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s01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与实施
【】手机是现如今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工具,这篇论文阐述了手机壳模具的加工工艺的分析和实施;如今数控加工的发展和应用日渐广泛,数控加工技术对国民发展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这篇论文着重介绍了使用UG软件对这个手机壳模具的加工,通过对零件的尺寸,结构,材料的分析来选择相应的刀具和制定相应的加工工艺。
目 录
引言 1
一、零件图分析 2
(一)零件图分析 2
(二)形位公差的分析 2
二、加工工艺分析 3
(一)毛坯的选择 3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3
(三)制定加工方案 3
(四)确定加工顺序 3
(五)确定加工顺序 4
(六)刀具图片 4
(七)加工工序卡 4
三、加工与UG自动编程 5
(一)前期准备 5
(二)零件的加工过程 6
(三)程序 11
四、零件的检测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谢辞 16引言
这篇论文课题是由导师提供,对手机壳模具的加工工艺的分析和实施进行研究,我做这个课题的原因是想更熟练的掌握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工艺制作和具体加工方案的实施,当今手机已经是社会上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工具,所以本课题具有其实际意义,在该课题中主要介绍了手机壳模零件的加工工艺的制定和在数控加工中心上的操作,如今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也越来越重要,很多传统的工艺也都被数控技术所取代,这更加证明了数控技术的工艺必然比传统技术工艺在一些方面有存在着一定的优势,正因为数控技术的发展,在这个领域的要求也会随着他的发展而提高,只有更好的工艺加工方法才能更好地在这个领域存活下去。同时本课题也介绍了在UG软件上对零件的自动编程和后处理的运作,UG也是制图工具中的佼佼者,掌握好了UG才能对自己在数控领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先在我以XTS01零件的加工来展示UG的应用和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与具体零件的加工。
一、零件图分析
(一)零件图分析
加工零件如图11所示
图1.1零件二维图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图12零件三维图纸
该零件为手机壳凹模零件,该零件四周为虎口,作为零件合模是定位所用。该手机壳模零件主要由内轮廓,平面还有曲面等构成,零件的总长为180mm,高为41.5mm,宽为120mm。由于本次课题该零件的前期CNC加工,后期电极放电等加工不做研究,所以该零件的加工精度要较高,具体加工尺寸参照图纸。
(二)形位公差的分析
该零件的形位公差主要注意外轮廓虎口之间的位置度公差要求0.02mm,还有两边凹槽之间的位置度公差0.01mm,内轮廓几个立柱之间位置度公差要求为0.005mm,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要注意保证零件的形位公差。
二、加工工艺分析
(一)毛坯的选择
该零件的用途为制作手机壳的模具,所以该零件不需要批量生产,该手机壳零件结构比较复杂。作为模具的零件对使用寿命的要求较高,所以应该采用材质较好的毛坯作为材料,所以综合各种因素选择45号钢的块料作为毛坯。选择的毛坯为经过加工过符合加工精度的块料。具体毛坯形状见图21所示。
图21 毛坯图片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零件的毛坯为180*120*45mm的45钢的块料,所以用台虎钳装夹零件,装夹时注意下方放个垫块,侧面放挡块对零件进行限位,还要注意对零件表面进行保护,防止损坏,定位基准选择为零件180*120mm的地面作为基准。该零件只需一次装夹就能加工出全部内容。
(三)制定加工方案
1.对零件进行一次开粗:对该手机壳模的零件进行分析,进行开粗时的刀具选择不能过大,因为该零件需要加工的部件之间间距比较小,所以选择刀具直径中等的立铣刀进行第一次开粗。
2.对零件进行二次开粗:换用一个刀具比第一次开粗刀具直径小的立铣刀对该手机膜壳零件进行第二次开粗。
3.根据零件的各个部位的不同要求采用相应的刀具对零件进行加工。
(四)确定加工顺序
经过对该手机壳模的观察该零件的结构十分复杂,通过对加工顺序概念的研究,我决定将加工工序安排为:
1.铣削零件上表面,使用φ16的刀对该手机壳模毛坯上表面进行铣削加工,方便后续加工。
2.对该手机壳模零件进行一次开粗。
3.对该手机壳模零件进行二次开粗。
4.对该手机壳模零件的外轮廓进行加工。
5.对该手机壳模零件的内轮廓进行加工。
6.对各部分进行精加工。
7.对零件尺寸进行检验。
8.入库。
(五)确定加工顺序
该零件的内部尺寸比较复杂,大小差异大,所以对刀具的选择十分重要,刀具选择将影响刀加工的效率等问题。对该零件的加工我选择的刀具材质是合金刀具,刀具选用表如下表21所示。
表21 刀具表
序号
刀具号
刀具名称规格/mm
刀具材料
1
T01
Φ16立铣刀
硬质合金
2
T02
Φ8立铣刀
高速钢
3
T03
Φ4立铣刀
硬质合金
4
T04
R3球刀
硬质合金
5
T05
Φ2立铣刀
硬质合金
