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的过程检验与质量控制
日期 2018年03月 【】本文所涉载体齿轮塑件是一种汽车车门升降玻璃齿轮箱的重要零件,在批量生产中是采用卧式注塑机注塑成型的。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因此齿轮的生产过程质量检验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齿轮的质量好坏直接与间接影响成品的正常运行,为此我们制定出齿轮质量保证体系。运用制定的体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使产品达到良好的预期成效,将对今后类似齿轮制品的质量管理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目录
引言 1
一、齿轮的概述 2
二、齿轮的前期开发 2
(一)前期研发 2
(二)试模试做转量产 4
三、齿轮的过程检验 5
(一)首件外观不良及改善方法 5
(二)尺寸首件检验及过程检验 8
(三)尺寸测量方法及仪器 9
(四)尺寸NG及改善方法 15
四、齿轮的质量控制 16
(一)GP12成品全检 16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谢辞 20
引言
自从有了商品的生产,质量的概念也随之出现。塑料生产出来的时间并不长,但塑料制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保证和提高塑料件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注塑产品如汽车、医疗、消费电子、航空高技术领域的应用,人们对注塑制品的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随之越高,使得成型过程中,监测和质量控制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需要更好地控制注塑成型过程的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塑料成型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料件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序。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确定塑料件的质量,并将测量结果与塑料件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作出合格的判断。
质量检验的目的是确定塑料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并通过检测来挑出不合格产品,避免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或半成品出到客户那边造成投诉,从而得到塑料产品的质量保证。
本文通过对齿轮的零件加工的研究,来讨论塑料产品的制成流程及生产后的检测过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等重要环节及最后的质量控制等一系列的分析。
一、齿轮的概述
齿轮(如图31所示)是一种用齿来互相啮合的机械部件,它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和整个机械领域。塑料齿轮在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这是因为塑料齿轮与金属齿轮相比较,塑料齿轮的重量轻、振动小、噪声低、耐高温并且所用劳动力较少、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本文列举的是一种汽车车门升降玻璃齿轮箱的重要零件塑料齿轮,所用的注塑原料为POM聚甲醛,POM具有很低的摩擦系数和很好的几何稳定性,特别适合于制作齿轮和轴承。
图31齿轮3D图
二、齿轮的前期开发
(一)前期研发
由客户下达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包含经过审签的正规制件图纸(如图32所示),任务书需注明采用塑料的种类、生产产量等(详见表41);塑料制件样品等交由模具部和塑料制件工艺员开发产品模具。
图32 图纸
表41 客户要求清单
类别
要求提问
要求来源或要求编号
记录
商务
1.客户提供明确的产品预测需求量是多少?
YES
180万
2.产品开发时间进度节点的要求是什么?
YES
2016/11/1
3.客户对模具工装的使用寿命是多少万模次?
YES
100万
产品技术
1,产品应用介绍或组装功能是什么?
YES
汽车摇窗传动齿轮
2.是否提供其他要求?
NO
依据图纸标准生产
质量
1.工序能力(PPK/ CPK/ CMK,)目标要求是多少?
YES
1.67
2.产品质量目标、允收标准是什么?(如PPM)
YES
PPM 50
物流
1.产品交付的目的地是哪里?
YES
上海
2.是否有MOQ?
YES
年用量不得少于180万
(二)试模试做转量产
虽然模具的设计是在预期的工艺条件下进行的,但毕竟人们的理解力往往是不完善的,所以在模具加工完成后,就需要对模具进行测试,看看模具生产出的塑料零件的质量达不达标。塑件出现不良现象种类较多,原因也很复杂,需由检测工程师根据塑件出现的缺陷现象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找出塑料件缺陷产生的原因
后提出改良措施,配合模具开发人员完成修模。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质量符合要求。初期试模完成后转小批量试做生产,过程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直至产品质量符合开发标准后交由生产部门做大批量量产。
三、齿轮的过程检验
(一)首件外观不良及改善方法
1.胶口高出平面大于0.5mm(如下图33所示)。
图33 胶口高出平面大于0.5mm
改善方法:浇口在开模时会自动断开,残留在成型品表面上的一种现象。形成原因是开模过程中料头断裂在进胶道内,堵塞浇口,再次注塑时塑胶在型腔内向堵塞浇口内挤压形成残留。处理方法为清理出胶道内残留料头,并进行合理抛光或喷射少许脱模剂以达到料头顺利脱模的目的。
2.孔内多料(如下图34所示)
图34 孔内多料
改善方法:形成原因为型腔内存在异物,合模时公母模靠破不严密存在缝隙,高压填充时产生大飞边。需停机检查型腔内有无异物并清理干净。
3.产品表面发白银丝(如下图35所示)
改善方法:成型工艺条件控制不正确,应适当调整;滞留物的过热分解导致产生银丝,应清除分解的滞留物;料筒或喷嘴局部过热,会导致熔化材料过热和分解,料筒和喷嘴的温度都应该适当的降低点;一般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太低或太高都会造成产品生产出来带有银丝。型腔压力不足也会产生这种现象。因此,应适当提高成型温度,增加熔料的流动性,增加注塑压力,延长成型周期。如果在空腔高压下产生银丝,则应适当减小喷射压力和注射速度,喷嘴孔径太小也会造成此现象,对此应更换较大一点的喷嘴。;原料干燥不良,一般情况下,80~90摄氏度条件下干燥3~4小时;浇注系统结构尺寸偏小,应适当放大浇口和流道截面。
