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芒果果实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苹果芒果果实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附件)【字数:8048】

以购自市场的部分大宗水果果实(苹果、芒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与纯化,通过形态学观察分析,初步对所涉及的部分大宗水果进行了内生菌的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10个大沙河红富士苹果果实中分离获得6株可培养的内生真菌,6株内生真菌均具有隔分生孢子,菌种之间形态学差异较小,根据形态学特征分离菌株被初步鉴定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真菌。从10个台农一号芒果果实中分离可培养的内生真菌4株,这些菌株具外生芽殖型分生孢子,4株分离内生真菌种间差异较小,根据形态学特征分离菌株被初步鉴定为向基孢属(Basipetospora spp.)真菌。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引言(或绪论)2
1 材料与方法3
1.1 样品采集 3
1.2 供试培养基 4
1.3内生真菌的分离与纯化4
1.3.1 内生真菌的分离4
1.3.1内生真菌的纯化4
1.3.1内生真菌的保存4
1.4 内生真菌的形态学观察4
2 结果与分析4
2.1红富士苹果果实内生菌的菌种鉴定4
2.1.1红富士苹果果实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4
2.1.2两种DSH8菌株的形态观察5
2.2 台氏一号芒果果实内生菌的分离与纯化7
3讨论 8
致谢9
参考文献10
苹果、芒果果实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生命基地 牛一攀
引言
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是近年来微生物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但在植物内生菌研究领域,对植物内生菌的界定尚无明确统一的定论。目前较为宽泛的定义是在1998年国际植物病理学会上提出的,本次年会中对植物内生菌的定义是“在植物体内完成其生活史的部分或全部,但不会引起任何病害的微生物”[1]。但随着对植物内生菌领域研究的深入开展,针对不同种植物分离出各式植物内生菌的报道不断涌现,植物内生菌也不再仅仅针对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本科植物等研究领域。1991年,美国植物病理学会真菌委员会在St. Louis就个本科植物和林木内生菌专门召集会议进行了讨论,会议不仅讨论了较为热门的禾本科植物内生菌和林木内生菌,还专门就芒果、柑橘、柿子以及蔷薇科果树等多种木本植物进行了讨论。会议提示了研究人员应该着重关注微生物对人类的作用以及人类应该如何改变植物体内微生物以进一步改变植物性状[2]。王志伟等在综述不同概念观点的情况下,提出“在概念比较混乱的状况下,研究人员可以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选择”的观点[3],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果树内生菌研究特点,将本文所论述的植物内生菌概念限定在一下几个条件内:1)能够长期定植于宿主植物体内;2)具有自身独立自主的遗传代谢体制;3)在宿主植物体内密度相对稳定;4)在自然条件下,对宿主植物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本研究选择苹果作为北方大宗水果代表进行实验,选择芒果作为南方大宗水果代表进行实验。
苹果属(Malus Mill.)植物内生菌研究多集中在苹果属模式种苹果中,多以防治苹果病害尤其是苹果腐烂病(病原:Valsa mali)为目的。通过从苹果内生菌中筛选出对苹果腐烂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特殊菌种预防苹果病害的新途径。徐涛等用分离自25年生富士苹果健康树皮中的拮抗性内生真菌预先占位接种苹果树枝干,发现其能够有效抑制腐烂病菌的侵入和病斑的扩展[4];何姣等通过生理生化性质测定以及16S rDNA 基因序列分析将分离自两年生富士苹果健康枝条的内生菌longA进行鉴定,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发现longA 能显著地降低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并导致其菌丝生长过程中分枝增多、顶端膨大及细胞质外渗,具有一定的生物防治潜能[5]。目前国内外对苹果果实内生菌的分离研究成果较少,分离苹果果实内生菌并鉴定其种属关系,旨在探究苹果果实中内生菌的物种多样性,期待发现内生菌对苹果果实运输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热带地区有广泛种植,但采后难于保存运输,易发生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蒂腐病等多种病害,导致芒果果实发生腐烂变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对芒果果实内生菌的研究多存在于采后果实病害的防治、促进果实生长发育等领域,内生菌与寄主植物的互生关系等方面也有一定报道。李春玲等发现2株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的内生细菌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病原菌表现出良好的拮抗效果,通过离体试验活性测试,其菌株本身、发酵液、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均表现出有抑制效果[6];Patil.N.B从不同品种的芒果果实中分离内生菌,发现所有内生菌菌株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促生效果,并采用乙炔还原法评估菌株的固氮酶活性,发现1株茂物亚西亚菌(Asaia bogorensis)的菌株在所有菌株中表现出最高的固氮酶活性,这是在芒果内生菌中首次发现的具有固氮作用的细菌,也印证了植物内生菌对植株的促生作用[7]。
本研究从红富士苹果中分离得到两种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真菌,从台农一号芒果果实中分离得到了4内生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观察初步鉴定为向基孢属(Basipetospora)真菌,并对芒果采后病害发生中潜伏内生菌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以期解决芒果在采后运输过程中易产生腐烂病害的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研究材料为2019年3月购自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大沙河镇果园购买红富士苹果10个,购自大学西门外建良水果店、言溪水果店的台农一号芒果10个。所用样品表面均无明显损伤,品质较好,新鲜无病害。样品苹果果实采购后置于无菌样品袋中,迅速转移至实验室进行内生菌的分离实验工作;样品芒果分两批采购于两家水果店,各购买十个大小形态相似的芒果,采购后置于覆盖有保鲜膜的包装盒中,一盒用于组织分离法分离内生菌,一盒用于置于常温环境下观察芒果果实病变或腐烂情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mkx/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