6
T06
Φ1立铣刀
硬质合金
7
T07
R1球头刀
硬质合金
(六)刀具图片
图22 D16R0.8刀具 图23 D2R1球头刀
(七)加工工艺过程卡
表22 XST01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切削参数
1
目 录
引言 1
一、零件图分析 2
(一)零件图分析 2
(二)形位公差的分析 2
二、加工工艺分析 3
(一)毛坯的选择 3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3
(三)制定加工方案 3
(四)确定加工顺序 3
(五)确定加工顺序 4
(六)刀具图片 4
(七)加工工序卡 4
三、加工与UG自动编程 5
(一)前期准备 5
(二)零件的加工过程 6
(三)程序 11
四、零件的检测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谢辞 16引言
这篇论文课题是由导师提供,对手机壳模具的加工工艺的分析和实施进行研究,我做这个课题的原因是想更熟练的掌握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工艺制作和具体加工方案的实施,当今手机已经是社会上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工具,所以本课题具有其实际意义,在该课题中主要介绍了手机壳模零件的加工工艺的制定和在数控加工中心上的操作,如今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也越来越重要,很多传统的工艺也都被数控技术所取代,这更加证明了数控技术的工艺必然比传统技术工艺在一些方面有存在着一定的优势,正因为数控技术的发展,在这个领域的要求也会随着他的发展而提高,只有更好的工艺加工方法才能更好地在这个领域存活下去。同时本课题也介绍了在UG软件上对零件的自动编程和后处理的运作,UG也是制图工具中的佼佼者,掌握好了UG才能对自己在数控领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先在我以XTS01零件的加工来展示UG的应用和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与具体零件的加工。
一、零件图分析
(一)零件图分析
加工零件如图11所示
图1.1零件二维图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图12零件三维图纸
该零件为手机壳凹模零件,该零件四周为虎口,作为零件合模是定位所用。该手机壳模零件主要由内轮廓,平面还有曲面等构成,零件的总长为180mm,高为41.5mm,宽为120mm。由于本次课题该零件的前期CNC加工,后期电极放电等加工不做研究,所以该零件的加工精度要较高,具体加工尺寸参照图纸。
(二)形位公差的分析
该零件的形位公差主要注意外轮廓虎口之间的位置度公差要求0.02mm,还有两边凹槽之间的位置度公差0.01mm,内轮廓几个立柱之间位置度公差要求为0.005mm,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要注意保证零件的形位公差。
二、加工工艺分析
(一)毛坯的选择
该零件的用途为制作手机壳的模具,所以该零件不需要批量生产,该手机壳零件结构比较复杂。作为模具的零件对使用寿命的要求较高,所以应该采用材质较好的毛坯作为材料,所以综合各种因素选择45号钢的块料作为毛坯。选择的毛坯为经过加工过符合加工精度的块料。具体毛坯形状见图21所示。
图21 毛坯图片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零件的毛坯为180*120*45mm的45钢的块料,所以用台虎钳装夹零件,装夹时注意下方放个垫块,侧面放挡块对零件进行限位,还要注意对零件表面进行保护,防止损坏,定位基准选择为零件180*120mm的地面作为基准。该零件只需一次装夹就能加工出全部内容。
(三)制定加工方案
1.对零件进行一次开粗:对该手机壳模的零件进行分析,进行开粗时的刀具选择不能过大,因为该零件需要加工的部件之间间距比较小,所以选择刀具直径中等的立铣刀进行第一次开粗。
2.对零件进行二次开粗:换用一个刀具比第一次开粗刀具直径小的立铣刀对该手机膜壳零件进行第二次开粗。
3.根据零件的各个部位的不同要求采用相应的刀具对零件进行加工。
(四)确定加工顺序
经过对该手机壳模的观察该零件的结构十分复杂,通过对加工顺序概念的研究,我决定将加工工序安排为:
1.铣削零件上表面,使用φ16的刀对该手机壳模毛坯上表面进行铣削加工,方便后续加工。
2.对该手机壳模零件进行一次开粗。
3.对该手机壳模零件进行二次开粗。
4.对该手机壳模零件的外轮廓进行加工。
5.对该手机壳模零件的内轮廓进行加工。
6.对各部分进行精加工。
7.对零件尺寸进行检验。
8.入库。
(五)确定加工顺序
该零件的内部尺寸比较复杂,大小差异大,所以对刀具的选择十分重要,刀具选择将影响刀加工的效率等问题。对该零件的加工我选择的刀具材质是合金刀具,刀具选用表如下表21所示。
表21 刀具表
序号
刀具号
刀具名称规格/mm
刀具材料
1
T01
Φ16立铣刀
硬质合金
2
T02
Φ8立铣刀
高速钢
3
T03
Φ4立铣刀
硬质合金
4
T04
R3球刀
硬质合金
5
T05
Φ2立铣刀
硬质合金
6
T06
Φ1立铣刀
硬质合金
7
T07
R1球头刀
硬质合金
(六)刀具图片
图22 D16R0.8刀具 图23 D2R1球头刀
(七)加工工艺过程卡
表22 XST01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切削参数
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