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雷氏菌fs14中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l08522690的克隆与表达沙雷氏菌fs14中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l08522690的克隆与表达【字数:8170】

N-乙酰基转移酶(N-acetyltransferase,NAT)是一个二相代谢酶,能催化乙酰基团从乙酰CoA 转移到其作用底物芳香胺及杂环胺类等物质上。NAT参与调节细菌毒力和耐药性,在人体中与药物代谢和癌症易感性等密切相关。本试验选取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FS14中的一个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通过PCR扩增其基因片段后,经过限制性酶切后将其克隆到pMTK载体,构建了表达质粒,将构建正确的表达质粒转化至S. marcescens FS14中。用IPTG对目的蛋白进行诱导表

油菜素内酯对镉胁迫下生菜生长的影响油菜素内酯对镉胁迫下生菜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附件)【字数:12013】

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对镉(Cd)胁迫下生菜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意大利全年耐抽苔生菜为材料,采用土培法以及全营养液水培法,以不同浓度(10-11、10-9、10-7mol/L)的表油菜素内酯(Epibrassinosteroid,EBR)喷施Cd胁迫处理的生菜幼苗,结果表明EBR能够增加Cd胁迫生菜的生物量以及减少其中Cd的含量,缓解了Cd对生菜的毒害作用;为初步探究其中的机理,以水培法培养的生菜为材料进行机理探究试验,因10-7mol/L是水培法中效果最佳的EBR浓度,因此以喷施10-7mol/L E

泡菜水中益生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泡菜水中益生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字数:7578】

乳酸菌可以发酵产生多种有机酸和益生物质,具有多种等益生特性,因此乳酸菌的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乳酸菌相关的药物的研究是研究的热点。本实验从泡菜水中分离筛选了一株具有益生特性的乳酸菌,并对它的生长特性、产酸能力、抑菌效果等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

生菜cd胁迫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计量关系的初步探究生菜cd胁迫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计量关系的初步探究(附件)【字数:9814】

为确定生菜受Cd胁迫的作用位点及可靠指标,本实验以意大利生菜为实验材料,以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为探索方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探究了测生菜荧光的最适叶位及Cd胁迫对生菜生长、光合作用及光合机构的影响。实验发现测生菜荧光的最适叶位为中位叶(第6叶);在一定镉处理浓度范围内(≤20μM),生菜地上部分Cd积累量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此时参数反应中心密度(RC/CSo)与生菜地上部分Cd积累量存在线性关系;在20μM时,生菜地上部分Cd积累浓度达到阈值;Cd胁迫时,生菜捕光色素捕获光能(ABS/CSo)

甲烷氧化菌5gb1c中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smmo甲烷氧化菌5gb1c中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smmo基因表达的影响(附件)【字数:9239】

甲烷是能源,但也是第二号温室气体。甲烷氧化菌是以甲烷为碳源和能源的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在碳循环中负责同化甲烷。一些甲烷氧化菌同时含有两种甲烷单加氧酶(MMO),即可溶性甲烷单加氧酶(sMMO)和颗粒型甲烷单加氧酶(pMMO);甲烷氧化菌对铜离子和稀土元素有着高度的敏感性,受金属离子,特别是铜离子和稀土元素的控制,好氧的甲烷氧化菌都存在着“金属开关”。目前的研究已发现,mmo的表达是受铜离子调控的,即在低铜离子浓度时,sMMO 表达,而在高铜离子浓度时,pMMO 表达。本实验采用了5GB1C菌株的两种突变菌株

