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
引言
数控是数字控制的简称,数控技术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数控加工有很多的优点,比如:1.简化工装,大量减少了工装的数量,当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同样不需要复杂的工装。当改变零件的形状和尺寸时,只需修改加工程序,简单便捷。2.加工的零件质量稳定,精度高。3.生产效率高,适用于批量生产。4.可以加工常规方法难以加工的复杂的型面及部位。当然数控加工也有其缺点——机床设备费用昂贵,且要求操作及维修人员具有较高的水平。数控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如:机械制造技术、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软件技术等等。数控加工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其迅速成为一门热门的行业,越来越多的生产都由数控加工技术来完成。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的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的将零件加工出来。由于数控机床自身的特点,使其与传统普通机床相比有很大的优点,所以被广泛的使用,同时也在不停的发展和完善。
总而言之,数控加工在加工行业数控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端盖零件的概述
(一)结构组成
端盖,是安装在电机的机壳后面的一个后盖,俗称“端盖”,其有着很多的类型。它主要由盖体、轴承、电刷片组成,其中电刷片是其核心组成,它影响着一个端盖的好坏,是最关键的部分。电刷片带动着端盖中转子的转动,对其有着很高的要求和标准,如不高不低,不叉,不弯不曲等。而且电刷片非常的脆弱,所以制作一个合格的端盖,电刷片是其关键。
(二)作用
端盖作为一个重要的机械零件之一,用途十分广泛: 1.轴承上的端盖用于轴承外圈的轴向的定位。
2.位于车床电动机与主轴箱之间的端盖主要起着传动扭矩以及缓冲吸震的作用,来使主轴箱的传动更加的平稳。
3.端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低,不叉,不弯不曲等。而且电刷片非常的脆弱,所以制作一个合格的端盖,电刷片是其关键。
(二)作用
端盖作为一个重要的机械零件之一,用途十分广泛: 1.轴承上的端盖用于轴承外圈的轴向的定位。
2.位于车床电动机与主轴箱之间的端盖主要起着传动扭矩以及缓冲吸震的作用,来使主轴箱的传动更加的平稳。
3.端盖往往还有着密封以及防尘的作用,而且不仅本身有着这样的作用,同时也常和一些密封件一起使用以达到密封作用。
(三)自身要求
端盖零件由于其作用以及其工作条件,所以要求其具有足够的韧性、耐磨性、刚度以及强度。
二、加工工艺设计
(一)分析零件图
1.分析整体结构
由零件图可知此端盖材料为45号钢,而且结构较为简单。整体形状为一个φ50mm和一个φ40h6mm的两个中空圆柱且两圆柱间有3×1mm凹槽,小圆柱体上有φ5mm的孔,两端有45度倒角,可用加工中心或数控铣床来进行加工,且可初步确定坯料为55×55×40mm的长方体,如图1-1所示。
图1-1 端盖零件图
2.分析技术要求及精度要求
该端盖的加工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只标注基本尺寸的可按自由公差等级IT11-IT12处理。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为φ40h6和φ25H7。对于尺寸精度的要求可以通过在加工中的对刀的精确和选用合理的刀具磨损量以及合适的加工工艺等措施来保证。上端面及内孔表面粗糙度要求高,要求Ra0.8μm,凹槽面粗糙度要求低为Ra16μm,其余为Ra6.3μm,且全部表面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保证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要通过选择正确的粗、精加工路线,同时选用合适的切削用量来完成。
(二)分析各结构的加工方法
上端面和下端面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6.3μm,所以可以先择先粗铣在精铣即可达到要求。两圆柱外圆面的表面粗糙要求较高,选择先粗铣留0.3-0.5mm的余量在进行精加工,同时要求铣刀线速度要够,铣刀要锋利,且精铣时要加足量的切削液。φ50mm圆柱面上的平面用面铣刀直接先粗后精即可。φ40h6mm圆柱低端凹槽可用侧铣刀直接先粗后精进行加工,侧面的孔可先钻孔后锪孔。对于精度要求高的φ25H7mm内孔则采用先钻中心孔接着钻孔、粗铰,最后精铰的方案进行加工。三处倒角则可用倒角刀进行铣削。
(三)确定加工顺序
首先加工顺序要按照基面先行、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原则来确定。由图1可知该端盖的高度方向基准为上端面,长宽方向的基准为φ25H7mm 内孔的中心轴线,从加工工艺上来看,该面也是加工其余结构的基准定位面,所以在加工顺序上应该把该面作为首要加工面。而且在加工完该面时,还可以接着加工φ40h6mm圆柱和φ50mm圆柱的外圆面以及两圆柱间的凹槽以及φ50mm圆柱侧面上的平面,然后加工φ25H7mm的内孔,最后去铣上端面的两处倒角。当这些加工完之后就可以加工下端面及下端面的倒角。所有的面都铣完之后,最后再加工φ40h6mm圆柱侧面的孔。
(四)确定装夹方案
根据加工顺序可确定需要三次装夹,三次装夹都用平口钳装夹即可。第一次装夹,夹住坯料下端,加工上端面及外圆面、侧平面、内孔、凹槽及上端面倒角。第二次装夹,加工下端面及倒角。第三次装夹,要将零件侧放夹住,来加工侧面的孔。
(五)确定刀具
加工上下端面时,考虑到要使铣刀有合理的切入切出角,理想的面铣刀的直径应为材料宽度的1.3-1.6倍,所以用φ75mm的硬质合金面铣刀;加工两圆柱外圆面和侧平面用φ40mm的立铣刀;加工三处倒角用4
