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商陆耐重金属的生理机制研究

由于一些植物长期生活在不同重金属浓度的生境中,不同种群之间往往会产生不同重金属耐性或积累能力。从种群水平上研究美洲商陆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下的相关生理机制,可为研究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故本研究以美洲商陆为材料,利用来自9个不同种群的种子进行水培培育,并进行镉(Cd)、锰(Mn)处理,分别从形态指标、荧光参数、MDA含量、H2O2含量、可溶性糖和重金属含量等方面观察美洲商陆在这两种重金属处理下的相关指标变化,从而进一步分析美洲商陆耐重金属的相关生理机制。

蓝光连续光照对大豆芽苗菜花青苷合成的影响

本文以大豆‘东农690’为试验材料,以黑暗培养(D)为对照,初步探究蓝光(B)连续光照对大豆芽苗菜生长和花青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蓝光处理下大豆芽苗菜下胚轴长受到显著抑制,可食率显著降低,根长显著升高。随着光照时间延长,大豆芽苗菜下胚轴中花青苷含量逐渐积累。处理组中大豆芽苗菜下胚轴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查尔酮异构酶(CHI)的活性以及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PAL、CHS、ANS的表达量均先升高后降低。与黑暗培养相比,在蓝光连续光照下,蓝光光受体基因CRY1与CRY2的表达量显著提高。

蛾蝇抗菌肽attacinmf的基因克隆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昆虫抗菌肽是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昆虫体内的小肽类物质,它是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强、水溶性好、无免疫原性、强碱性、抗菌谱广的新型抗菌药物。到目前为止,蛾蝇来源的抗菌肽没有被报导确认过。在本实验室的前期工作中,我们对蛾蝇转录组进行分析时发现其具有attacin抗菌肽序列。在本研究中,我们拟以蛾蝇成虫提取的总RNA为原料,以attacin序列为模板设计上下游引物,通过PCR得到完整的双链cDNA并将其克隆到PMD19-T载体上,将连接产物导入大肠杆菌DE-3后进行抗生素筛选,

转基因甘蓝型油菜c染色体基因向其与野芥菜回交后代(bc1f6bc2f5bc3f4)的渗入

为深入了解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基因向野芥菜的渗入,以抗草甘膦和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1代子5代(BC1F6)、回交2代子4代(BC2F5)、回交3代子3代(BC3F4)为实验材料,采用SSR检测方法,分析了16对C-染色体特异片段在后代中的遗传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6对C-染色体组特异性引物编码的基因片段能以不同频率向回交后代传递。其中16对C-染色体组特异性引物在正反交携带草甘膦和草丁膦基因的BC1F6中每条引物平均被检测到的频率是4.40%、4.84%和16.72%和13.75%;在正反交携

1433在no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灵芝三萜合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1为了研究14-3-3蛋白在灵芝次级代谢中的调控作用,本实验以灵芝为研究材料,构建了14-3-3双沉默菌株,进一步通过检测在MeJA诱导灵芝三萜生物合成过程中14-3-3蛋白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在MeJA诱导灵芝三萜生物合成的过程中,14-3-3基因的转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进一步检测了14-3-3双沉默转化子中三萜含量变化与野生型有显著差异。同时发现,外源添加MeJA诱导胞内NO的积累,进一步添加NO清除剂PTIO后,14-3-3双沉默菌株的三萜水平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别。由此推测14-3-3参与NO信号

ppcbel植物瞬时表达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验证

疫霉是一类包含很多植物病原菌的真核生物,可引起很多作物发生灾难性病害。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过程中,植物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来触发自身的免疫反应(PAMP-triggered immunity,PTI)。植物病原菌烟草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是一种能对茄科植物造成严重危害的病原菌,其细胞壁中含有一种被命名为CBEL的病原相关模式

smetr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乙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植物激素,在植株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作为一种逆境激素,乙烯还能够发挥信号分子的功能,参与应答盐胁迫。作为乙烯感知和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关键信号因子之一,乙烯受体在植物响应盐胁迫的过程中十分重要。本文以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的茄子乙烯受体基因SmETR2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方法对其克隆,并分析了它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序列分析显示,SmETR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2041 bp,编码681个氨基酸。基因表达分析表明,较低的盐浓度会诱导该基因表达,而高浓度盐胁迫则会抑制

snornas及其宿主基因的表达量关系

核仁小分子RNA(small nucleolar RNA, snoRNAs)是一类负责调控核糖体RNA(rRNA)转录后成熟的短的非编码RNA(ncRNA)。根据其结构和主要功能将核仁小分子RNA分成三个家族C / D box snoRNAs(SNORD)、H / ACA box snoRNAs(SNORA)和small Cajal body-specific RNAs(SCARNA),SNORD的主要功能为指导rRNA特定位点上的核糖残基的2-羟基基团添加甲基(2-O-甲基化),SNORA负责在rRNA

一个水稻幼苗生长延迟突变体的生理分析与基因定位

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延迟是幼苗期一种重要的的较常见突变性状,生长周期变异是高等植物突变频率较高且易于鉴定的突变性状。本实验从60Co-γ辐射诱变的日本晴突变体库中筛选出水稻生长延迟突变体JV1作为实验材料,对突变体以及野生型植株观察对比其幼苗期、成熟期的表型,测量并统计其成熟期的农艺性状。用SSR以及Indel基因标记的方法进行连锁分析,最终把突变基因范围缩小在序列为RM12045和RM12055之间的基因区间内,长度为128.5 kb。推测出目标基因为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

一年生黑麦草和水稻秸秆碱性预处理研究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由农作植物废弃物生产纤维素乙醇因原材料广泛存在且不与人类竞争粮食,被认为是有前途的可持续能源之一,但是如何提高转化的工艺和降低成本一直是难题。本实验通过对黑麦草和水稻秸秆材料碱性预处理条件探究,发现黑麦草预处理NaOH溶液浓度为1%(m/v),水稻秸秆为0.8%时,具有最高的糖转化率且黑麦草高于水稻秸秆。同时运用美国国家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发布的方法(NREL法)测定两种材料酸溶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含量,发现两者半纤维素含量相近,但黑麦草的酸溶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水稻秸秆的含

一种食虫线虫yxld3的分类鉴定

食虫线虫根据其习性可分为昆虫病原线虫和昆虫寄生性线虫,具有主动搜寻宿主、效率高、对人无害等优点,在农林业害虫防治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一种采集自安徽省岳西县的食虫线虫YXLD3进行鉴定。该种线虫成虫雌雄同体、自体受精,具有宽口、窄口两种口型分化,存在抗逆性较强的持久幼虫虫态,以昆虫宿主为营养来源。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种线虫属于双胃科Pristionchus属,序列与Pristionchus pacificus同源性最高。致死力测定结果表明其侵染大蜡螟幼虫6天后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