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瓶盖的注塑模设计
药瓶盖的注塑模设计[20200123184004]
摘要
本文是关于药瓶盖的塑料注塑模具的设计,在正确分析塑件的结构,技术要求及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后进行塑件的注射模设计。 由于是用于医药药瓶盖,所以它要求质量轻、成本低廉、能大规模的生产、无毒,无害,不透光,化学稳定性好,在室温下溶剂不能溶解PP,且有着优良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密封性能好,有一定的耐气候老化性,添加抗氧剂或紫外线吸剂能提高物理性能。有着极低的密度(0.89~0.92g/cm3),固质量很轻,是大品种塑料中最轻的一种。耐热性好,能在130 使用。
本次设计采用了一模四腔的点浇口进行浇注,以及注射机的选用,分型面的选择,型腔数目的确定,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的计算,并配有图例来加以说明。采用CAD软件对模具进行辅助设计、分析、绘图。其核心知识是塑料成型、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塑料成型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具CAD等。
通过对设计草稿的整理和总结,我可以对注射模具有一个初步完整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如制作的结构、成型零部件的尺寸计算,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还能不断地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分析,并在指导教师和同学们的无私帮助下,牢固掌握了通用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通过总结,提高了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型腔;型芯;顶杆机构;注塑机;模具安装调试。
引言 1
一、塑件的结构分析 2
二、注射机及标准模架的选择 2
(一) 注射机的选用 2
(二)标准模架的选择 3
三、药瓶盖的注射工艺设计 3
(一)型腔数量的分布及确定 3
(二)分型面的设计 4
(三)浇注系统的设计 5
(四)凸、凹模的结构形式与尺寸计算 7
(五)导向机构的设计 10
(六)推出机构的设计 11
四、模具总装图及工作原理 13
(一)总装图 13
(二)工作原理 13
总结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引言
塑料制件在工业中的应用日趋普遍,使得塑料生产尤为重要。随着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塑料制件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塑料模具的高速发展,而使用模具生产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精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也降低了成产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现代生产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以塑代钢,用便宜的塑料来替代昂贵成本的铁、钢,从而达到节约成本,同时塑料制件通过一定的注塑条件又能达到钢所要求的硬度,推动了注塑工业的发展。而采用注塑成型,利用模具设计与制造,使劳动者劳动量降低,同时通过模具生产可以达到高生产、高效率、高质量、高寿命。通常一副模具可以打上万次,几十万次,大大降低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除此之外,利用注塑成型生产出来的产品稳定,表面质量高,且使用范围。
在现代塑料制品的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的三项重要因素。尤其是塑料模具对实现塑料加工工艺的要求,塑料制品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全自动设备只有配上适应的模具才能发挥作用,随着塑料制品的品种和产量需求量的增加,对塑料模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塑料模具不断的向前发展。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塑件的结构分析
1.药瓶盖的材料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药瓶盖主要是由聚丙烯(pp)为原料生产的。
2.pp的特点
成白色蜡状,无色,无毒,无味,光泽好,易着色,质量轻,化学稳定性好,
耐热性好,绝缘性好,流动性强,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适用于医药工业中。
3.药瓶盖的结构特点
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药瓶盖结构
本次设计的药瓶盖要求质量轻、成本低廉、能大规模的生产。
二、注射机及标准模架的选择
(一) 注射机的选用
本次设计选用卧式注射机,型号为XS-ZY-125。
1.注射量校核
保证
式中: ——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单位
——注塑机的体积,单位
该产品:V塑件=20
——浇注系统体积,单位
该产品: =15
故 >=( + )/0.8 = (80 + 15)/0.8 = 118
确定的注塑机注塑量为:118 。所以,满足要求。
2.注射压力的校核
查阅资料得到该型号的注射压力p=120MPa,满足塑件所成型时需要的注射压力P0,其值一般为70~150MPa,通常要求P> P0。我们这里选100MPa,符合要求。
