身生长机制研究

凤阳麝香霉是一种新发现的能产生具有强烈抗菌活性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一类内生真菌,在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其产生的VOCs会抑制其自身生长,且该抑制机制尚不明确,不利于相关生物制剂的开发和生产。转录组测序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本课题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通过提取出活性炭吸附(无VOCs)条件下和野生(有VOCs)条件下凤阳麝香霉的总RNA并进行高通量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数据库来分析测序获得的数据,发现VOCs引起麝香霉DNA甲基化水平的改变,并且可能

酿酒酵母中snare蛋白sec20在细胞自噬过程中的定位研究

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中胞内组份降解的一种生理过程。该过程通过对胞内物质的包裹、运输、降解为自身提供营养与能量,从而达到应对外界恶劣环境的目的。Sec20是参与COPI囊泡与内质网融合的SNARE蛋白。本实验室前期实验结果发现,该蛋白同时参与细胞自噬过程,但具体的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针对Sec20的细胞自噬过程中的定位进行研究,发现Sec20作用于自噬体运输、自噬体与液泡融合的过程,且Sec20随着自噬体进入液泡。进一步研究发现,Sec20第234位亮氨酸突变为丝氨酸后,该蛋白的细胞自噬过程中的定位发生改变。

重金属污染土壤上黑麦草水稻轮作系统中镉的迁移积累的研究

镉(Cadmium ,Cd)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对动植物以及人体都具有很强的毒性。在我国耕田中,镉污染的点位超标率最高,镉又具有高迁移率,半衰期长的特点,极易被水稻等作物吸收和积累。水稻是一种对镉富集能力极强的作物,水稻秸秆也是一种极待开发的生产纤维素乙醇的原料;一年生黑麦草对镉也有很强的抗性和富集能力,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农田的植物修复,此外,一年生黑麦草也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能源植物, 具有较高的能源转化效率。为了维护食品安全、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以及镉污染土地的修复,通过偶联黑麦草与水稻生产,构建黑麦草

铜胁迫下osmsra2基因突变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及osmsra2互作蛋白的筛选

生物体中的甲硫氨酸(Met)易被氧化形成甲硫氨酸亚砜(MetSO),导致蛋白活性被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SR)能够将MetSO还原为Met,恢复蛋白质的活性。本实验首先通过铜和甲基紫精梯度浓度实验,筛选出最佳的铜和胁迫处理浓度分别为25μM和0.1μM。在此基础上,在Cu胁迫和甲基紫精处理下,研究OsMSRA2基因突变对水稻根长、株高、叶绿素含量及根尖质膜完整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Cu处理的条件下,野生型水稻株高根长生长受抑制,根尖细胞质膜完整性随Cu离子浓度上升

镉胁迫下生菜镉阻隔剂的筛选及比较研究

镉是植物非必需元素,与其他重金属相比,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更加多样,相对容易被植物所吸收,会对植物会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对生长的抑制、细胞分裂以及细胞结构的影响、光合作用系统、酶活性、呼吸系统以及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等。因此,关于降低土壤中的镉含量,降低镉对农作物的污染,保障人类食品安全的相关研究已刻不容缓。本研究主要以生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镉生理阻隔剂的筛选、最佳生理阻隔剂浓度的筛选、镉生理阻隔剂组合的筛选,为农业上喷施外源试剂来缓解作物镉胁迫提出相应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AsA、Ca(NO3)

马铃薯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sttpp基因的表达谱分析和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海藻糖(Trehalose)是一种非还原性二糖,在生物应对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海藻糖的合成途径需要两个关键酶,分别是TPP(Trehalose-6-phosphate phosphatase,6-磷酸海藻糖磷酸酯酶)和TPS1(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 1,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1)。目前的研究发现在马铃薯中过表达酵母的TPS1能够提高马铃薯的耐盐性,但是马铃薯中是否存在自身的海藻糖合成的TPS/TPP酶以及如何在非生物胁迫中发挥功能,这些都是不清楚的。本课题

马铃薯hsfs响应油菜素甾醇调控耐热的初步研究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蔬作物,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产量大减,如何提高其耐热性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BRs)是一种植物激素,研究发现它能够提高许多植物的耐热性,但是否能提高马铃薯的耐热性尚不清楚。另外,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s,HSFs)能够激活热胁迫的响应基因,从而抵抗热胁迫,这与油菜素甾醇提高耐热性是否有关系也是不清楚的。为了解析这些问题,本课题通过外源油菜素甾醇的施加,观察马铃薯在热胁迫下的叶片萎焉情况和

高效菌株强化超积累植物萃取土壤重金属的作用机理研究

本研究对实验室已筛选出的两株耐镉植物根际促生菌PGP5和PGP41进行菌株性质和生态适应性研究,并通过植物实验来探究所筛选出的菌株对超积累植物龙葵和美洲商陆的生长和萃取土壤重金属的影响,从而探究高效菌株强化超积累植物高效萃取土壤重金属的机理和组合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菌株PGP5和PGP41在耐镉和产酸等方面表现较好,且均能够有效促进超积累植物龙葵和美洲商陆的生长,并强化其萃取土壤重金属的能力。相较PGP5而言,PGP41对龙葵和美洲商陆的强化效果更好。

鼠源mx1蛋白抑制猪瘟病毒增殖的初步研究

猪瘟(CSF)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传染性疾病,它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遍布于世界各国,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Mx(Myxovirus resistance)蛋白广泛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中,是一个具备GTP酶活性的广谱抗病毒蛋白,已经被证实对猪瘟病毒有抑制作用。Mx蛋白作为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性蛋白,具有稳定性好、易于检测等优点。本研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研究了鼠源Mx1蛋白对猪瘟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初步显示Mx1蛋白对CSFV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