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底座固定板的模具设计
目录
引言 1
一、 零件的工艺分析 2
(一) 材料、结构与尺寸 2
(二)确定冲裁方案 3
(三)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 3
(四)操作与定位方式 4
(五)卸料与出料方式 4
(六)模架类型及精度 4
二、工艺设计计算 4
(一)设计与计算 4
(二)计算冲压力 5
(三)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5
三、设计凸模、凹模、凸凹模与其他零件的选择 6
(一)落料凹模 6
(二)成型凹模 7
(三)冲孔凸模 8
(四)凸凹模的设计 9
(五)定位零件 10
(六)出件装置 12
(七)卸料装置 14
(八)其他零件的选用 16
四、绘制模具总装图 19
(一)模具总装图 19
(二)模具工作原理 21
五、模具装配工艺 22
(一)上模的装配 22
(二)下模的装配 22
(三)导套的装配 22
(四)检验 22
(五)合模试冲 22
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谢辞 25
引言
冲压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在当零件结构不是很复杂且需要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冲压通常是在室温下借助于压力机使板料在模具里分离或者成型。冲压是金属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
发电机在工作时通常伴有剧烈的震动,为了防止发电机因震动移位或损坏,需要将发电机固定。本课题研究的发电机底座固定板是用于发电机与外壳相固定的中间过渡零件。本课题主要讲述了零件的成型工艺、模具的设计过程并对各重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做了简要的说明,对于部分零部件选用了标准件。
本课题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不仅可以巩固设计者在大学所学到的东西,更能帮助设计者提高设计水准,发散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协调与动手能力,是自己登上一个新的平台。
零件的工艺分析
(一) 材料、结构与尺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与外壳相固定的中间过渡零件。本课题主要讲述了零件的成型工艺、模具的设计过程并对各重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做了简要的说明,对于部分零部件选用了标准件。
本课题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不仅可以巩固设计者在大学所学到的东西,更能帮助设计者提高设计水准,发散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协调与动手能力,是自己登上一个新的平台。
零件的工艺分析
(一) 材料、结构与尺寸
零件平面图如图1-1所示:固定板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Q235 t=3
图1-1 平面图
三维图如图1-2所示:
图1-2 三维零件图
1.材料: Q235,也称为A3板。查《现代冷冲模设计应用实例》可知Q235的抗剪强度为r=304~373MPa,抗拉强度δb=432~461MPa,断后伸长率为δ10=25%。由于含碳量适中,材料综合性能较好,所以用途广泛。
2.零件结构:该零件结构简单,是一个以圆形为主要特征的零件,比较适合冲压生产。
3.尺寸精度: 根据图上标注的公差得:
零件外形:Φ190±1mm
零件内形:Φ26±1mm Φ10±1mm R16.8±0.5mm Φ13.1±1.0mm
Φ6.5±1.0mm R2.0±0.5mm 2.0±0.5mm 6.0±0.5mm
34±1mm 20±1mm
孔心距:25±1mm Φ115±1mm 58±1mm 40±3mm 42.5±1mm
角度:52.5o 100o 130o 45o 5o 120o 65o
由上述尺寸可知,我们采用普通冲裁方式就可以得到合格的沖件。
(二)确定冲裁方案
冲制固定板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工艺方案:
方案A:采用一次冲压完成一道工序的单工序冲压,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B:采用分级冲压方式得到合格冲件的连续冲压,采用连续模生产;
方案C:采用一次冲裁就可以得到合格冲件的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三种方案的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 方案比较
模具种类
比较项目
单工序模
复合模
连续模
沖件精度
较低
高
一般
生产效率
较低
较高
高
生产批量
适合大、中、小批量
适合大批量
适合大批量
模具复杂程度
较易
较复杂
复杂
模具成本
较低
较高
高
模具制作成本
较低
较高
高
模具制造周期
较快
较长
长
模具外形尺寸
较小
中等
较长
冲压设备能力
较小
中等
较长
工作条件
一般
较好
好
方案A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即需要两套模具,