数控是数字控制的简称,数控技术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对机械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数控加工有很多的优点,比如:1.简化工装,大量减少了工装的数量,当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同样不需要复杂的工装。当改变零件的形状和尺寸时,只需修改加工程序,简单便捷。2.加工的零件质量稳定,精度高。3.生产效率高,适用于批量生产。4.可以加工常规方法难以加工的复杂的型面及部位。当然数控加工也有其缺点——机床设备费用昂贵,且要求操作及维修人员具有较高的水平。数控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如:机械制造技术、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软件技术等等。数控加工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其迅速成为一门热门的行业,越来越多的生产都由数控加工技术来完成。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的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的将零件加工出来。由于数控机床自身的特点,使其与传统普通机床相比有很大的优点,所以被广泛的使用,同时也在不停的发展和完善。
总而言之,数控加工在加工行业数控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端盖零件的概述
(一)结构组成
端盖,是安装在电机的机壳后面的一个后盖,俗称“端盖”,其有着很多的类型。它主要由盖体、轴承、电刷片组成,其中电刷片是其核心组成,它影响着一个端盖的好坏,是最关键的部分。电刷片带动着端盖中转子的转动,对其有着很高的要求和标准,如不高不低,不叉,不弯不曲等。而且电刷片非常的脆弱,所以制作一个合格的端盖,电刷片是其关键。
(二)作用
端盖作为一个重要的机械零件之一,用途十分广泛: 1.轴承上的端盖用于轴承外圈的轴向的定位。
2.位于车床电动机与主轴箱之间的端盖主要起着传动扭矩以及缓冲吸震的作用,来使主轴箱的传动更加的平稳。
3.端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低,不叉,不弯不曲等。而且电刷片非常的脆弱,所以制作一个合格的端盖,电刷片是其关键。
(二)作用
端盖作为一个重要的机械零件之一,用途十分广泛: 1.轴承上的端盖用于轴承外圈的轴向的定位。
2.位于车床电动机与主轴箱之间的端盖主要起着传动扭矩以及缓冲吸震的作用,来使主轴箱的传动更加的平稳。
3.端盖往往还有着密封以及防尘的作用,而且不仅本身有着这样的作用,同时也常和一些密封件一起使用以达到密封作用。
(三)自身要求
端盖零件由于其作用以及其工作条件,所以要求其具有足够的韧性、耐磨性、刚度以及强度。
二、加工工艺设计
(一)分析零件图
1.分析整体结构
由零件图可知此端盖材料为45号钢,而且结构较为简单。整体形状为一个φ50mm和一个φ40h6mm的两个中空圆柱且两圆柱间有3×1mm凹槽,小圆柱体上有φ5mm的孔,两端有45度倒角,可用加工中心或数控铣床来进行加工,且可初步确定坯料为55×55×40mm的长方体,如图1-1所示。
图1-1 端盖零件图
2.分析技术要求及精度要求
该端盖的加工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只标注基本尺寸的可按自由公差等级IT11-IT12处理。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为φ40h6和φ25H7。对于尺寸精度的要求可以通过在加工中的对刀的精确和选用合理的刀具磨损量以及合适的加工工艺等措施来保证。上端面及内孔表面粗糙度要求高,要求Ra0.8μm,凹槽面粗糙度要求低为Ra16μm,其余为Ra6.3μm,且全部表面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保证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要通过选择正确的粗、精加工路线,同时选用合适的切削用量来完成。
(二)分析各结构的加工方法
上端面和下端面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6.3μm,所以可以先择先粗铣在精铣即可达到要求。两圆柱外圆面的表面粗糙要求较高,选择先粗铣留0.3-0.5mm的余量在进行精加工,同时要求铣刀线速度要够,铣刀要锋利,且精铣时要加足量的切削液。φ50mm圆柱面上的平面用面铣刀直接先粗后精即可。φ40h6mm圆柱低端凹槽可用侧铣刀直接先粗后精进行加工,侧面的孔可先钻孔后锪孔。对于精度要求高的φ25H7mm内孔则采用先钻中心孔接着钻孔、粗铰,最后精铰的方案进行加工。三处倒角则可用倒角刀进行铣削。
(三)确定加工顺序
首先加工顺序要按照基面先行、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原则来确定。由图1可知该端盖的高度方向基准为上端面,长宽方向的基准为φ25H7mm 内孔的中心轴线,从加工工艺上来看,该面也是加工其余结构的基准定位面,所以在加工顺序上应该把该面作为首要加工面。而且在加工完该面时,还可以接着加工φ40h6mm圆柱和φ50mm圆柱的外圆面以及两圆柱间的凹槽以及φ50mm圆柱侧面上的平面,然后加工φ25H7mm的内孔,最后去铣上端面的两处倒角。当这些加工完之后就可以加工下端面及下端面的倒角。所有的面都铣完之后,最后再加工φ40h6mm圆柱侧面的孔。
(四)确定装夹方案
根据加工顺序可确定需要三次装夹,三次装夹都用平口钳装夹即可。第一次装夹,夹住坯料下端,加工上端面及外圆面、侧平面、内孔、凹槽及上端面倒角。第二次装夹,加工下端面及倒角。第三次装夹,要将零件侧放夹住,来加工侧面的孔。
(五)确定刀具
加工上下端面时,考虑到要使铣刀有合理的切入切出角,理想的面铣刀的直径应为材料宽度的1.3-1.6倍,所以用φ75mm的硬质合金面铣刀;加工两圆柱外圆面和侧平面用φ40mm的立铣刀;加工三处倒角用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