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沥浸污泥中菲的类芬顿降解

生物沥浸污泥中菲的类芬顿降解[20200614171429]
摘要:对海滨盐碱地植物的根际细菌筛选出五种实验用菌种,分别用有氮培养基、无机磷细菌分离培养基、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低氮培养基进行培养。测试五个菌种的解磷解钾固氮的能力,用不同浓度的盐培养基测试菌种对盐的适应性,并测试耐盐菌种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NT-1,NT-X,NT-4,NT-11,Y4-4具有解磷能力,NT-X,NT-4,NT-11,NT-12,Y4-4具有解钾能力,NT-12和Y4-4号拥有固氮的能力。而在耐盐性方面NT-11,NT-12号具有出色的耐盐性,在25%的盐浓度环境中依然能够生存,NT-1号和Y4-4号耐盐性较差10%-15%盐环境就无法生长。小麦和杂交狼尾草在盐碱的土壤中都受到强烈的抑制,加入耐盐细菌后,杂交狼尾草株高干重有不明显的增加,地下干重增加约0.005g。小麦株高增加约为1cm,地上地下干重略有增加。说明耐盐菌可以帮助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耐盐性,生理生化特性,盐胁迫,促生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2供试菌种2
1.1.3培养介质2
1.2方法3
1.2.1根际细菌生理生化实验3
1.2.2菌株耐盐性筛选3
1.2.3耐盐细菌对植物耐盐性影响3
2结果与分析 3
2.1菌株生理生化结果3
2.2菌株耐盐性能力比较4
2.3菌株对植物耐盐性影响4
2.3.1施加菌液对杂交狼尾草株高的影响4
2.3.2施加菌液对杂交狼尾草地上部干重的影响4
2.3.3施加菌液对杂交狼尾草地下部干重的影响5
2.3.4施加菌液对小麦株高的影响5
2.3.5施加菌液对小麦地上部干重的影响6
2.3.6施加菌液对小麦地下部干重的影响6
3讨论6
致谢7
参考文献7
耐盐细菌筛选、理化特性以及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
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01班 姚远
引言
引言
土壤盐渍化对农业的影响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20%的耕地和近半数的灌溉土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盐害威胁,我国的盐渍地面积约为9.9×107hm2。在低盐或非盐渍化土壤中长期栽培的农作物抗盐性较差,在盐胁迫下,植物代谢受抑制,生长缓慢,甚至死亡[4]。生长于盐渍化土壤中的盐生植物(halophyte)是盐渍生境中的天然植物类群,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逆境的各种机制,如渗透调节,排盐,稀盐和盐分的区域化等[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禾本科狼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美洲狼尾草与象草的杂种一代。茎秆直立,粗壮,丛生,株高3.5m。圆锥花序,密集呈柱状,小花不孕,不结种子。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土层深厚肥沃的黏质土壤。春季栽植,用老熟茎秆或分株苗按行距60cm,株距30~40cm定植。60-70d后株高达1~1.5m即可刈割,全年刈割4~7次,鲜草产量75~150t/公顷。适口性强,是草食家畜和草食鱼类优质青饲料。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新月沃土(Levant)地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植物
杂交狼尾草,小麦植株
1.1.2供试菌种
海滨盐碱地植物根际筛选的细菌,分别编号为NT-1号、NT-X号、NT-4号、NT-11号、NT-12号;实验保存的根际细菌Y4-4。
1.1.3 培养介质
菌株分离培养基为有氮培养基(NY培养基):蔗糖 10.0g,硫酸铵 1.0g,磷酸氢二钾 1.0g,硫酸镁 0.5g,酵母膏 0.5g,氯化钠 0.1g,蒸馏水 1000mL,pH 7.2。
无机磷细菌分离培养基(PKO培养基):葡萄糖 10.0g,磷酸三钙 5.0g,硫酸铵 0.5g,氯化钠 0.2g,氯化钾 0.2g,硫酸镁 0.03g,硫酸锰 0.03g,硫酸亚铁 0.003g,蒸馏水1000mL,pH 7.0。
硅酸盐细菌培养基:蔗糖 5.0g,磷酸氢二钠 2.0g,硫酸镁 0.5g,三氯化铁 0.005g,碳酸钙 0.1g,土壤矿物 1.0g,琼脂 18-20g,蒸馏水 1000mL,pH 7.0。
低氮培养基:硝酸钙 0.03g,磷酸氢二钠 0.15g,氯化钙 0.1g,硫酸镁 0.12g,磷酸二氢钾 0.1g,柠檬酸铁 0.05g,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配方:硼酸 2.86g,硫酸锰 1.81g,硫酸铜 0.8g,钼酸 0.02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1.0mL,蒸馏水 1000mL。
培养基于121℃灭菌15-30min,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琼脂后灭菌即得固体培养基。
土培介质:江苏常熟采的土壤与江苏南通采集的盐碱土1:1.5混合。
1.2方法
1.2.1根际细菌生理生化实验
(1)菌株解磷特性
用灭菌的牙签分将上述分离得到的菌株分别点接于PKO培养基上,28℃培养5d,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菌落周围透明圈越大表示解磷能力越强。
(2) 菌株解钾特性
用灭菌的牙签将分离得到的细菌接种于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中,28℃培养14d,观察是否生长。
(3) 菌株固氮特性
用灭菌的牙签将分离得到的细菌接种于低氮培养基中,28℃培养14d,观察是否生长。
1.2.2菌株耐盐性筛选
(1)盐浓度梯度:分别配置0、0.5%、5%、10%、20%、25%浓度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NaCl有氮固体培养基。
(2)接菌:将活化后的菌种按平板划线的方法分别在以上6个盐浓度的平板上划线,放置在25℃环境中培养。
1.2.3耐盐细菌对植物耐盐性影响
(1)常熟土敲碎去除石子、植物根茎等杂物,与海滨盐碱土以1.5:1的比例混匀。
(2)杂交狼尾草种子以10%过氧化氢消毒后冲洗干净浸泡过夜,均匀铺在蛭石中,加足水后表面覆盖一层蛭石,等待萌发。
(3)实验处理分为对照组、盐碱土处理、盐碱土添加耐盐细菌11、12号,每个处理3次重复。
(4)移苗一周后添加菌液处理,两周后收苗测定数据并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菌株生理生化结果
解磷 解钾 固氮
NT-1 + - -
NT-X + + -
NT-4 + + -
NT-11 + + -
NT-12 - + +
Y4-4 + + +
+表示菌株具有解磷、固氮或解钾能力,-表示不具有解磷、固氮或解钾能力。
2.2菌株耐盐性能力比较
0 5% 10% 15% 20% 25%
NT-1 ++ ++ + - - -
NT-X ++ ++ + - - -
NT-4 ++ ++ + + - -
NT-11 ++ ++ + + + +
NT-12 ++ ++ + + + +
Y4-4 ++ + - - - -
++菌株生长良好,+表示菌株生长一般,-表示菌株不生长
实验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菌株生长受到抑制。1、X从15%盐浓度开始就完全被抑制,4号在20%的盐浓度开始也不再生长,而Y4-4在10%盐浓度就停止生长。不过11、12号这两个菌株虽然在高浓度下受到抑制,然而终究是还能继续生长,符合本实验的筛选要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mkx/4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