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目录
引 言 1
一、拉杆工艺分析 2
(一)拉杆零件所用材料分析 3
(二)拉杆零件尺寸精度分析 3
二、拉杆工艺方案的确认 3
三、拉杆工艺有关计算 3
(一)排样设计 3
(二)确定搭边值 5
(三)计算条料宽度 5
(四)冲压力的计算 6
(五)卸料力、顶件力的计算 7
(六)弯曲工序力的计算 9
(七)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10
(八)计算落料刃口尺寸 11
(九)凸凹模宽度尺寸 12
(十)凸、凹模圆角半径 12
四、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3
(一)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 13
(二) 凸模长度尺寸的确定 14
五、压力机的选用 15
六、绘制总装图和工作原理 17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谢辞 21
引 言
现代的冲压技术已经有了飞快的发展,使那些形状极为复杂的冲压件,尤其是那些需要分多个分序来冲制的形状表现为中小型的复杂一些的冲压件,更广泛地使用了多工位级进模成形的方式,来提高冲件的质量要求以及高效率的完成,以此来减少冲件生产成本所产生的成本费用。但是这方面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以及制造难度上表现的很大,并且它的技术要求也是很高的,然而排样图在设计过程中确是首当其中的关键。唯有设计排版出合理适用的排样图才可能顺利的去解决和完成这方面级进模的设计以及制造。级进模结构的设计是基础也是重要的部分就是它的排样设计,这个直接契合到级进模结构的选型以制模的工艺性,制模需要的周期与模具所产生的费用、冲件的完成质量要求,材料的高利用率以及冲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是一种综合性技术要求很强的设计工作流程,这需要很多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工作积累的经验,相信很多这方面的爱好者正乐此不疲的去改进和更新。
一、拉杆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 拉杆
零件材料:08F
零件厚度:2mm
图1-1拉杆零件图二维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料的高利用率以及冲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是一种综合性技术要求很强的设计工作流程,这需要很多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工作积累的经验,相信很多这方面的爱好者正乐此不疲的去改进和更新。
一、拉杆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 拉杆
零件材料:08F
零件厚度:2mm
图1-1拉杆零件图二维图
图1-2拉杆三维立体图
(一)拉杆零件所用材料分析
冲裁件材料为08F钢板,是一种优质的碳素结构钢,它具有优良的可冲压性能。
(二)拉杆零件尺寸精度分析
尺寸精度要求)IT10级以上的精密度冲压件。
二、拉杆工艺方案的确认
多工位级进模的工序排样设计,直接决定了级进模完成后是否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据拉杆零件的要求和拉杆工艺特点的分析,完成拉杆多工位连续工序排样的设计方案。
由于级进模的落料均为最后一步,而且切边和弯曲是连在一起的,不可分开。因此,根据本设计的工序可以设置以下几中方案:
1方案 冲孔→切边→弯曲→精冲→落料
2方案 冲孔→精冲→弯曲→切边→落料
3方案 切边→弯曲→冲孔→精冲→落料
工艺分析:
1方案先冲孔,再弯曲。由于工位误差累计,到精冲时误差比较大,不适合放在次处,所以排除1方案。
2方案先冲孔,再精冲,当精冲时,正好可以用导正销导正,位置比较精确,且安排在靠前的工位上。接着进行切变、弯曲,最后落料,可以考虑此方案。
3方案先切边、弯曲,再冲孔。由于工位误差累计,到精冲时误差比较大,不适合放在次处,所以排除3方案。
终上所述,方案2最为妥协,方案2有5道工序,为了保证拉杆冲件的质量要求以及在生产过程中高效率的工作,最终选择多工位级进模对此拉杆冲件进行排样分析。但同时要保证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导正销的精度要求。
三、拉杆工艺有关计算
(一)排样设计
1.级进模冲件排样设计重点剖析
单冲模相比较级进模要显得简单的多,级进模的排样设计要能够确保连续冲压工艺技术的顺利完成。表现在材料的高效率利用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上,以及高的工作效率上等等这方面影响因素较多,要求较高。它的生产过程步骤以及关键点如下所示:
(1)对冲件详细的工艺分析过后,就冲件连续冲压模成形的所产生的几个可行性的情况来对此进行研究设计并归纳总结出多个冲压工艺的方案进行比较,然后从中选择较为合适能够切实反应级进模设计需求的设计理念来进行排样。
(2)对连续冲压的工艺以及完成的步骤有着直接影响的是冲件的外在形状,以及尺寸精度的要求,设计排样的时候要周到的考虑连续冲压的工艺性以及冲模结构设计的需求,在完成工作步骤顺序以及工位安排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a.冲件上的多个孔中对于孔距的精度要求在)IT10 级以上
b.对于多个孔同轴度以及位置确定的要求都是很高,相差度应该小于0.01mm.
