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度盘数控加工设计

分度盘数控加工设计[20200123174013]
【摘要】
本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对“分度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的设计,完成了从毛坯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绘制“分度盘”的零件图、毛坯图,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本次课程设计实现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通过设计使学生具有了制定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设计专用夹具的初步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查阅资料,熟练地使用设计手册、参考资料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设计全过程,熟悉了工艺计算方法,学会了进行工艺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对于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大有裨益。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分度盘、夹具
引言 1
一、 零件分析 2
(一)生产状态 2
(二)零件结构分析 2
二、 零件总体工艺分析 3
(一)选择毛坯 3
(二)工艺分析 3
(三)加工路线 3
(四)工序间的衔接 3
四、确定数控加工内容 4
五、数控加工工序分析 5
(一)零件加工内容分析 5
(二)工艺设计 5
(三)确定装夹方案 6
(四)刀具的选择 7
(六)数学处理 9
(七)程序编制及说明 9
六、 程序输入及机床操作 12
(一)程序输入 12
(二)机床操作安全知识 12
(三)调整程序时注意事项 12
(四)机床运行中注意事项 12
(五)操作完毕时的注意事项 13
(六)对刀操作 13
总 结 14
参考文献 15
谢辞 16
引言
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涯已接近尾声,为了检验我三年以来的所学,毕业综合实践设计是最好的途径。三年以来,我学了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机械制设计基础、数控机床控制技术与系统、公差测量与配合等相关专业课程以及UG CAD、AUTO CAD等绘图软件,并且实训了加工中心等加工机床,而这次的毕业设计能很好的将这些软件、书本知识和实际生产结合运用起来,这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本毕业综合实践设计是对课题零件的加工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使课题零件能够顺利的、完整的、正确的加工完成,并能够满足所有的尺寸,形位公差要求,从而能够投入日常生活中使用。
一、 零件分析
(一)生产状态
绘制分度盘零件图,如图1-1所示,零件材料为HT200,小批量生产,无热处理工艺等其他要求。
(二)零件结构分析
分度盘是盘套类零件,盘套类零件的加工重点是内孔。一般情况,这类零件有精度较高的圆度和同轴度要求。
该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各道工序均需良好的定位基面,其内孔槽结构增加了加工难度。
图1-1 分度盘零件图
二、 零件总体工艺分析
(一)选择毛坯
常见的毛坯的种类:铸件、锻件、型材、焊接件、冷冲压件。
该零件的材料为HT200。
(二)工艺分析
1、该零件属于典型盘套类零件,所有回转面及端面均可在普通卧式车床上加工完成。
2、工件中心出孔为Φ22H7,小于30mm,所以不能铸出,只能在实体上钻、扩、镗而成。
3、考虑圆Φ110mm、R220mm的圆弧缺口,端面上的孔加工因各个孔的尺寸大小不一,内孔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加工中所需的刀具数量及种类较多,故这部分内容更适宜集中放在加工中心上一次装夹完成。
4、R3mm的油槽,可用CA6140普通卧式车床对其进行拉削加工。
5、油孔Φ5mm的加工位置位于回转面上,需要更换装夹位置才能加工,又因其批量较小,故安排钳工划线钻孔。
从以上几点可用看出,该零件的加工部位比较分散,不能在一次装夹中完成所有加工内容。工艺路线的安排应遵循先内后外、基准先行的加工原则,这样毛坯大端端面为粗基准,从最后完工的工序倒推基准,拟定零件的加工路线。
(三)加工路线
1、 铸造→冷作→人工时效→车削→加工中心加工→钳工→检验→入库。
(四)工序间的衔接
1、 第一道车是为加工出分度盘各个回转面及端面,并为加工中心提供装夹定位基准。
2、 由于工件R3mm油槽位置特殊,所以安排第二道工序(CA6140车床)
3、 可以将拉油槽工序与车削回转面工序合为一个,均放在CA6140上加工。
4、 加工中心主要针对孔系和缺口R20mm的粗、精加工,也可以将Φ110mm大端圆柱也放在加工中心加工。
5、 Φ5mm的油孔的加工位置在回转面上不能与加工中心上的加工内容一次装夹完成,由于没有位置度公差要求,所以安排钳工划线钻孔。
三、加工工艺过程
加工工艺过程卡见表2-1
表2-1加工工艺过程卡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零件 图号 材料 件数 毛坯类型 毛坯尺寸
分度盘 0003 HT200 500 铸件
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机床 工装
1 铸造 木模,手工造型
2 冷作 清砂,浇冒口
3 热处理工艺 人工时效
4 车削 装夹Φ35外圆,车Φ110mm及其端面至图样尺寸,钻Φ22mm孔至Φ20mm CA6140 150mm金属直尺,200mmX0.2mm游标卡尺YG6硬质合金45o端面车刀、Φ21mm麻花钻
5 车削 1. 装夹Φ110mm外圆,车端面,粗车、精车内外圆及端面 2. 加工油槽至图样尺寸 3. 精车内孔和外圆至图样寸 CA6140 YG6硬质合金90o外圆车刀、R3mm油槽车刀、200mmX0.02mm游标卡尺、Φ22孔用综合量规25~50mm千分尺
6 加工中心加工 加工Φ110mm端面上的孔、R20mm圆弧槽及Φ22mm孔和3xΦ9mm,沉孔Φ13mm和4xΦ10mm,所有孔口倒角,锐边倒顿 XH71 详见刀具卡
7 钻削 划钻径向内孔Φ5mm至图样尺寸 Z512 Φ5mm钻头
8 检查 按图样要求检查各部尺寸及形位公差
9 入库 清洗,加工表面涂防锈油,入库
四、确定数控加工内容
1、 工序4和工序5为分度盘回转面及端面的加工,虽然Φ36f7外圆面及台阶面的精度要求较高,表面粗糙度Ra1.6um,但是工序4是直接从毛坯加工成形,且该工序需要调头加工,所以该部分内容适宜放在普通卧式车床上加工。
2、 工序6为Φ110mm端面的孔系和R20mm缺口的加工,这部分内容因为孔的尺寸大小不一,精度要求不一,孔位分布分散,所需要的刀具数量和种类较多。为保证加工精度且减少换刀时间,该部分内容适应在加工中心加工,以减少手动换刀的不便。
3、 工序7因加工内容单一,且其精度要求可由普通机床保证,所以不在数控车床上加工。
因此,选定工序6为数控加工程序设计的工序。
五、数控加工工序分析
(一) 零件加工内容分析
1、 孔结构都集中在Φ110mm的端面上,其中精度要求最高的孔为Φ22H7,精度等级为IT7;其次为4xΦ10mm孔,其精度要求为IT7级。
2、 从定位和加工两个方面考虑,以Φ36f7端面为主要定位基准,并在前道工序中先加工好,位于Φ110端面上的全部内容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完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200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