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m内河货船船体结构规范设计(附件)

摘 要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在持续高速发展,内河运输的地位也越发重要。内河货船作为内河运输的支柱,我国长江、珠江、运河等内河对货船拥有广大的需求,内河造船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所以船舶经营者和船运公司都在密切关注内河货船的发展状况。 本次毕业设计的主题就是内河船的结构规范设计,通过已学知识、报刊杂志、网络信息等进行调查研究,对内河货船的构造和特点有了整体认识。然后,仔细阅读已提供的《钢制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版)、型线图和总布置图,结合《船体结构》和《船体制图》形成了完整的设计思路。本船为钢质内河货船,设为单层连续甲板,货船区域的甲板、平台、双层底、双舷侧以及首尾区域的双舷侧均为纵骨架式,首尾以及其它区域舱底均为混合骨架式。 本文研究的内容包括1.内河货船的发展、分类、市场以及安全问题,结构设计的概念、方法、步骤等。2.99.7m内河货船的计算说明书。3.绘制中横剖面图和基本结构图。4.完成强度校核。关键词内河货船;规范设计;中横剖面图;基本结构图;强度校核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内河船 1
1.2.1 内河船的现状 1
1.2.2 内河船的分类 2
1.2.3 内河船的前景分析 3
1.3 结构设计 4
1.3.1 结构设计的概念 4
1.3.2 结构设计的任务 4
1.3.3 结构设计的方法 4
1.3.4规范设计的基本步骤 5
1.3.5结构布置的基本原则 5
1.4设计成果及存在问题 5
第二章 船体结构规范设计计算书 7
2.1 概述 7
2.2 船舶主要参数 7
2.2.1 主要尺度 7
2.2.2 计算尺度 7
2.3 货舱区域船体结构构件计算 8
2.3.1 外板 8
2.3.1.6 尾封板 11
2.3.2 甲板 11
2.3.3 内舷板及内底板 13
2.3.4 双层底 14
2.3.4.7 肘板 17
2.3.5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舷侧骨架 17
2.3.5.3舷侧纵骨 18
2.3.5.4舷侧纵桁 18
2.3.5.4肘板 19
2.3.6 甲板骨架 19
2.3.6.3甲板纵桁 21
2.3.7舱壁 22
2.3.7.1舱壁板 22
2.3.9 舱口围板 23
2.4 尾部结构构件计算 24
2.4.1 底部骨架 24
2.4.2 舷侧骨架 25
2.4.3 甲板骨架 26
2.4.4 舱壁 26
2.4.5 主机座 27
2.5 艏部加强 27
2.5.1 底部骨架 27
2.5.2 舷侧骨架 28
2.5.3 甲板骨架 28
2.5.4 舱壁 29
2.6 首尾柱 30
2.6.1 首柱 30
2.6.2 尾柱 30
2.7 甲板室 31
2.7.1 甲板和围壁板 31
2.7.2 围壁扶强材 32
2.7.3 甲板横梁 32
2.7.4 甲板纵桁 33
2.8 护舷材 33
第三章 船中剖面总纵强度校核 34
3.1舯剖面模数、惯性矩计算 34
3.2实船的中横剖面模数计算 36
3.3实船的中横剖面示意图 38
结 语 39
致 谢 40
参考文献 41
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
运输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繁荣强度,作为长江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运输业更是发展国力和协调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我国占水域面积极广,南有珠江,北有黑龙江沟通俄罗斯和朝鲜,更有横贯整个中国东西部的长江流域,还有沟通长江与黄河的京杭运河,其中大小河流与湖泊不计其数,江河湖海互相连接,形成发达的水运网络。
我国造船的历史追溯久远,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番禺发明了木船,《墨子》等古籍中就有“番禺始为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木质帆船了。那时的人民懂得利用帆船来运输战备物质和进行商业贸易。直到18世纪炼铁业的发展导致1787年制造出第一艘铁木船。唐朝的繁荣,跟京杭运河的开辟有莫大的关系。工业革命后,蒸汽机开始运用于船舶,世界造船的中心慢慢的偏向于西方国家。随着一战和二战的爆发,全民蒸汽机船时代开启。尤其是日韩两国,不论是日本的学习吸收能力还是韩国的国家法律扶持,都致使日韩两国一跃成为造船大国。我国收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影响,与世界先进技术脱轨,后又遭受二战和内战的影响,造船行业一度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扶持发展重工业,船舶行业也开始有起色。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中国的造船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世界造船的中心也慢慢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船主战场也由欧美转战亚洲。
现如今,随着频繁的船舶事故的发生,内河船在事故的比例占据极大,如何更优化内河船结构,使船舶航行更安全,成为世界造船业关注的重点。
1.2内河船
1.2.1 内河船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内河运输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其船舶船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多年来存在的船龄长、吨位小、船型机型杂乱、技术落后、运输方式陈旧的状况正在发生改变。通过对内河船舶适宜的球鼻首、双尾船型、三尾船型、襟翼舵、导流管、倒车舵、大径深比等专项技术的研究和成果应用,内河船舶正朝着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运输方式多样化方向发展。
尽管我国的内河船舶有了高速的发展,但是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其具体表现为:
(1)现有内河船舶船型杂乱、机型复杂,极大影响航道、船闸等基础设施通航能力的发挥,也是制约着内河航运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2)由于技术与环境问题,内河船舶平均吨位较小,与世界航运发达的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例如,美国平均吨位为1149载重吨,德国为1395载重吨,俄罗斯为1383载重吨,而我国低于300载重吨。这些都极大地影响水运能力优势的发挥。
(3)由于国内船舶总体研发技术水平不高,造成内河船舶船龄大,操作性能差,能耗高,营运效率低。甚至部分地区还存在水泥质船、木质船和挂桨机船等落后船型,部分船舶技术状态落后,存在安全隐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cbyhy/23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