甲烷诱导黄瓜不定根发生过程中甲烷诱导黄瓜不定根发生过程中s亚硝基水平的变化【字数:6433】

不定根的发生是园艺、林木植物移栽、扦插、组织培养和工厂化育苗成功的关键。本实验室之前结果显示,甲烷(Methane,CH4)处理能促进黄瓜不定根的发生,同时发现其内源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含量也有所升高。另外,蛋白亚硝基化是动物体中NO的作用机制之一。为探究植物中是否存在相关机制,本实验以“露丰”品种黄瓜为材料,研究CH4处理与蛋白亚硝基化的关系。实验采用形态学、药理学、解剖学和生物化学等手段,探究在CH4处理后蛋白亚硝基化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如下CH4处理后不定根的根长和根数明显增加;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基因组潜在开放阅读框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基因组潜在开放阅读框的鉴定与功能验证(附件)【字数:943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对作物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的双生病毒。TYLCV的基因组全长约2.8 kb,编码CP、V2、Rep、C2、C3、C4六个病毒蛋白。这些蛋白在TYLCV的侵染和抑制植物免疫反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TYLCV基因组中,还存在着可能编码小于10 kd的潜在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这些ORF在植物与双生病毒互作中是否有功能目前还是未知的。在实验室前期生物信息分析数据

硫化氢参与多壁碳纳米管诱导硫化氢参与多壁碳纳米管诱导油菜侧根发生的分子机理【字数:6684】

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MWCNTs)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已有研究表明,MWCNTs可以诱导植物侧根(Lateral root, LR)的发生,但相关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发现,MWCNTs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甘蓝型油菜LR发生;通过激光共聚焦分析幼苗根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2S)含量,与对照组相比,MWCNTs处理能够提高内源H2S含量;同时,外源添加H2S清除剂亚牛磺酸(Hypotaurine, HT)与合成抑制剂DL-

稻瘟病菌基因mgg09531和mgg11676的稻瘟病菌基因mgg09531和mgg11676的功能研究(附件)【字数:8390】

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真菌病害,是严重影响水稻稳产和高产的重要因素。生物防治是解决水稻稻瘟病菌侵害的有效方法。麝香霉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 compounds,VOCs)可以较好地抑制稻瘟病菌的生长。本课题主要通过敲除载体构建和T-DNA转化对目的基因MGG_09531和MGG_11676进行敲除,并通过PCR确定敲除转化子。通过表型分析及与麝香酶对峙培养实验研究稻瘟病菌基因敲除后的转化子生长活性,验证被敲除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转化子为阳性转化子,即基因MGG_11676已被成

绿豆突变体耐镉性的生理机理研究绿豆突变体耐镉性的生理机理研究(附件)【字数:6968】

以苏绿1号和两个绿豆突变体(Cd15、Cd17)为研究材料,对Cd处理下Cd15、Cd17和苏绿1号的根、茎相对伸长率及根、茎、叶相对干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8μM镉处理3天时,Cd17根和茎的相对伸长率显著大于Cd15和苏绿1号(P≤0.05),Cd17的根、茎、叶相对于对照的干重也大于Cd15和苏绿1号。镉含量分析显示,根部是三个绿豆材料镉累积的主要部位,Cd17根、茎、叶的镉含量均低于Cd15和苏绿1号,且有较低的Cd向地上部转运能力。叶绿素含量分析显示,三个绿豆材料叶片在镉胁迫下生长缓慢,导致叶

芽孢杆菌与费氏中华根瘤菌协同芽孢杆菌与费氏中华根瘤菌协同降低苜蓿与大豆铅镉含量的研究【字数:10710】

本文以紫花苜蓿和大豆为植物材料,采用水培、土培的方法探究芽孢杆菌(B12)和费氏中华根瘤菌(S15)协同降低植株Pb、Cd含量的能力。结果表明,摇瓶实验中菌株B12、S15的联合修复效果不强,但能在高重金属浓度下供试菌株保持对发酵液的55-78%镉去除率、30-50%铅去除率;水培实验中接种芽孢杆菌B12和根瘤菌S15能有效的降低植株内Pb、Cd的含量,并且接种菌株B12能显著降低苜蓿的Cd含量12-28%,接种菌株S15能显著降低大豆的Pb、Cd含量21-66%和25-46%;盆栽实验中接种菌株B12、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