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鞘氨醇单胞菌的初步鉴定一株鞘氨醇单胞菌的初步鉴定【字数:10279】
在模拟土壤环境的加土WSA培养基上分离纯化培养得到一株新型菌株FZ,它的菌落表现出黄色,圆形,全缘,表面光滑且凸起,直径大约在1-5mm的形态特征,它的细胞表现为杆状,有鞭毛的形态特征。实验表明未知菌株FZ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不能水解淀粉,不能液化明胶,VP 实验阳性,接触酶实验阳性。菌株FZ的16S rRNA基因与其最相邻的Sphingomonas koreensis的相似度为97.44%。根据以上实验所得到的数据,初步鉴定未知菌株FZ是属于鞘氨醇单胞菌属 (Sphingomonas)的一个新种,并将其命
以数字模型探究栖息地追踪对协调停滞的影响以数字模型探究栖息地追踪对协调停滞的影响【字数:12723】
协调停滞是古生物学及进化生物学中受到较多关注的一个话题,指的是生物群落在经历诸如入侵或者进化事件后,仍保持原有结构的现象。这一现象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关注的原因,在于其从宏观层面为间断平衡假说提供了一定依据。目前较为流行的解释这一现象的假说有两种,其中较广为接受的是栖息地追踪假说,本文章将通过使用数字进化平台AVIDA,以实验的方式对其进行检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判定,在符合模型假设的情况下,大范围的迁移将影响生物群落的谱系结构,仅在有限的条件下,栖息地追踪假说才会成立。
句容浮山被子植物多样性调查句容浮山被子植物多样性调查【字数:8513】
浮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被子植物种类丰富,是良好的天然植物资源库。根据野外调查结果,浮山共有被子植物64科145属173种;其中数量优势科为蔷薇科、豆科、菊科和禾本科。木本群落类型以毛竹群落、香樟—楝树群落、朴树群落为主;草本群落以野艾蒿群落、广布野豌豆群落为主;以及人工群落茶园、桃林、梨林。其中朴树群落被人为破坏的相当严重,当地应注重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
外源谷胱甘肽提高小白菜镉耐性的机理探究外源谷胱甘肽提高小白菜镉耐性的机理探究(附件)【字数:9173】
谷胱甘肽(GSH)不仅参与植物发育过程,还参与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通过水培试验分析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探讨外源GSH在缓解小白菜幼苗Cd胁迫中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Cd引起严重的生长抑制和Cd积累,而GSH的添加显著缓解了Cd诱导的中毒症状,包括改善Cd胁迫下幼苗的光合作用,植物生长和根系形态相关参数。这些反应与相应的抗氧化酶的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含量显著增加有关。O2.-和H2O2的组织化学染色以及脂质过氧化的检测进一步证明,GSH对小白菜幼苗耐受Cd胁迫的能力增强与GSH/GSSG以及AsA/DHA的比
多壁碳纳米缓解苜蓿镉毒害的分子机制探究多壁碳纳米缓解苜蓿镉毒害的分子机制探究(附件)【字数:6516】
重金属镉(Cadmium,Cd)对常用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具有很强的毒害作用。已知多壁碳纳米材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MWCNTs)能够缓解Cd对苜蓿的毒害作用。本实验以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了药理学和分子技术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MWCNTs可以缓解镉对苜蓿的毒害作用;2.MWCNTs通过影响H2S在苜蓿体内积累和转运来缓解镉对苜蓿的毒害;3.MWCNTs可以降低镉引发的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本实验结果为MWCNTs在缓解苜蓿镉毒害上
常绿树种棕榈天然种群常绿树种棕榈天然种群的分布式样研究【字数:9872】
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南京市内的大学校园、紫金山琵琶湖、梅园新村、雨花台烈士陵园、玄武湖公园五地分别用10个1 m * 1 m样方调查棕榈实生苗的分布情况:棕榈总数为231株,各样方个体数目范围在1 ~ 17株;城区比城郊的棕榈个体容易被人工清除,留下的多是被其他灌木掩盖的幼苗和小树,城郊的天然棕榈更加密集,高度范围更加广泛。样方中的棕榈高度范围在4 ~ 367 cm,个体高度与样方中棕榈个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在下马坊遗址公园和中山陵的10 m * 10 m样方中,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样方中
常绿树种棕榈果序数目及果实产量的变异式样研究常绿树种棕榈果序数目及果实产量的变异式样研究(附件)【字数:8218】
2018年冬季在南京与宜兴两地一共调查了100株棕榈的果序数目及其树高和胸径,并且分别测量两地各10株上各2个成熟果序的果实数目;2019年夏初在南京调查了10株棕榈的果序数目及其树高和胸径及各2个幼果果序的果实数目。结果显示单株棕榈冬季成熟果序数目为1 ~ 12个,平均值为5.7,单个成熟果序的果实数目为296 ~ 4993个,平均值为2051.7个,单株棕榈上成熟果实数目为1488 ~ 28406,平均值为11609;初夏幼果果序数目为3 ~ 11个,平均值为7.3,单个幼果果序中果实数目为1040
拟南芥npc3细胞定位拟南芥npc3细胞定位和耐高铵胁迫的初步研究(附件)【字数:9714】
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 PLC)是一类重要的磷脂水解酶,依据其水解底物的特异性,可以分为非特异性磷脂酶C(non-specific PLC, NPC)和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hosphoinositide-specific PLC, PI-PLC)。NPC催化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等初级膜磷脂水解,生成二酰基甘油(diacylglycerol,DAG)和磷酸基团的头部分子。在拟南芥中,NPC蛋白家族由6个基因编码,分别命名为NPC1-NPC6,
拟南芥rabe1d在主根拟南芥rabe1d在主根发育中的初步功能研究【字数:9334】
本课题研究内容为拟南芥RAB家族小G蛋白中的RAB-E1d在主根发育中的功能。Rab 家族小G蛋白是一类能够调控囊泡运输过程的小G蛋白。RABE是RAB家族小G蛋白的一个亚家族,它被证明与细胞外泌途径中高尔基体向质膜的转运有关。因此,我们通过构建RAB-E1d的负显性突变体来观察其对主根发育表型的影响,从而研究RAB-E1d在主根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发现,RAB-E1d突变型的主根和根毛长度与野生型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且突变型中不正常形态根毛的比例更高,说明突变将会影响拟南芥主根和根毛的生长速度以及根毛的
拟南芥多巴胺β羟化酶的组织表达和调控拟南芥多巴胺β羟化酶的组织表达和调控aba信号的初步研究【字数:5585】
多巴胺β羟化酶 (Dopamine β-hydroxylase,DBH)能够催化多巴胺(Dopamine,DA)转变为去甲肾上腺素(Norrpinephrine,NE), 属于儿茶酚胺代谢中的生物合成酶。儿茶酚胺是一类含有儿茶酚和胺基的生物胺,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它们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动物中,能够增强机体在多种应变因素影响下的适应能力。目前研究已发现,儿茶酚胺在植物内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并在植物生长、发育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参与活性氧清除过程,增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等。该研究主要
昆山花桥地区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昆山花桥地区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附件)【字数:23246】
植物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环境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根据卫星地图设计制定样点,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调查昆山花桥地区植物种质资源与地理分布情况,并统计并分析了花桥湿地农耕、城乡结合、城市化生态地块类型下乔木重要值和维管植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差异。共统计得到花桥地区维管植物99科293属420种,其区系组成、地理成分差异较大,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良好,入侵种类较多。乔木层重要值整体分布均衡,但在城市化区域优势种突出。不同生态地块的植物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湿地农耕区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