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压板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摘要】本论文所要介绍的压板是电池盖模具中的一个零件,它的作用是当熔融的塑料经过高压注射到型腔中时,压板连接型芯,产生作用力,防止制造出的零件发生飞边、产生熔接痕等问题。电池盖压板也有固定、定位等作用。在论文中我将对这个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分析,从图纸分析,工艺分析,机床选择,刀具选择,程序编制等方面介绍这个零件的数控加工。
目 录
引言 1
一、电池盖压板的零件分析 2
(一)图纸分析 2
(二)毛坯材料的选择 2
二、加工前的准备 2
(一)需要加工的内容 2
(二)加工设备及相关刀具的选用 3
(三)零件的夹紧及定位 8
三、零件的编程及加工过程 8
(一)零件的加工工艺 8
(二)切削三要素的选择 10
(三)部分零件的尺寸参数设置 11
(四)部分加工程序 16
(五)零件成品图 20
四、后续处理 20
(一)零件的外形要求 20
(二)热处理 21
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谢辞 24
引言
科技的高速发展影响着我们的机械行业。以前许多需要人手所做的事情已经渐渐被机器所代替,在制造行业这个情况更为突出。以前多用手动的机床去制造零件,但这种机床所做的零件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而且加工的时间往往很长,不太适合大批量的生产。为了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现在我们用数控机床代替了大部分手动机床,数控机床不仅操作简便,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有所降低,并且很适合批量生产。本论文中的电池盖压板零件的生产所依靠的就是数控机床中的加工中心。
本次论文研究的电池盖压板是电池盖模具装配中的一块板,它的位置一般在上模板的下面。它的作用是当材料注射到这个模具中时,需要用压板压紧它,以防止制造出的零件发生飞边、产生熔接痕等缺点。它也有一定的固定、定位等作用。若电池盖模具中忽略了这块压板将会影响整个模具的使用,导致所做出的产品精度下降,废品率也会大大的增加。
本论文围绕电池盖压板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包括了零件介绍,图纸分析,机床选择,刀具确认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同时,运用UG软件进行零件CAD建模,生成零件CAM,完成零件的制造及后处理。
一、电池盖压板的零件分析
(一)图纸分析
如图11所示,是电池盖压板的零件图。从图纸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零件主要需要加工的并不复杂,但需要非常的细致。其中包含了14个长10mm宽9mm的长方形孔,12个直径为6mm的孔、一个直径为22mm的孔,4个沉头孔,一个M8的螺纹,两个半圆槽和零件的外形。这个零件是模具组合件中的一个小部分,如果不严格的按照图纸去加工,最后将会影响整个模具的效果。电池盖压板零件加工内容繁多,要求非常的严谨,像零件整体长宽的尺寸公差要求已及长方形孔的长宽公差要求都是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0.01mm。而且零件的周边都需要倒斜角0.5,零件上的长方形孔、圆孔、沉头孔和两个半圆槽都需要倒角0.5。而且我们可以从图纸上看出每个孔之间的位置都有微妙的区别,并且在加工时要保证表面粗糙度,这些大大提高了这个零件的加工难度。
(二)毛坯材料的选择
所用的毛坯材料是长148mm宽120mm高20mm的45钢,如图12所示。45钢是一种优质的碳素结构钢,它的硬度适中,且易于切削,经过相应的热处理后将会获得一定的塑性、韧性和耐磨性。很适合用做模具中的板子、导柱、销子等。
二、加工前的准备
(一)需要加工的内容
在加工一个零件,制定工艺是很重要的,而在这之前我们应该首先确定它的具体加工内容,见下表21。
表21零件的正面加工内容
内容
备注
零件的上表面;
见白
零件的外形;
分粗精铣
铣长方形的孔;
共14个
钻中心孔;
D4的中心钻
钻D5.8的孔;
共16个
铰D6的孔;
共12个
铣沉头孔;
D11、D6.5
钻D6.7的孔;
两个
铣D22的圆孔;
铣倒圆角和倒斜角;
攻丝
M8X1.5
(二)加工设备及相关刀具的选用
1.相关机床选择
根据本次加工电池盖压板零件的要求我们所选择的是VMC850三轴立式加工中心。机床见下图21所示。
VMC850加工中心机床的具体参数见下表22。
表22立式机床参数
参数
规格
单位
X轴行程
900
mm
Y轴行程
500
mm
Z轴行程
550
mm
主轴端面到工作台的距离
120620
mm
工作台能承受的最大重量
600
Kg
工作台面积
1060x500
mm
T型槽(槽数×宽度×间距)
5x18x100
mm
主轴转速
8,000
rpm
主轴功率(连续/30分钟过载)
7.5/11
kW
主轴扭矩(连续/30分钟过载)
47.7/70
N.m
主轴锥孔
BT40
X、Y、Z轴,伺服电机转速
3000/3000/2500
rpm
X、Y、Z轴,伺服电机扭矩
12/12/12
N.m
X、Y、Z轴,伺服电机功率
3/3/3
kW
X、Y、Z轴,丝杠直径
40/40/40
mm
X、Y、Z轴,快移速度
24/24/20
m/min
进给速度
1500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25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