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0dwt化学品船底边舱341分段船体生产设计(附件)

摘 要摘 要化学品船作为一种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在造船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远离,船舶制造业又将迎来一个春天。其中在油轮领域中,化学品船呈现出相对比较快的恢复势头。就整个船舶建造过程而言,船体分段生产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船舶建造效率和成本。尤其对于化学品船这种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更要花功夫把生产设计做精细。本文以“38000DWT化学品船底边舱341分段船体生产设计”为例,结合实际船厂的生产能力和加工过程,以详细设计为依据,给出具体的建造方案。本设计包括绘制分段结构图、分段拼板图和分段吊装图,编写零件明细表和编制分段涂装要领。并就分段制造,分段吊装、分段涂装给出具体意见。本设计对我们船舶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和专业技能提升,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关键词:化学品船;生产设计;建造方案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1.3国内存在的问题 1
1.2 化学品船的简介 3
1.2.1化学品船的定义 3
1.2.2化学品船当前发展形势 3
1.2.3化学品船结构特点 4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4
1.4.1研究主要内容 4
1.4.2 研究主要方法 5
第二章 38000DWT化学品船341分段简介 6
2.1 38000DWT化学品船概况 6
2.2 承建船厂资料 6
2.3 341分段的分段划分 6
2.4 341分段结构特点 7
第三章 341分段生产设计 8
3.1 341分段建造方法 8
3.2 341分段装备顺序和分段制造方法 8
3.3 341分段焊接工艺 9
3.4 341分段精度管理 10
3.4.1 精度管理的概述 10
3.4.2 341分段的精度管理措施 10
3.5 341分段质量要求 11
3.6分段生产设计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计 8
3.1 341分段建造方法 8
3.2 341分段装备顺序和分段制造方法 8
3.3 341分段焊接工艺 9
3.4 341分段精度管理 10
3.4.1 精度管理的概述 10
3.4.2 341分段的精度管理措施 10
3.5 341分段质量要求 11
3.6分段生产设计 11
3.6.1分段生产设计说明 11
3.6.2 341分段结构图 15
3.6.3 编制零件表 17
3.6.4 341分段拼板与划线 17
第四章 吊耳设计 20
4.1 吊耳的定义 20
4.2 吊耳的设置原则 20
4.3 341分段重心 20
4.4 341分段采用的吊耳 21
4.5 341分段吊耳图 22
第五章 涂 装 24
5.1 涂装概述 24
5.2 341分段的涂装流程 24
5.3 341分段的原材料预处理 24
5.4 341分段的二次除锈 24
5.5 341分段的分段涂装 25
5.6 341分段涂装方法 25
5.7 341分段的涂料要求 25
5.8 涂装质量检验 26
结语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1 研究背景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船舶的新造订单大幅减少,手持订单量也持续下降,近年其运输需求再次呈现上升趋势。新船价格也基本见底企稳,给业界增添了不少信心。其中油船方面,由于中东、亚洲炼油能力的扩张和欧洲炼油能力的萎缩,这造就了当前成品化学品船市场的持续活跃的局面。
但是,当前船舶市场整体依然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预计后市成交量仍然有限。船企应该深入分析船舶市场运行规律和成交特点,争取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中抓住机会。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通过优良的生产设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成为国内各大船厂亟需解决的问题。我国是造船大国,要想成为造船强国,必须研究如何优化生产设计,转化造船模式,追求精益造船,这是提升船舶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尤其在化学品船这种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更要花功夫把生产设计做精细,使得船厂能从化学品船市场赚取更多利润。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国外像日本、韩国等造船大国对于生产设计的研究处在世界最先进的行列。日本开展生产设计多年,制订了大量的标准。日本船厂推行生产设计经历了从船体到舾装的发展过程,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壳舾涂一体化的新阶段,除了日本以外,世界其他发达的造船国家也都不同程度地应用先进的生产设计技术。比如美国,丹麦,瑞典等国,虽然不一定都使用“壳舾涂一体化”这样的术语,却在造船生产体系中广泛使用类似生产设计的概念与方法,来推动造船生产的发展。
我国对于生产设计标准化工作的研究相对滞后,国内除各大型船厂已开展生产设计外,近年来很多的中小型船厂也陆续开始进行生产设计。转化造船模式,深化生产设计,缩短造船周期是我国造船界正在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然而,刚起步的中国在造船生产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哪些不足以及怎么改进将在下一小节提到。
1.1.3国内存在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我国在船舶生产组织和生产过程控制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显著差距。 国内船厂普遍存在如下几个船体生产设计的问题:
(1)国内大部分船厂推行先进生产设计理念的程度还不高,很多人还没有转变老思想,舍不去摒弃老经验,实际工程中并没有尽可能的把工作放在前一道工序时完成,没有充分体现“壳、舾、涂一体化“的现代造船模式,船舶制造周期长,制度落后,如果没有了国内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则在国际船市上的竞争力将会大打折扣;
(2)国内在船舶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还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水准。虽然基于3D模型的CAD/CAM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但在船舶建造过程中CAE的应用程度不高。目前国内的状态离数字化造船的程度还有一大段距离。据研究,日本韩国等一些先进造船国家船舶设计平均周期为100天,而在中国则需要1年。
(3)我国在精度控制方面与国外也存在不小差距。国外先进船厂通过对造船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公差和焊接热变形的精度控制,用补偿量代替余量的办法,减少造船加工?装配和焊接中的无效劳动,这样保证了产品质量?性能?生产进度与降低成本,以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而国内精度管理基本还是处于事前加余量建造,事后测量切割的状态,并且缺乏对精度控制的分析研究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扭转中国只能是造船大国而不是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cbyhy/42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