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5米内河干货船结构规范设计

摘 要摘 要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船舶在此中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其中最主流的还是要数干货船了。我国作为一个造船大国,在全球造船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有着巨大的竞争优势。我们要时刻关注国际干货船需求行情。近几年,干货船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过剩的情况几乎不可能看见。 在做毕业设计之前,首先,运用多种手段,比如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询问学院老师,去船长实习等,在大体方面对船舶规范设计有了一个了解,其次,再根据导师给我们的性线图,总布置图以及中国船级社颁布的《钢制内河船舶建造规范》,计算各种板厚,确定钢材型号与骨架形式,进行强度校核,最后再绘制中横剖面图。本文主要介绍的是89.5米的内河干货船的结构规范设计相关内容。本文涉及的结构设计计算与校核都参考自中国船级社颁布的2009版《钢制内河船舶建造规范》,规定的航区为A级 本文主要完成的内容及结论: 1、根据《钢质内河船入级规范》(2009版)绘制了典型横剖面图、基本结构图、中横剖面图 2、根据《钢质内河船入级规范》(2009版)完成了89.5米内河干货船结构规范计算 3、根据《钢质内河船入级规范》(2009版)对该剖面进行总纵强度,使应力均符合规范要求。 关键词:干货船;规范设计;横剖面图;基本结构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概述 1
1.2干货船的历史 2
1.3干货船的发展趋势 3
1.4干货船的分类 6
1.5干货船航运市场状况 7
1.6结构设计方法与基本步骤 7
1.6.1设计方法 7
1.6.2基本步骤 8
1.6.3结构布置的一些原则 8
1.7设计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9
第二章 结构规范计算书
2.1说明 10
2.2主要尺寸与数据 10
2.3外板 10
2.3.1船底外板 10
2.3.2平板龙骨 11
2.3.3舭列板 11
2.3.4舷侧外板 11
2.3.5舷顶列板 11
2.3.6内底板 12
2.3.7内底边板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范计算书
2.1说明 10
2.2主要尺寸与数据 10
2.3外板 10
2.3.1船底外板 10
2.3.2平板龙骨 11
2.3.3舭列板 11
2.3.4舷侧外板 11
2.3.5舷顶列板 11
2.3.6内底板 12
2.3.7内底边板 12
2.4甲板 13
2.4.1强力甲板 13
2.4.1船中部甲板边板 13
2.5船底骨架 13
2.5.1实肋板 13
2.5.2中桁材 14
2.5.3旁桁材 14
2.5.4组合肋板 14
2.5.5船底纵骨与内底纵骨 15
2.6肘板 16
2.7开孔 16
2.8舷侧骨架结构 16
2.8.1普通肋骨 16
2.8.2舷侧纵骨 17
2.8.3强肋骨 17
2.8.4舷侧纵桁 18
2.8.5舭肘板 18
2.8.6内纵壁 19
2.9货舱区甲板结构 19
2.9.1强横梁 19
2.9.2横梁 19
2.9.3甲板纵桁 20
2.9.4甲板纵骨 20
2.10舱口结构 20
2.10.1舱口围板 20
2.10.2抗扭箱结构 21
2.11舱壁 21
2.11.1平面水密舱壁 21
2.11.2防撞舱壁 22
2.11.3平面舱壁扶强材 22
2.11.4水平桁和垂直桁 22
第三章 总纵强度计算书
3.1概述: 24
3.2主尺度: 24
3.3计算尺度: 24
3.4舯剖面模数的计算 25
3.5实船的中横剖面模数计算 25
第四章 毕业设计小结------------------------------------------ 28
致谢 ---------------------------------------------------------- 29
参考文献 ----------------------------------------------------- 30
第一章 绪论
1.1概述
2012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世界,各国经济收到了严重的影响,很多产业出现了滞纳甚至是倒退的现象,各国政府也是坐立不安,人心惶惶。当然,船舶制造业也逃不出这个厄运,各国各大造船厂订单大批量下降,许多船东甚至放弃了自己快要建完的船舶,导致各大造船厂苦不堪言。作为造船大国的中国,受到的影响更大,温州一带的小船厂直接关门倒闭,大一些的船厂也只能靠着一丝订单维持着自己的生存。至此,船舶行业一片萧条。在此之间,全球干货船的需求量有一定的回升,但是也难以改变现在的状况。然而,危机跟机遇往往是并存的。既然老式的干货船不能满足各大船东的需求,那么只有改革才能带来新的机遇。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结构改革风潮吹遍了整个世界,直到现在,也不曾停息过。从宏观上来讲,这次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警告,更多的是机遇,让我们不得不去改革,不得不去创新,让我们明白居安思危的危害,让我们有了前进的动力。
总所周知,我国是世界级的造船大国,不管是建造量还是需求量,都是位居全世界首位的。我国国内最主流的还是三大船型,其中,百分比最高的还是干货船。不难理解,需求决定市场。大家都知道,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有许多资源,比如铁矿石,煤炭等等,都是要从国外购买以后运回国内的。而运输形式,最主要的就是靠船舶了,尤其是干货船。我国每年都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资源,有一部分靠管道运输,但是更大的部分就要靠我们的船舶了,无可厚非,船舶在这方面起了不可比拟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的煤炭进口量有了稳定的增长,这也预示着干货船的需求量也会有一个小幅度的回暖。国际的造船趋势正在向着高性价比发展。降低建造成本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可以增加船厂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船东的运营成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1.2干货船的历史
说起船啊,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舟。早在几千年前,我们智慧的先人们就发明了水上交通工具,舟。而后的几千年的发展,更是出现了许多辉煌之处。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事迹,把中国的造船事业推上了顶峰。但是,很遗憾啊,这些船的用途都不是用来交易货物的,都是用来弘扬我大天朝国威的,所以说,这还不是干货船的起始。干货船的起源,是曾经的海上霸主西班牙。西班牙人在探索世界的同时,也把贸易带向了全世界,为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也奠定的他的资本原始积累,使他完成了基本的社会形势转型。船舶的发展,说白了就是成本与技术的发展,早期的西班牙,凭着自己的船有着抗风浪强的优势,比其他国家先行一步,独占鳌头。可是,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各国的造船业有了一定的进步,这些优势就不复存在了。紧接着,登上世界造船舞台的,是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荷兰的船很有特色,它在保持原有的抗风浪能力的同时,大大的增加了船本身的载货量,这使得它造的船成为了各大航运公司眼中的香饽饽,一度统治了全球海上运输行业。可是,一次工业革命,使得它的位子受到了动摇。英国,日不落帝国,凭借着自己发明的蒸汽机,使得船舶的航运速度有了飞跃的提升,这也使得海上运输的效率大大提高,深受各大运输公司的青睐。
我国的造船事业起步很晚,在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萌生了发展海军的想法,而在民间,由于没有国家的扶持,船舶的发展很缓慢,内河船也是偏向于小型化,载货量很是一般。不过到了2004年,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越来越感觉到船舶行业的重要性,不管实在经济贸易上,还是在军事上,船舶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国家因此大力鼓励发展船舶制造业,颁布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可以那么说,我国国内的造船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大家不禁要问了,为什么是短暂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cbyhy/29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