3.锁模力的校核
查阅资料得到该型号的锁模力为900kN
(nA1 + A2)p < F
F锁——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
P分——模具型腔内塑料熔体平均压力(MPa);
A1——单个塑件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
A2——浇注系统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
由塑件尺寸知:A1 = 1962.5 mm2 A2 = 1500 mm2
(nA1 + A2)p = (4*1962.5 + 1500)* 100 = 935000(N),符合条件。
4.开模行程的校核
查阅资料得到该型号的最大开模行程为300mm
对双分型面注射模,所需开模行程为:
S机 H = H1 + H2 + a +(5~10)mm
式中:H1—塑件推出距离(也可以作为凸模高度)(mm);
H2—包括浇注系统在内的塑高度(mm);
S —注射机移动板最大行程(mm);
H —所需要开模行程(mm);
a—中间板与定模的分开距离 (mm)。
H = 25 + 80 + 60 + 8 = 173(mm)符合要求。
(二)标准模架的选择
药瓶盖的设计采用了点浇口,推件板推出模具,故选择A4型更符合要求。A4型:动、定模均采用两块模板,它们中间设置了一块推件板。
三、药瓶盖的注射工艺设计
(一)型腔数量的分布及确定
1.型腔数量的确定
由于塑件的形状简单,重量较轻,尺寸精度要求不高,且生产批量大,又从经济角度上考虑,本产品用一模四腔设计,提高生产效率。
2.型腔数量的分布
为了保证塑料熔体同时均匀地充满每个型腔,使各型腔的塑件内在质量均一稳定,本次设计采用平衡式的型腔布局。
型腔数量的分布如图3-1所示:
图3-1 型腔布局
(二)分型面的设计
1.分型面选择
由于本产品用的是点浇口自动脱模,而且还是一模多腔,所以用三板式的双分型面比较合适。
2.本产品设计的分型面特点
(1)不影响制品的外观、尺寸精度;
(2)分型面应尽量简单,便于模具制造;
(3)不妨碍制品的脱模和抽芯;
(4)有助于浇注系统的合理设置;
(5)分型面选择尽可能与流道末端重合,便于利用分型面排气。
所以本次分型面的设计是合理的。
分型面的设计如图3-2所示:
图3-2 分型面
(三)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是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四部分组成的,作用是将来自注射机喷嘴的塑料熔体均匀而平稳的输送到型腔,同时使型腔内的气体及时顺利的排出;在塑料熔体填充及凝固的过程中,将注射压力有效地传递到型腔的各个部位,以获得形状完整、内外在质量优良的塑料制件。
本产品浇注系统的设计是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的:有利于于排气;防止型芯和嵌件变形了解塑料的成型性能与塑料熔体的流动特性;采用尽量短的流程,以减少热量与压力的损失;浇注系统应结合型腔布局同时考虑。
摘要
本文是关于药瓶盖的塑料注塑模具的设计,在正确分析塑件的结构,技术要求及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后进行塑件的注射模设计。 由于是用于医药药瓶盖,所以它要求质量轻、成本低廉、能大规模的生产、无毒,无害,不透光,化学稳定性好,在室温下溶剂不能溶解PP,且有着优良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密封性能好,有一定的耐气候老化性,添加抗氧剂或紫外线吸剂能提高物理性能。有着极低的密度(0.89~0.92g/cm3),固质量很轻,是大品种塑料中最轻的一种。耐热性好,能在130 使用。
本次设计采用了一模四腔的点浇口进行浇注,以及注射机的选用,分型面的选择,型腔数目的确定,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以及相关的计算,并配有图例来加以说明。采用CAD软件对模具进行辅助设计、分析、绘图。其核心知识是塑料成型、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塑料成型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具CAD等。
通过对设计草稿的整理和总结,我可以对注射模具有一个初步完整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如制作的结构、成型零部件的尺寸计算,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还能不断地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分析,并在指导教师和同学们的无私帮助下,牢固掌握了通用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通过总结,提高了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型腔;型芯;顶杆机构;注塑机;模具安装调试。
引言 1
一、塑件的结构分析 2
二、注射机及标准模架的选择 2
(一) 注射机的选用 2
(二)标准模架的选择 3
三、药瓶盖的注射工艺设计 3
(一)型腔数量的分布及确定 3
(二)分型面的设计 4
(三)浇注系统的设计 5
(四)凸、凹模的结构形式与尺寸计算 7
(五)导向机构的设计 10
(六)推出机构的设计 11
四、模具总装图及工作原理 13
(一)总装图 13
(二)工作原理 13
总结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引言
