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车间新车型导入验证流程理工【字数:19015】

基于公司新车型导入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公司技术现状,再结合国内外成果经验,在新车型导入过程中开展涂装工艺应用研究。本文主要从八个具体的方面对新车型涂装工艺的应用进行一个具体的分析,然后再在产品样车试制阶段,利用基于实物验证的分析方法,编写了涂装工艺在产品样车验证方面的应用方法和内容,这一系列的研究,对于涂装车间新车型导入的流程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分析和验证,它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且能够推进涂装工艺的发展。
目录
1.绪论..........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
1.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
2.新车型涂装工艺的应用分析.....3
2.1涂装线工艺分析..3
2.1.1涂装线通过性分析...3
2.1.2涂装工艺流程分析...3
2.1.3生产线合理性分析...4
2.2涂装整车密封性分析......4
2.2.1搭接部位工艺分析...4
2.2.2潜在漏水部位分析及解决方案制定...5
2.2.3分析案例...5
2.3涂装注胶作业性分析......7
2.4涂装车身外部涂装作业性分析......9
2.4.1车身外部喷涂作业性分析...9
2.4.2套色喷涂作业性分析...9
2.4.3分析案例...9
2.5涂装电泳孔分析........10
2.5.1分析内容及方法.....10
2.5.2电泳孔开孔基准分析.11
2.5.3开孔尺寸对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分析.........13
2.5.4案例分析.....14
2.6涂装排水性孔分析....16
2.6.1排水孔位置、尺寸及数量分析.....16
2.6.2案例分析........17
2.7涂装防气泡孔分析.......18
2.7.1分析方法....18
2.7.2案例分析....19
2.8涂装钣金件搭接方法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1
2.8.1车身钣金件间隙分析....21
2.8.2外板、内板、加强板间隙分析........21
2.8.3案例分析....22
3.新车型涂装工艺的验证分析......23
3.1涂装生产线工艺满足性分析.......23
3.2试制工艺文件编制与验证...24
3.3工装设计...25
3.4试装工艺验证...25
3.4.1涂装工艺性验证....25
3.4.2新车型拆解验证流程....25
3.4.3防腐蚀设计方法........29
3.4.4新车型防腐蚀性能验证....30
3.4.5防腐性能验证总结....38
4.总结与展望..40
参考文献.....41
致谢.....42
1.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这一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大环境中,汽车企业若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想办法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并开发出优秀的产品来吸引广大客户。而如何缩短产品开发和试制的时间周期,开展工艺同步工程研究不失为一个优秀的法子。?
涂装是一种特殊工艺过程,其车身涂装的质量水平很难通过肉眼来进行评判,且内在涂装质量问题一般不会在短期内轻易暴露[1]。这就导致了在涂装工艺这方面,很多企业不太重视它的实际应用,且又因为经验的不足,在开发新车型时,大多是在数模下发后再进行分析校对,甚至有些企业完全不考虑实际状况,稍微调整参数后便将数模原样地搬了过来。最终导致推出的产品经过实际验证后,产品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不是数模需要被大幅度修改,使得整个研发周期被极大的延长了,就是想要满足产品的生产还需要大量投资,甚至生产后的质量都不能得到保证。加强该课题的研究,对于实现涂装新产品的快速投放和投放市场后的稳定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如今,涂装工艺在新车型初期开发阶段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和机构的关注,他们都在这方面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很多国外的汽车企业现在不光关注涂装工艺方面的理论分析,还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来帮助他们开展相关研究,其中数值仿真分析车身电泳膜厚技术VPS(Virtual Paint Shop)便是里面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这项技术主要是依据流体力学原理来进行相关的分析,在其内部还采用了全新的有限单元模型,这样能够实现对被分析车身每个部位的几何描述。这项技术始创于上世纪末,是德国的一家公司和宝马汽车公司联合研制出来的[2]。有限元模型是这项技术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补充,它能够对不同的腔体进行分析,再辅以一定的边界条件,生成相应的图形函数。且在有限元模型建立完成后,便能直接进行型面的调整和开孔,快速验证修改后的电泳状态是否得到改良,这样不仅减少了验证过程中的可能造成的资源浪费(如模具费用),也节省了大量的验证时间。
相关资料显示,现在国内很多机构和学者也在涂装工艺方面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绩。李国波便对涂装工艺的优势做出了一个很好的叙述,其理论还和汽车前处理以及电泳方面的实践理论相结合,提出了车身孔位设计的新思路,对提高车身的防腐性能有很大帮助[3]。吴新贵在涂装同步工程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产品在不同开发阶段该注重方面的研究[4]。李中华在其文章之中则着重阐述了白车身在涂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涂装缺陷[5]。司进华对涂装工艺在不同时间段需要进行的工作进行了阐述[6]。梁旭通过同步工程分析对涂装工艺在车间实际生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7]。
1.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涂装工艺在新车型导入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以此来寻求进一步的突破,把新品涂装可能存在的潜在失效模式消弭在导入阶段,降低新品的研发周期和生产成本。本文需要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qcgc/4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