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h扣盖连续模设计

目录
一、前言 1
(一)连续模发展的背景 1
(二)连续模的现状和前景 1
(三)NASH扣盖连续模设计的主要任务 2
二、NASH扣盖设计的内容及工艺分析 2
(一)NASH扣盖设计的内容 2
(二)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3
三、模具总体结构形式的分配 4
(一)模具类型的确定 4
(二)操作与定位方式 4
(三)脱料方式的选择 4
(四)模架的选择 4
(五)模具工作过程 4
(六)弯曲回弹控制 4
四、模具结构内容设计 4
(一)上模设计 4
(二)下模设计 5
(三)主要零件的设计 7
(四)模具零件间的配合方式 8
五、模具组装图 8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一、前言
在如今工业生产中,金属板材冷冲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市场竞争日渐加剧,对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操作的方便性要求也日趋提高。冲压模具是冷冲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加工设备。冲压模具的设计是好是坏、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成本、生产效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其设计制造技术也受到普遍重视,并且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国际模具协会提出:模具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
然而连续模则是现代生产中受到普遍重视的先进模具,它能够在一副模具内完成复杂零件的冲裁、翻边、弯曲、拉深、立体成型以及装配等复杂工序,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安全可靠性的优点,并且能够加工出形状复杂多变的零件,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一)连续模发展的背景
(1)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产品不断趋于微型化和复杂化。这些产品一般多由薄的金属板材构成,在大量生产中,适宜采用连续模。如图1-1所示

图1-1 电子产品图
(2)精密加工机床的发展,如坐标磨床、精密线切割机床等,因而连续模得以可靠的生产出不同规格的零部件。如图1-2,1-3所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1)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产品不断趋于微型化和复杂化。这些产品一般多由薄的金属板材构成,在大量生产中,适宜采用连续模。如图1-1所示

图1-1 电子产品图
(2)精密加工机床的发展,如坐标磨床、精密线切割机床等,因而连续模得以可靠的生产出不同规格的零部件。如图1-2,1-3所示
 
图1-2 坐标磨床 图1-3 精密线切割机床
(3)不断涌现各种高速精密的冲床,使得连续模更能充分的发挥其冲压制件的效益。如图1-4,1-5所示
 
图1-4 小型冲床 图1-5 大型冲床
(二)连续模现状与前景
连续模具是冲压模具中用的最广泛的一种,由于产品工艺的需要,它被分成若干等距离的工位,然而在每个工位上都安排了一个工序,为了逐步完成产品某部分切料、成型的工作。一般来说,连续模能够连续完成冲裁、弯曲、拉深等工序内容,所以无论产品零件的形状如何复杂多变,冲压工序是多么的多,都可以用一副连续模来完成冲制。于是在如今的工业生产中,很多冲裁件普遍采用多步冲压成型的工艺方法,这样就会有效的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能使操作变得简单化、安全化,并且还能节约成本,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根据最新的不完全统计,冲压件在电子产品中占80%——85%比例,在汽车、农业机械产品中占75%——80%比例,在轻工业产品中占90%以上的比例,航天航空工业中冲压件的比重也同样很大。尤其是在今天的日益富足,家庭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已成为现实,以促进新产业链更深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冲压模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动力来源。因此可见,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在国民经济中起到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小金属片的结构比较复杂,精度高,简单的模式已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许多制造者就用多工位连续模生产。多工位连续模在国内外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得到了模具设计者的重视。长期以来,我国多方位投入制造和使用模具等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许多差距,很多微型复杂的模型还依赖于进口。
(三)连续模设计的主要任务
(1)对零件毛坯展开尺寸进行计算
(2)对产品进行冲裁工艺性分析
(3)加工工程图设计
(4)冲压成型的工艺参数分析及冲床选择
(5)模具结构的选择
(6)绘制模具装配图与零件图
(7)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二、NASH扣盖设计的内容及工艺分析
(一)NASH扣盖设计内容
(1)材料:08F
(2)毛坯展开尺寸最长处120mm,最宽处55mm
(3)材料变形率量小于20%t
(4)材料厚度:t= 1.0mm
(5)未标注尺寸按照IT12级处理,外形不可以有毛刺和划痕
(6)NASH扣盖工程图,如图2-1所示

图2-1 扣件工程图
(7)排样方案的分析,如排样图2-2,2-3所示

图2-2 排样二维图

图2-3 料条打样图
(二)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1)工件的材料
NASH扣盖的材料为优质碳素钢,料厚为1.0mm,抗剪强度295~400MPa,抗拉强度275~380MPa,屈服极限250MPa,相对延伸率2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36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