塑料制件在工业中的应用日趋普遍,使得塑料生产尤为重要。随着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塑料制件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塑料模具的高速发展,而使用模具生产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精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也降低了成产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现代生产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以塑代钢,用便宜的塑料来替代昂贵成本的铁、钢,从而达到节约成本,同时塑料制件通过一定的注塑条件又能达到钢所要求的硬度,推动了注塑工业的发展。而采用注塑成型,利用模具设计与制造,使劳动者劳动量降低,同时通过模具生产可以达到高生产、高效率、高质量、高寿命。通常一副模具可以打上万次,几十万次,大大降低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除此之外,利用注塑成型生产出来的产品稳定,表面质量高,且使用范围。
在现代塑料制品的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的三项重要因素。尤其是塑料模具对实现塑料加工工艺的要求,塑料制品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全自动设备只有配上适应的模具才能发挥作用,随着塑料制品的品种和产量需求量的增加,对塑料模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塑料模具不断的向前发展。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塑件的结构分析
1.药瓶盖的材料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药瓶盖主要是由聚丙烯(pp)为原料生产的。
2.pp的特点
成白色蜡状,无色,无毒,无味,光泽好,易着色,质量轻,化学稳定性好,
耐热性好,绝缘性好,流动性强,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适用于医药工业中。
3.药瓶盖的结构特点
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药瓶盖结构
本次设计的药瓶盖要求质量轻、成本低廉、能大规模的生产。
二、注射机及标准模架的选择
(一) 注射机的选用
本次设计选用卧式注射机,型号为XS-ZY-125。
1.注射量校核
保证
式中: ——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单位
——注塑机的体积,单位
该产品:V塑件=20
——浇注系统体积,单位
该产品: =15
故 >=( + )/0.8 = (80 + 15)/0.8 = 118
确定的注塑机注塑量为:118 。所以,满足要求。
2.注射压力的校核
查阅资料得到该型号的注射压力p=120MPa,满足塑件所成型时需要的注射压力P0,其值一般为70~150MPa,通常要求P> P0。我们这里选100MPa,符合要求。
3.锁模力的校核
查阅资料得到该型号的锁模力为900kN
(nA1 + A2)p < F
F锁——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
P分——模具型腔内塑料熔体平均压力(MPa);
A1——单个塑件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
A2——浇注系统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
由塑件尺寸知:A1 = 1962.5 mm2 A2 = 1500 mm2
(nA1 + A2)p = (4*1962.5 + 1500)* 100 = 935000(N),符合条件。
4.开模行程的校核
查阅资料得到该型号的最大开模行程为300mm
对双分型面注射模,所需开模行程为:
S机 H = H1 + H2 + a +(5~10)mm
式中:H1—塑件推出距离(也可以作为凸模高度)(mm);
H2—包括浇注系统在内的塑高度(mm);
S —注射机移动板最大行程(mm);
H —所需要开模行程(mm);
a—中间板与定模的分开距离 (mm)。
H = 25 + 80 + 60 + 8 = 173(mm)符合要求。
(二)标准模架的选择
药瓶盖的设计采用了点浇口,推件板推出模具,故选择A4型更符合要求。A4型:动、定模均采用两块模板,它们中间设置了一块推件板。
三、药瓶盖的注射工艺设计
(一)型腔数量的分布及确定
1.型腔数量的确定
由于塑件的形状简单,重量较轻,尺寸精度要求不高,且生产批量大,又从经济角度上考虑,本产品用一模四腔设计,提高生产效率。
2.型腔数量的分布
为了保证塑料熔体同时均匀地充满每个型腔,使各型腔的塑件内在质量均一稳定,本次设计采用平衡式的型腔布局。
型腔数量的分布如图3-1所示:
图3-1 型腔布局
(二)分型面的设计
1.分型面选择
由于本产品用的是点浇口自动脱模,而且还是一模多腔,所以用三板式的双分型面比较合适。
2.本产品设计的分型面特点
(1)不影响制品的外观、尺寸精度;
(2)分型面应尽量简单,便于模具制造;
(3)不妨碍制品的脱模和抽芯;
(4)有助于浇注系统的合理设置;
(5)分型面选择尽可能与流道末端重合,便于利用分型面排气。
所以本次分型面的设计是合理的。
分型面的设计如图3-2所示:
图3-2 分型面
(三)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是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四部分组成的,作用是将来自注射机喷嘴的塑料熔体均匀而平稳的输送到型腔,同时使型腔内的气体及时顺利的排出;在塑料熔体填充及凝固的过程中,将注射压力有效地传递到型腔的各个部位,以获得形状完整、内外在质量优良的塑料制件。
本产品浇注系统的设计是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的:有利于于排气;防止型芯和嵌件变形了解塑料的成型性能与塑料熔体的流动特性;采用尽量短的流程,以减少热量与压力的损失;浇注系统应结合型腔布局同时考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