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收入与GDP相互关系的研究
摘要近几十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与GDP都取得了持续快速增长,二者的增幅并不同步,但财政收入的增长率明显高于GDP。为了解两者之间具有的相互关系,本文选取1978年到2010年间中国财政收入和GDP数据,先比较两者的增长速度,其次对样本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根据其平稳性来作协整或者回归分析,最后对两类数据进行因果关系检验。通过文中的数据分析可知,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低于GDP,且两者的增长具有周期性,两者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并且相关性显著,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表明了我国财政收入与GDP之
我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摘 要近年来,由于国际上一系列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上涨压力,增速有所放缓。为保证我国货币政策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有必要对我国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1991-2012年三个层次的实际货币供给(RM0、RM1、RM2)和实际GDP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此反映我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且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影响程度不一样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
无锡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分析
摘要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经济的增长让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变得越来越好,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不良影响——环境污染。经济的迅猛发展让我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以及研究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各领域探讨的热点。因此,怎样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更好的权衡两者的关系,让经济朝既定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已经变成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全文贯穿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思想,通过把无锡市环境污染和人均生产总值从1991年到2012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到相关结论
昆山市一手房单价走势研究
摘要本文从影响昆山市一手房价单价走势的各种因素来展开。论文首先总结归纳了近几年昆山市各地区版块一手房单价走势的基本规律,对昆山市房产市场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以及对影响今后本地区各版块一手房价走势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解读。然后就是通过实证楼盘的具体情况对昆山目前在售楼盘的统计、归纳、分类,之后就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从所获得的数据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然后就是做出合理化建议。
汇金增持对我国股市短期收益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 要本文以我国沪深股市具有代表性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圳成分股指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对股市收益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汇金增持对改善我国股市收益率具有显著性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但是这种影响具有短期性及滞后性的特点,另外汇金的增持并不能改变我国股市的长期下降的趋势,所以投资者应该理性的看待汇金增持这一政策性消息。
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江苏文化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根据1996~2009年江苏文化产业机构的数量、文化产业总产出、文化产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江苏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阶
全社会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学院
[摘要]: 随着三峡工程全面竣工,各地区电网改造,大中小城市电厂投产,国家供电量呈现指数型增长,使得我国用电紧张的状况得以缓解。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全社会对的电力需求也源源不断扩大。 以江苏省为例,在最近的十年里,全省的全社会用电量以呈现较高的增长趋势,且全省各地区差异较为明显,苏南苏北用电量差距尤为突出!用电量的大小是否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呢?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能源的可持续供应是必不可少的,而进入21世纪,经济的增长与电力消耗密切相关,全社会用电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统计分析
摘要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中国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差异的存在与扩大,势必对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有力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一定冲击。因此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寻求相应解决对策是有一定社会价值的,而从各指标方面来探讨产生经济差异的原因则使得缓解差异趋势更有目的性及可行性。 本文采用综合指标法,按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基于SPSS软件分别对2008年江苏省13 个市区,从经济发展、科技教育、交通通讯、卫生环境四个
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摘 要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些区域比另一些区域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强的经济实力,致使空间上呈现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适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对整个宏
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差异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根据2008-2012年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和13个地级市的人均GDP,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之间以及各区域内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差异;接着用余期望系数对2008-2012年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和13个地级市的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依次进行分析,得出苏南地区各城市之间经济差距最大,苏中次之,苏北最小,从而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有了初步认识;然后从经济发展、教育与人力资源、交通与通讯、卫生与环保这四个方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学院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然而,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城乡发展不平衡日益显著,“三农”问题矛盾突出,因此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刻不容缓。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发达,资源充裕丰富,随着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变和经济的突飞猛进,江苏的经济总量跻身全国前列。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从人均GDP增长率、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当年总人口的比重)、财政支农支出、农村投资占比、初中毕业升学率、以及城市登记失业率来进行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各因素之间的多重共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