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对金边富贵竹抗寒力的影响(附件)
金边富贵竹观赏价值高,但抗寒力差。本实验将金边富贵竹置于低温(-4℃)4个小时后喷施不同浓度的草酸研究其生理和形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经过处理的金边富贵竹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SOD、POD、CAT的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且丙二醛的含量上升趋势也趋于缓慢,而形态指标显示,冷害对富贵竹的株高、根长、鲜重、干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草酸可以有效缓解。(2)本实验条件下,10mmol/L草酸处理缓解冷害效果最佳。关键词 草酸,富贵竹,抗寒力
目 录
1 引言 1
1.1 金边富贵竹 1
1.2 冷害的研究现状 1
1.2.1 冷害的概念 1
1.2.2 冷害研究现状 1
1.2.3 冷害研究发展趋势 2
1.2.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2 材料与方法 3
2.1 材料 3
2.2 实验设计 3
2.3 处理方法 3
2.4 测定方法 3
3 结果与分析 3
3.1 在草酸缓解冷害过程中对形态指标的影响 3
3.2 在草酸缓解冷害过程中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5
3.2.1 对叶绿素的影响 5
3.2.2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6
3.2.3 对SOD活性的影响 6
3.2.4 对POD活性的影响 7
3.2.5 对CAT活性的影响 7
3.2.6 对MDA活性的影响 8
4 讨论 8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1 引言
1.1 金边富贵竹
金边富贵竹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百合科龙血树[1],又名万寿竹[2] 。金边富贵竹竹子植物郁郁葱葱,叶子圆薄而圆,植物高度垂直生长,无分株,叶状如竹形,叶子颜色为深绿色,叶缘上有白色间淡黄色,十分清新脱俗[3]。金边富贵竹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经济效益也不错。
金边富贵竹对土质严格,喜爱肥沃的土壤,耕作层较厚,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好的土壤,对生长较好的p H在 5.5~6.5;喜爱温暖,怕冷,适宜的生长温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20~28℃,温度达到12℃以上可以安全地越冬[4]。 金边富贵竹竹子适合生长在明亮的散射光中,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冬季温度为10℃, 最低温度是5~10℃[5]。 但在冬季种植时,易发生由于低温引起的叶片黄化和死亡等不可逆的损伤,破坏了观赏价值[6]。
1.2 冷害的研究现状
1.2.1 冷害的概念
很多学者对低温寒害均赋予过几种不完全相同的意义。例如王书裕[7]将冷害定义为: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0℃以上的温度,但同时低温和光照又不足的情况下,对生产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自然灾害。因为导致植物在0℃以上,有时甚至接近20℃的情况下造成产量的下降,但作物外部形态并出现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有“哑巴灾”的称呼[8]。冷害是在作物的生长季节内,温度降低到植物生长临界点一下所受的伤害的一种气象灾害。
1.2.2 冷害研究现状
在我国的历史上对于低温冷害的记载就有不少。在汉武帝时期,我国就有对低温冷害的记载,但我国对研究低温冷害算是较晚的国家之一。从近代开始因我国低温冷害的频繁发生,我国才还是对低温冷害有了系统性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研究成果有不少,例如初步探索冷害机制、研发抵御=御低温冷害的办法等,这些研究成果使人们对植物冷害有了更深的认识。
低温冷害的发生需要特定的条件,因此我国东北地区是研究低温冷害的主要地区;国外大部分是对冷害机理和抗寒性的研究以及对经济作物的研究而对农作物研究得较少。
日本很重视低温冷害的研究,并且是开始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现代日本发生大规模额冷害,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的下降,因此有很多日本学者都对冷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日本学者最大的成就是发现作物在一段时间内最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伤害,也在期间发现花药细胞学异常,这对冷冻损伤机制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9]。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为了研究低温冷害曾尝试使用人工气候实验室,但由于人工实验室常常发生故障,所以导致研究并没有质的飞跃。之后日本专家吸取上次的教训,改良了人工实验室,取得了显著效果。日本在农林牧副渔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除了日本,其他国家对低温冷害也有不少的认识与研究。
有一些外国学者研究了植物光合因子与冷害之间的关系。也有人研究了在低温下玉米代谢过程的变化,强调玉米对寒冷的反应程度也取决于不同的耐寒性;同时,进过低温训练的种子对低温冷害的反应程度有很大的不同。 法国的玉米不适合在夏季低温中生长,随后法国专家培育出耐冷、早熟的杂交F一代,使只能在法国南部生长的玉米,可以移植到北方种植,使其种植面积扩大了7倍[10]。 韩国对冷害的研究主要集中是在水稻领域,并提出了水稻的抗寒指数[11]。
1.2.3 冷害研究发展趋势
低温不仅可以抑制植物生长,还对植物生长的地域性起到限制作用。发生冷害的地方农业经济会受到严重损伤,甚至会颗粒无收。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是低温的特点,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因此,研究冷害的发生机理和抗寒性的研究对人们在控制低温冷害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低温冷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植物受到冷害后,体内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植物的细胞或其结构会受到损伤及破坏致使其生理机能下降,例如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根系活力降低,导致其运输能力下降,叶片失水,相对含水量下降[12]。