引言 1
一、 零件的工艺分析 2
(一) 材料、结构与尺寸 2
(二)确定冲裁方案 3
(三)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 3
(四)操作与定位方式 4
(五)卸料与出料方式 4
(六)模架类型及精度 4
二、工艺设计计算 4
(一)设计与计算 4
(二)计算冲压力 5
(三)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5
三、设计凸模、凹模、凸凹模与其他零件的选择 6
(一)落料凹模 6
(二)成型凹模 7
(三)冲孔凸模 8
(四)凸凹模的设计 9
(五)定位零件 10
(六)出件装置 12
(七)卸料装置 14
(八)其他零件的选用 16
四、绘制模具总装图 19
(一)模具总装图 19
(二)模具工作原理 21
五、模具装配工艺 22
(一)上模的装配 22
(二)下模的装配 22
(三)导套的装配 22
(四)检验 22
(五)合模试冲 22
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谢辞 25
引言
冲压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在当零件结构不是很复杂且需要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冲压通常是在室温下借助于压力机使板料在模具里分离或者成型。冲压是金属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
发电机在工作时通常伴有剧烈的震动,为了防止发电机因震动移位或损坏,需要将发电机固定。本课题研究的发电机底座固定板是用于发电机与外壳相固定的中间过渡零件。本课题主要讲述了零件的成型工艺、模具的设计过程并对各重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做了简要的说明,对于部分零部件选用了标准件。
本课题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不仅可以巩固设计者在大学所学到的东西,更能帮助设计者提高设计水准,发散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协调与动手能力,是自己登上一个新的平台。
零件的工艺分析
(一) 材料、结构与尺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与外壳相固定的中间过渡零件。本课题主要讲述了零件的成型工艺、模具的设计过程并对各重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做了简要的说明,对于部分零部件选用了标准件。
本课题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不仅可以巩固设计者在大学所学到的东西,更能帮助设计者提高设计水准,发散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协调与动手能力,是自己登上一个新的平台。
零件的工艺分析
(一) 材料、结构与尺寸
零件平面图如图1-1所示:固定板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Q235 t=3
图1-1 平面图
三维图如图1-2所示:
图1-2 三维零件图
1.材料: Q235,也称为A3板。查《现代冷冲模设计应用实例》可知Q235的抗剪强度为r=304~373MPa,抗拉强度δb=432~461MPa,断后伸长率为δ10=25%。由于含碳量适中,材料综合性能较好,所以用途广泛。
2.零件结构:该零件结构简单,是一个以圆形为主要特征的零件,比较适合冲压生产。
3.尺寸精度: 根据图上标注的公差得:
零件外形:Φ190±1mm
零件内形:Φ26±1mm Φ10±1mm R16.8±0.5mm Φ13.1±1.0mm
Φ6.5±1.0mm R2.0±0.5mm 2.0±0.5mm 6.0±0.5mm
34±1mm 20±1mm
孔心距:25±1mm Φ115±1mm 58±1mm 40±3mm 42.5±1mm
角度:52.5o 100o 130o 45o 5o 120o 65o
由上述尺寸可知,我们采用普通冲裁方式就可以得到合格的沖件。
(二)确定冲裁方案
冲制固定板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工艺方案:
方案A:采用一次冲压完成一道工序的单工序冲压,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B:采用分级冲压方式得到合格冲件的连续冲压,采用连续模生产;
方案C:采用一次冲裁就可以得到合格冲件的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三种方案的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 方案比较
模具种类
比较项目
单工序模
复合模
连续模
沖件精度
较低
高
一般
生产效率
较低
较高
高
生产批量
适合大、中、小批量
适合大批量
适合大批量
模具复杂程度
较易
较复杂
复杂
模具成本
较低
较高
高
模具制作成本
较低
较高
高
模具制造周期
较快
较长
长
模具外形尺寸
较小
中等
较长
冲压设备能力
较小
中等
较长
工作条件
一般
较好
好
方案A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即需要两套模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