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卫抗性菌burkholderiasp.bk的分离鉴苞卫抗性菌burkholderiasp.bk的分离鉴定及其菌体抗性的研究(附件)【字数:6923】
【目的】从中山陵茶园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对苞卫有抗性的菌株,并对抗性菌株进行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的分析;通过自然驯化提高菌株对苞卫的抗性。【方法】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在以酪氨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筛选分离苞卫抗性菌株;使用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分类地位的鉴定;对菌株的细胞形态、生理特性以及菌体抗性进行表征;通过驯化的方式获得苞卫高抗性菌株。【结果】在苞卫浓度为600 mg/L的酪氨酸选择性培养基上,筛选到一株苞卫抗性细菌,经16S rRNA 鉴定该菌株为伯克氏菌属,将其命名为Burkhold
苹果芒果果实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苹果芒果果实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附件)【字数:8048】
以购自市场的部分大宗水果果实(苹果、芒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与纯化,通过形态学观察分析,初步对所涉及的部分大宗水果进行了内生菌的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10个大沙河红富士苹果果实中分离获得6株可培养的内生真菌,6株内生真菌均具有隔分生孢子,菌种之间形态学差异较小,根据形态学特征分离菌株被初步鉴定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真菌。从10个台农一号芒果果实中分离可培养的内生真菌4株,这些菌株具外生芽殖型分生孢子,4株分离内生真菌种间差异较小,根据形态学特征分离菌株被
解钾溶磷植物促生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解钾溶磷植物促生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附件)【字数:8501】
从大学试验田蔬菜根际土壤中成功筛选出1株解钾细菌P1,从未过筛的有机肥样品中筛选出1株溶磷细菌P2。对解钾细菌进行16S rDNA鉴定,确定其为假单胞菌属;对溶磷细菌进行16S rDNA鉴定,确定其为克雷伯氏菌属。采用批次发酵培养,通过改变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装液量、接种量、转速等优化两株菌株发酵条件参数,结果表明解钾菌P1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培养基初始pH值为7.0,250 ml锥形瓶最佳装液量为25 ml,适宜的接种量为5%~10%,最佳转速为180 rpm;溶磷菌P2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
谷胱甘肽参与硫化氢诱导番茄侧根发生谷胱甘肽参与硫化氢诱导番茄侧根发生的分子机制【字数:6039】
植物侧根的发生对植物生理学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H2S和GSH均可促进植物侧根发生,但尚不清楚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为探究以上问题,本课题采用“白果强丰”品种番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GSH和H2S能促进番茄幼苗侧根的发生;添加H2S可以使番茄根部内源GSH含量增加;用GSH合成阻断剂BSO处理后,上述效应受到阻断;在以上效应的发生过程中,番茄幼苗根部细胞周期循环基因表达量发生变化。上述结果提示了GSH参与H2S诱导番茄侧根发生,具体的分子机制是调控SlCYCA2; 1,SlC
镉富集植物龙葵对镉的吸收转运机制的研究镉富集植物龙葵对镉的吸收转运机制的研究【字数:7429】
近年来,环境重金属镉污染的修复和治理已经成为国际性难题之一,植物修复作为一种针对被污染土地的原位治理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其关键技术在于利用镉积累植物吸收或消除土壤中的镉以达到修复和治理环境的目的。本文以镉积累植物龙葵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培实验研究龙葵幼苗对镉的吸收情况,蒸腾作用对龙葵吸收镉的影响,探讨龙葵在镉胁迫下对镉的吸收转运机制。结果显示,叶面喷施抗蒸腾剂后显著降低了龙葵的蒸腾速率,但没有显著影响龙葵对镉的吸收以及从地下往地上的转运;木质部汁液中Cd浓度高于营养液中Cd浓度;低温处理显著抑制龙葵对镉的吸
马铃薯转录因子bes1家族的生物信息学马铃薯转录因子bes1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及转录表达分析【字数:6869】
转录因子BES1家族在植物体内是油菜素甾醇信号通路中重要的元件,直接或与其它转录因子互作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马铃薯是第四大粮食作物,而BES1在马铃薯内的作用机制知之甚少。为了了解马铃薯中该基因家族的相关信息并为后续分子机理解析作铺垫,本研究从马铃薯全基因组上寻找BES1家族成员,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StBES1家族共有12个转录本,来自9个基因,它们在染色体上分布较为均匀,且可以分为两个亚家族,家族内结构差异较大。进一步通过对基因在不同组织表达量的预测和定量实验的验证,发现两者结果大体符合,其中
一种放线菌复壮、诱变以及生物学特性的分析与比较
摘要:多抗霉素是一种安全低毒的杀菌剂,在生态农业和食品安全生产上应用前景广阔。本次毕业实习以一种放线菌为研究材料,探索研究通过诱变从菌株中获得较高产量的技术方法。通过复壮为诱变提供强壮的基础菌株,在这过程中通过斜面培养基营养调控来解决传代不稳定的情况,使用液相色谱仪测量多抗霉素含量,经过正交实验设计来简便操作过程,从中挑选出优势菌种。对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在众多的诱变因素中,改变菌株紫外诱变时间来分析其对菌株的影响。比较复壮和诱变过程中菌株生理状态和形态特征上的改变,通过多个方面来分析比较这些条件对菌株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