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方案设计(附件)
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环境、交通以及能源等方面的困扰。不管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还是从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交通状况的角度,都需要我们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问题加以重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对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来保证结果的精确。通常来说我们知道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这其中包括汽车本身的性能、当前的路况和交通状态、驾驶员的驾驶习惯以及我们所选用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标准密不可分。论文收集了当前世界上不同国家所沿用的几种不同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标准和他们所对应的工况。在此基础上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试验方案作了研究和分析,设计了包括等速,匀速,多工况在内的几种不同工况的油耗测试。并对其结果进行的分析,从而找出了一些更经济的方法。关键词: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方案,评价标准,影响因素,试验工况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标准 2
2 关于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综合分析 3
2.1发动机参数的确定 3
2.2从微观模型效应分析燃油的经济性 5
2.3实验车辆的理论数据分析 6
3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 8
3.1车辆本身的差异 8
3.2司机的驾驶习惯对于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11
3.3车辆的行车工况对于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11
4 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方案设计 14
4.1道路实验 14
4.2试验仪器 15
4.3具体试验项目和规程 20
4.4试验结果的整理 27
4.6汽车燃油经济性能台试方案 30
4.7试验结论 30
结论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燃油经济性问题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以及温室效应等一些列连锁反应开始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在1975年以前,世界上并没有比较完善汽车燃油经济性法规和标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4.6汽车燃油经济性能台试方案 30
4.7试验结论 30
结论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燃油经济性问题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以及温室效应等一些列连锁反应开始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在1975年以前,世界上并没有比较完善汽车燃油经济性法规和标准可以被大家用来参考和执行[1]。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1975年,直至美国政府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汽车油耗的法规(CAFE)。众所周知的1973年中东大规模石油危机,导致世界各国油价飞升。当时世界上的工业强国作为主要的石油进口国。这次的石油危机迫使他们开始考虑国家的能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并且环境问题也开始日渐凸显,当时作为石油消耗的巨头之一,汽车产业受到了足够的重视。迫使各国制定相关法规,完善并管理这一产业。
1981-199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的排放,近100年来伴随着矿物燃料(煤、石油等)被人类大量使用,排放出大量的CO2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对于阳光的辐射短波具有高度透过性,并且可以高度吸收地球所反射的长波,这一来一回导致大量来自太阳的热量被留在了地球上,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所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全球变暖会使冰川和冻土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全球降水重新分配,严重影响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这其中南北极为典型代表由于冰川融化很多动物企鹅,北极熊等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存空间被压缩,对这些物种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人类意识到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后,也开始做出一系列举措想减缓或者改变这一事实。于是1992年,世界各国召开了世界环保大会,在此次会议上,各国对温室效应进行重点讨论。调查显示汽车尾气所排放出的CO2以世界CO2总排放量7%的占比,成为了罪魁祸首之一。其中工业强国汽车CO2的排放量甚至占到了本国CO2总排放量的30%-40%。这促使我们对汽车的燃油消耗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因此规范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不单单是能源消耗的问题,还关系到长远的环境问题以及后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次世界环保大会要求那些工业强国能在未来逐步降低CO2的排放量。此后在1997年的京都会议上提出京都协议书则对这些国家提出了比世界环保大会更加严格的要求。到2005年2月,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协议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协议书正式生效,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2]。
为了控制控制交通领域的燃油消耗,各国做了各种对应举措,后来的实践和经验也表明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的制定对控制燃油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过去的20年中,类似欧盟、日本还有我国,在控制燃油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一系列更加严格的全新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和燃油经济性标准[3][4]被制定和完善。
尽管这些标准不能直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燃油的消耗,但却是控制机动车燃油消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机动车燃油经济性的有很多不同的评价标准,比汽车的百公里油耗(L/lOOkm)或者每升燃油行驶公里数(km/L)又或者每加仑燃油可行驶英里数(mpg),在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中我们用每英里温室气体排放量(g/mile),或每公里温室气体排放量(g/km)来作为比较单位表示温室气体的排放[5]。
1.3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标准