从一开始用物理方法进行缓解冷害,例如通过建造设施达到抵御冷害的作用,到目前使用一些化学手段,从分子或细胞的水平达到缓解冷害的作用,例如喷施药剂,增加植物体内保护酶系的活性,提高植物的抗寒力;培育新品种等,最终实现植物物冷害后的有效调控。
目 录
1 引言 1
1.1 金边富贵竹 1
1.2 冷害的研究现状 1
1.2.1 冷害的概念 1
1.2.2 冷害研究现状 1
1.2.3 冷害研究发展趋势 2
1.2.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2 材料与方法 3
2.1 材料 3
2.2 实验设计 3
2.3 处理方法 3
2.4 测定方法 3
3 结果与分析 3
3.1 在草酸缓解冷害过程中对形态指标的影响 3
3.2 在草酸缓解冷害过程中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5
3.2.1 对叶绿素的影响 5
3.2.2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6
3.2.3 对SOD活性的影响 6
3.2.4 对POD活性的影响 7
3.2.5 对CAT活性的影响 7
3.2.6 对MDA活性的影响 8
4 讨论 8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1 引言
1.1 金边富贵竹
金边富贵竹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百合科龙血树[1],又名万寿竹[2] 。金边富贵竹竹子植物郁郁葱葱,叶子圆薄而圆,植物高度垂直生长,无分株,叶状如竹形,叶子颜色为深绿色,叶缘上有白色间淡黄色,十分清新脱俗[3]。金边富贵竹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经济效益也不错。
金边富贵竹对土质严格,喜爱肥沃的土壤,耕作层较厚,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好的土壤,对生长较好的p H在 5.5~6.5;喜爱温暖,怕冷,适宜的生长温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20~28℃,温度达到12℃以上可以安全地越冬[4]。 金边富贵竹竹子适合生长在明亮的散射光中,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冬季温度为10℃, 最低温度是5~10℃[5]。 但在冬季种植时,易发生由于低温引起的叶片黄化和死亡等不可逆的损伤,破坏了观赏价值[6]。
1.2 冷害的研究现状
1.2.1 冷害的概念
很多学者对低温寒害均赋予过几种不完全相同的意义。例如王书裕[7]将冷害定义为: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0℃以上的温度,但同时低温和光照又不足的情况下,对生产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自然灾害。因为导致植物在0℃以上,有时甚至接近20℃的情况下造成产量的下降,但作物外部形态并出现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有“哑巴灾”的称呼[8]。冷害是在作物的生长季节内,温度降低到植物生长临界点一下所受的伤害的一种气象灾害。
1.2.2 冷害研究现状
在我国的历史上对于低温冷害的记载就有不少。在汉武帝时期,我国就有对低温冷害的记载,但我国对研究低温冷害算是较晚的国家之一。从近代开始因我国低温冷害的频繁发生,我国才还是对低温冷害有了系统性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研究成果有不少,例如初步探索冷害机制、研发抵御=御低温冷害的办法等,这些研究成果使人们对植物冷害有了更深的认识。
低温冷害的发生需要特定的条件,因此我国东北地区是研究低温冷害的主要地区;国外大部分是对冷害机理和抗寒性的研究以及对经济作物的研究而对农作物研究得较少。
日本很重视低温冷害的研究,并且是开始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现代日本发生大规模额冷害,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的下降,因此有很多日本学者都对冷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日本学者最大的成就是发现作物在一段时间内最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伤害,也在期间发现花药细胞学异常,这对冷冻损伤机制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9]。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为了研究低温冷害曾尝试使用人工气候实验室,但由于人工实验室常常发生故障,所以导致研究并没有质的飞跃。之后日本专家吸取上次的教训,改良了人工实验室,取得了显著效果。日本在农林牧副渔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除了日本,其他国家对低温冷害也有不少的认识与研究。
有一些外国学者研究了植物光合因子与冷害之间的关系。也有人研究了在低温下玉米代谢过程的变化,强调玉米对寒冷的反应程度也取决于不同的耐寒性;同时,进过低温训练的种子对低温冷害的反应程度有很大的不同。 法国的玉米不适合在夏季低温中生长,随后法国专家培育出耐冷、早熟的杂交F一代,使只能在法国南部生长的玉米,可以移植到北方种植,使其种植面积扩大了7倍[10]。 韩国对冷害的研究主要集中是在水稻领域,并提出了水稻的抗寒指数[11]。
1.2.3 冷害研究发展趋势
低温不仅可以抑制植物生长,还对植物生长的地域性起到限制作用。发生冷害的地方农业经济会受到严重损伤,甚至会颗粒无收。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是低温的特点,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因此,研究冷害的发生机理和抗寒性的研究对人们在控制低温冷害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低温冷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植物受到冷害后,体内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植物的细胞或其结构会受到损伤及破坏致使其生理机能下降,例如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根系活力降低,导致其运输能力下降,叶片失水,相对含水量下降[12]。
从一开始用物理方法进行缓解冷害,例如通过建造设施达到抵御冷害的作用,到目前使用一些化学手段,从分子或细胞的水平达到缓解冷害的作用,例如喷施药剂,增加植物体内保护酶系的活性,提高植物的抗寒力;培育新品种等,最终实现植物物冷害后的有效调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