c.如果毛坯的的尺寸和冲件的尺寸公差很小的话,可以采用先对毛坯达到冲件所需合理尺寸进行落料之后再进行成形的工序;对于那些冲裁件有局部的小凸台或者是凹口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得可采用多工位分步切除后再将他们拼结起来。
d.对于那些市场产量需求大的小型形状复杂的成形冲件,更多的采用级进模的加工方式,以次来提高冲件完成的质量要求以及高效率的体现。
e.对于那些冲件尺寸精度要求)IT10级以上的高精度冲件,我们在设计级进模排样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去减少制造冲件的工步,避免工位数产生的较多,
引 言 1
一、拉杆工艺分析 2
(一)拉杆零件所用材料分析 3
(二)拉杆零件尺寸精度分析 3
二、拉杆工艺方案的确认 3
三、拉杆工艺有关计算 3
(一)排样设计 3
(二)确定搭边值 5
(三)计算条料宽度 5
(四)冲压力的计算 6
(五)卸料力、顶件力的计算 7
(六)弯曲工序力的计算 9
(七)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10
(八)计算落料刃口尺寸 11
(九)凸凹模宽度尺寸 12
(十)凸、凹模圆角半径 12
四、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3
(一)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 13
(二) 凸模长度尺寸的确定 14
五、压力机的选用 15
六、绘制总装图和工作原理 17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谢辞 21
引 言
现代的冲压技术已经有了飞快的发展,使那些形状极为复杂的冲压件,尤其是那些需要分多个分序来冲制的形状表现为中小型的复杂一些的冲压件,更广泛地使用了多工位级进模成形的方式,来提高冲件的质量要求以及高效率的完成,以此来减少冲件生产成本所产生的成本费用。但是这方面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以及制造难度上表现的很大,并且它的技术要求也是很高的,然而排样图在设计过程中确是首当其中的关键。唯有设计排版出合理适用的排样图才可能顺利的去解决和完成这方面级进模的设计以及制造。级进模结构的设计是基础也是重要的部分就是它的排样设计,这个直接契合到级进模结构的选型以制模的工艺性,制模需要的周期与模具所产生的费用、冲件的完成质量要求,材料的高利用率以及冲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是一种综合性技术要求很强的设计工作流程,这需要很多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工作积累的经验,相信很多这方面的爱好者正乐此不疲的去改进和更新。
一、拉杆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 拉杆
零件材料:08F
零件厚度:2mm
图1-1拉杆零件图二维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料的高利用率以及冲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是一种综合性技术要求很强的设计工作流程,这需要很多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工作积累的经验,相信很多这方面的爱好者正乐此不疲的去改进和更新。
一、拉杆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 拉杆
零件材料:08F
零件厚度:2mm
图1-1拉杆零件图二维图
图1-2拉杆三维立体图
(一)拉杆零件所用材料分析
冲裁件材料为08F钢板,是一种优质的碳素结构钢,它具有优良的可冲压性能。
(二)拉杆零件尺寸精度分析
尺寸精度要求)IT10级以上的精密度冲压件。
二、拉杆工艺方案的确认
多工位级进模的工序排样设计,直接决定了级进模完成后是否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据拉杆零件的要求和拉杆工艺特点的分析,完成拉杆多工位连续工序排样的设计方案。
由于级进模的落料均为最后一步,而且切边和弯曲是连在一起的,不可分开。因此,根据本设计的工序可以设置以下几中方案:
1方案 冲孔→切边→弯曲→精冲→落料
2方案 冲孔→精冲→弯曲→切边→落料
3方案 切边→弯曲→冲孔→精冲→落料
工艺分析:
1方案先冲孔,再弯曲。由于工位误差累计,到精冲时误差比较大,不适合放在次处,所以排除1方案。
2方案先冲孔,再精冲,当精冲时,正好可以用导正销导正,位置比较精确,且安排在靠前的工位上。接着进行切变、弯曲,最后落料,可以考虑此方案。
3方案先切边、弯曲,再冲孔。由于工位误差累计,到精冲时误差比较大,不适合放在次处,所以排除3方案。
终上所述,方案2最为妥协,方案2有5道工序,为了保证拉杆冲件的质量要求以及在生产过程中高效率的工作,最终选择多工位级进模对此拉杆冲件进行排样分析。但同时要保证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导正销的精度要求。
三、拉杆工艺有关计算
(一)排样设计
1.级进模冲件排样设计重点剖析
单冲模相比较级进模要显得简单的多,级进模的排样设计要能够确保连续冲压工艺技术的顺利完成。表现在材料的高效率利用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上,以及高的工作效率上等等这方面影响因素较多,要求较高。它的生产过程步骤以及关键点如下所示:
(1)对冲件详细的工艺分析过后,就冲件连续冲压模成形的所产生的几个可行性的情况来对此进行研究设计并归纳总结出多个冲压工艺的方案进行比较,然后从中选择较为合适能够切实反应级进模设计需求的设计理念来进行排样。
(2)对连续冲压的工艺以及完成的步骤有着直接影响的是冲件的外在形状,以及尺寸精度的要求,设计排样的时候要周到的考虑连续冲压的工艺性以及冲模结构设计的需求,在完成工作步骤顺序以及工位安排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a.冲件上的多个孔中对于孔距的精度要求在)IT10 级以上
b.对于多个孔同轴度以及位置确定的要求都是很高,相差度应该小于0.01mm.
c.如果毛坯的的尺寸和冲件的尺寸公差很小的话,可以采用先对毛坯达到冲件所需合理尺寸进行落料之后再进行成形的工序;对于那些冲裁件有局部的小凸台或者是凹口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得可采用多工位分步切除后再将他们拼结起来。
d.对于那些市场产量需求大的小型形状复杂的成形冲件,更多的采用级进模的加工方式,以次来提高冲件完成的质量要求以及高效率的体现。
e.对于那些冲件尺寸精度要求)IT10级以上的高精度冲件,我们在设计级进模排样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去减少制造冲件的工步,避免工位数产生的较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