图35 产品表面发白银丝
4.顶针顶变形,产品顶裂(如下图36所示)
图36 产品顶裂
改善方法:模具温度不均匀,模温不均匀会使温度较高部位制品表面收缩较大,因此,因尽量使模具温度均匀,并适当降低模温,延长冷却时间,适当提高料筒温度;成型周期偏短,应适当延长;冷却不均匀或冷却时间太短适当延长;注射压力太低应适当提高;模具装配不良,分型面为对中,应重新装配模具。
目录
引言 1
一、齿轮的概述 2
二、齿轮的前期开发 2
(一)前期研发 2
(二)试模试做转量产 4
三、齿轮的过程检验 5
(一)首件外观不良及改善方法 5
(二)尺寸首件检验及过程检验 8
(三)尺寸测量方法及仪器 9
(四)尺寸NG及改善方法 15
四、齿轮的质量控制 16
(一)GP12成品全检 16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谢辞 20
引言
自从有了商品的生产,质量的概念也随之出现。塑料生产出来的时间并不长,但塑料制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保证和提高塑料件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注塑产品如汽车、医疗、消费电子、航空高技术领域的应用,人们对注塑制品的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随之越高,使得成型过程中,监测和质量控制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需要更好地控制注塑成型过程的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塑料成型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料件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序。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确定塑料件的质量,并将测量结果与塑料件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作出合格的判断。
质量检验的目的是确定塑料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并通过检测来挑出不合格产品,避免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或半成品出到客户那边造成投诉,从而得到塑料产品的质量保证。
本文通过对齿轮的零件加工的研究,来讨论塑料产品的制成流程及生产后的检测过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等重要环节及最后的质量控制等一系列的分析。
一、齿轮的概述
齿轮(如图31所示)是一种用齿来互相啮合的机械部件,它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和整个机械领域。塑料齿轮在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这是因为塑料齿轮与金属齿轮相比较,塑料齿轮的重量轻、振动小、噪声低、耐高温并且所用劳动力较少、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本文列举的是一种汽车车门升降玻璃齿轮箱的重要零件塑料齿轮,所用的注塑原料为POM聚甲醛,POM具有很低的摩擦系数和很好的几何稳定性,特别适合于制作齿轮和轴承。
图31齿轮3D图
二、齿轮的前期开发
(一)前期研发
由客户下达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包含经过审签的正规制件图纸(如图32所示),任务书需注明采用塑料的种类、生产产量等(详见表41);塑料制件样品等交由模具部和塑料制件工艺员开发产品模具。
图32 图纸
表41 客户要求清单
类别
要求提问
要求来源或要求编号
记录
商务
1.客户提供明确的产品预测需求量是多少?
YES
180万
2.产品开发时间进度节点的要求是什么?
YES
2016/11/1
3.客户对模具工装的使用寿命是多少万模次?
YES
100万
产品技术
1,产品应用介绍或组装功能是什么?
YES
汽车摇窗传动齿轮
2.是否提供其他要求?
NO
依据图纸标准生产
质量
1.工序能力(PPK/ CPK/ CMK,)目标要求是多少?
YES
1.67
2.产品质量目标、允收标准是什么?(如PPM)
YES
PPM 50
物流
1.产品交付的目的地是哪里?
YES
上海
2.是否有MOQ?
YES
年用量不得少于180万
(二)试模试做转量产
虽然模具的设计是在预期的工艺条件下进行的,但毕竟人们的理解力往往是不完善的,所以在模具加工完成后,就需要对模具进行测试,看看模具生产出的塑料零件的质量达不达标。塑件出现不良现象种类较多,原因也很复杂,需由检测工程师根据塑件出现的缺陷现象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找出塑料件缺陷产生的原因
后提出改良措施,配合模具开发人员完成修模。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质量符合要求。初期试模完成后转小批量试做生产,过程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直至产品质量符合开发标准后交由生产部门做大批量量产。
三、齿轮的过程检验
(一)首件外观不良及改善方法
1.胶口高出平面大于0.5mm(如下图33所示)。
图33 胶口高出平面大于0.5mm
改善方法:浇口在开模时会自动断开,残留在成型品表面上的一种现象。形成原因是开模过程中料头断裂在进胶道内,堵塞浇口,再次注塑时塑胶在型腔内向堵塞浇口内挤压形成残留。处理方法为清理出胶道内残留料头,并进行合理抛光或喷射少许脱模剂以达到料头顺利脱模的目的。
2.孔内多料(如下图34所示)
图34 孔内多料
改善方法:形成原因为型腔内存在异物,合模时公母模靠破不严密存在缝隙,高压填充时产生大飞边。需停机检查型腔内有无异物并清理干净。
3.产品表面发白银丝(如下图35所示)
改善方法:成型工艺条件控制不正确,应适当调整;滞留物的过热分解导致产生银丝,应清除分解的滞留物;料筒或喷嘴局部过热,会导致熔化材料过热和分解,料筒和喷嘴的温度都应该适当的降低点;一般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太低或太高都会造成产品生产出来带有银丝。型腔压力不足也会产生这种现象。因此,应适当提高成型温度,增加熔料的流动性,增加注塑压力,延长成型周期。如果在空腔高压下产生银丝,则应适当减小喷射压力和注射速度,喷嘴孔径太小也会造成此现象,对此应更换较大一点的喷嘴。;原料干燥不良,一般情况下,80~90摄氏度条件下干燥3~4小时;浇注系统结构尺寸偏小,应适当放大浇口和流道截面。
图35 产品表面发白银丝
4.顶针顶变形,产品顶裂(如下图36所示)
图36 产品顶裂
改善方法:模具温度不均匀,模温不均匀会使温度较高部位制品表面收缩较大,因此,因尽量使模具温度均匀,并适当降低模温,延长冷却时间,适当提高料筒温度;成型周期偏短,应适当延长;冷却不均匀或冷却时间太短适当延长;注射压力太低应适当提高;模具装配不良,分型面为对中,应重新装配模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