1.3.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执行标准和评价指标不尽相同,同时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分为很多种,这里整理出一下几种常见的评价指标,见表(1-1)。
表1-1 燃油经济性常见评价指标[6]
名词
符号(单位)
比油耗
ge(g/kW*h)
汽车油耗的基本指标,反映发动机的燃油利用率
单位油耗
UFC(ml/s)
汽车油耗模型指标,是汽车油耗的基本指标
怠速油耗
FCw(m1)
汽车在交叉口停车等待时的油耗,即怠速油耗
行驶油耗
FCt(m1)
实际油耗与等待油耗之差
实际油耗
FC(ml)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油耗
实际单位距离油耗
UFCp(ml/s)
实际油耗与行驶时间(包括汽车
1 绪论 1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标准 2
2 关于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综合分析 3
2.1发动机参数的确定 3
2.2从微观模型效应分析燃油的经济性 5
2.3实验车辆的理论数据分析 6
3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 8
3.1车辆本身的差异 8
3.2司机的驾驶习惯对于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11
3.3车辆的行车工况对于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11
4 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方案设计 14
4.1道路实验 14
4.2试验仪器 15
4.3具体试验项目和规程 20
4.4试验结果的整理 27
4.6汽车燃油经济性能台试方案 30
4.7试验结论 30
结论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燃油经济性问题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以及温室效应等一些列连锁反应开始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在1975年以前,世界上并没有比较完善汽车燃油经济性法规和标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4.6汽车燃油经济性能台试方案 30
4.7试验结论 30
结论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燃油经济性问题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以及温室效应等一些列连锁反应开始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在1975年以前,世界上并没有比较完善汽车燃油经济性法规和标准可以被大家用来参考和执行[1]。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1975年,直至美国政府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汽车油耗的法规(CAFE)。众所周知的1973年中东大规模石油危机,导致世界各国油价飞升。当时世界上的工业强国作为主要的石油进口国。这次的石油危机迫使他们开始考虑国家的能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并且环境问题也开始日渐凸显,当时作为石油消耗的巨头之一,汽车产业受到了足够的重视。迫使各国制定相关法规,完善并管理这一产业。
1981-199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的排放,近100年来伴随着矿物燃料(煤、石油等)被人类大量使用,排放出大量的CO2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对于阳光的辐射短波具有高度透过性,并且可以高度吸收地球所反射的长波,这一来一回导致大量来自太阳的热量被留在了地球上,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所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全球变暖会使冰川和冻土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全球降水重新分配,严重影响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这其中南北极为典型代表由于冰川融化很多动物企鹅,北极熊等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存空间被压缩,对这些物种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人类意识到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后,也开始做出一系列举措想减缓或者改变这一事实。于是1992年,世界各国召开了世界环保大会,在此次会议上,各国对温室效应进行重点讨论。调查显示汽车尾气所排放出的CO2以世界CO2总排放量7%的占比,成为了罪魁祸首之一。其中工业强国汽车CO2的排放量甚至占到了本国CO2总排放量的30%-40%。这促使我们对汽车的燃油消耗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因此规范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不单单是能源消耗的问题,还关系到长远的环境问题以及后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次世界环保大会要求那些工业强国能在未来逐步降低CO2的排放量。此后在1997年的京都会议上提出京都协议书则对这些国家提出了比世界环保大会更加严格的要求。到2005年2月,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协议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协议书正式生效,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2]。
为了控制控制交通领域的燃油消耗,各国做了各种对应举措,后来的实践和经验也表明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的制定对控制燃油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过去的20年中,类似欧盟、日本还有我国,在控制燃油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一系列更加严格的全新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和燃油经济性标准[3][4]被制定和完善。
尽管这些标准不能直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燃油的消耗,但却是控制机动车燃油消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机动车燃油经济性的有很多不同的评价标准,比汽车的百公里油耗(L/lOOkm)或者每升燃油行驶公里数(km/L)又或者每加仑燃油可行驶英里数(mpg),在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中我们用每英里温室气体排放量(g/mile),或每公里温室气体排放量(g/km)来作为比较单位表示温室气体的排放[5]。
1.3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标准
1.3.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执行标准和评价指标不尽相同,同时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分为很多种,这里整理出一下几种常见的评价指标,见表(1-1)。
表1-1 燃油经济性常见评价指标[6]
名词
符号(单位)
比油耗
ge(g/kW*h)
汽车油耗的基本指标,反映发动机的燃油利用率
单位油耗
UFC(ml/s)
汽车油耗模型指标,是汽车油耗的基本指标
怠速油耗
FCw(m1)
汽车在交叉口停车等待时的油耗,即怠速油耗
行驶油耗
FCt(m1)
实际油耗与等待油耗之差
实际油耗
FC(ml)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油耗
实际单位距离油耗
UFCp(ml/s)
实际油耗与行驶时间(包括汽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qcgc/1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