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客栈产品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以沂蒙山景区为例(附件)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缓解城市生活、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政策的推进,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地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客栈,兴起了新时代的民宿热,然而大多数的客栈在产品设计中并没有很好的结合当地的文化和满足顾客的需求,导致许多乡村客栈丧失了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内涵,使之趋于雷同化。在这个以文化为主导的经济时代,人们在乡村旅游住宿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文化体验,因此文化在乡村客栈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地域文化上来研究客栈的产品设计并以沂蒙山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分析乡村客栈在产品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经营者设计理念和主题不明晰,产品开发层次较低,缺乏文化体验等。对此提出要明确设计理念和客栈主题,升级文化产品,开展文化体验活动等改进措施。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1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3
(一)国内研究现状 3
(二)国外研究现状 4
三、研究方法 6
(一)文献研究法 6
(二)实地考察法 6
(三)个案研究法 6
四、乡村客栈产品中地域文化发展问题分析 7
(一)经营者设计理念和主题不明晰 7
(二)客栈产品开发层次较低,缺乏地域文化内涵 7
(三)客栈产品缺乏体验性设计 8
五、乡村客栈产品设计与文化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9
(一)明确设计理念和客栈主题 9
(二)升级客栈产品,丰富文化内涵 9
(三)开展文化体验活动 10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增加人们的收入、促进产业多元化经营、构建和谐美丽乡村,因此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推动力。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乡村客栈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一部分,是其发展的主要依托,也是地域文化的具体表现,因此乡村客栈地在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下发的《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乡村传统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还应重视发展当地的文化,支持乡村地域文化特色发展,加强对乡村建筑和文化遗址的保护,融入现代优秀的元素,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所在,注重文化的传承,让人们在乡村客栈中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是发扬当地文化的重要环节。继承和发扬当地特色的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与乡村客栈的经营进一步结合,不断提升乡村客栈产品的品质,才能实现当地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在这个以文化为主导的经济时代,人们对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历史文化建筑遭到了破坏,生活在城市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乡村生活,感受乡土文化。因而游客的消费类型也从观光型逐渐向体验型转变,越来越追求品质和体验感,在旅游中对文化的需求层次进一步提升。近年来,许多乡村旅游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追捧,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我国关于乡村客栈设计多从建筑的角度的研究,而从文化层面对客栈的产品设计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乡村客栈产品设计中地方文化特色的研究提供个案分析,探究在乡村客栈产品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将二者进一步融合,为客栈产品的设计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方法。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一些理论上的方法和帮助。
2.实践意义
通过对乡村客栈产品设计中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并以沂蒙山景区的乡村客栈为案例,分析当地乡村客栈发展的现状,发现产品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上出现的问题,为沂蒙山景区客栈的产品设计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有助于当地在客栈产品设计中从各方面更好的与地域文化特色相融合。为我国其他地区的乡村客栈在产品设计的开发提供借鉴,为解决客栈产品与地域文化的融合问题提供方法。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现状
1.乡村客栈产品设计研究
国内对于乡村客栈产品设计研究主要从乡村旅游角度出发,通过对当地旅游以及民宿客栈发展等案例的研究,发现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主要存在缺乏品牌形象设计、住宿体验不足,缺乏文化创意等问题。如郭慧(2014)指出沂蒙山区产品缺乏独特的品牌形象设计,在发展过程中缺少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引,针对沂蒙山区特有的条件,提出沂蒙山区乡村的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以“绿色沂蒙”为主题,提倡健康、自然的产品设计[1]。钱桥峰(2016)通过研究发现大理、丽江地区游客在产品设计中住宿体验的过程不足,进而总结“大理丽江地区民居客栈体验性”的改进设计的策略和方法,探究大理地区客栈的体验性设计方法[2]。刘雅培(2019)以本土福州永泰嵩口古镇开发民宿为例,他认为用文化创意进行设计及开发民宿产品是提升当地文化, 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改造与设计民宿显然需要全方位的考虑, 方能唤起游客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才能让古朴的乡村绽放活力 [3]。
2.地域文化的研究
我国国内对于地域文化的研究较广,并且主要从其概念和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及其体现等方面来研究,并致力于地域文化在当地发展过程的应用。如余秋雨(2012)认为文化是由时间“积累”而成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引导”而逐步完善和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而演变为一种“集体的人格”[4]。张发(2014)认为,地域文化与当地的自然景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当地习俗联系密切。文化包罗万象,同时也以万象展现出来。一个地区的民情、民俗、民风等, 都是对地域文化内涵的展现。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发展和影响, 形成了一种相互协调的地域文化[5]。李庆(2014)认为,地域文化是乡村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乡村必然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个性独特的文化,在乡村客栈的产品设计中,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充分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历史文化,并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地域文化为主线进行产品设计,加强游客和当地文化的联系,从而打造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乡村客栈[6]。
3.客栈产品设计中地域文化特色研究
国内对于客栈产品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主要从客栈的建筑和装修等方面来研究,但从服务业的角度来研究客栈产品设计与地域文化特色的相对较少,在客栈产品设计上强调设计应注重个性化,在开发过程中应结合文创产品,进行地域文化的延伸,注重客栈产品给顾客情感上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如郑易(2016)提出要重视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应用,实现文化元素符号和精神文化的进步和提升,而不只是追求原生态,同时强调强调文化产品的差异化,减少同质化[7]。黄小蕾(2017)通过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的研究,认为在民宿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进行体验性的开发,另外还可以进行地域文化延展性的体验开发,并结合文创产品增加民俗文化在民宿运营过程中的价值[8]。罗云利(2017)认为客栈设计与客栈发展的标准化与特色化是促进客栈产品质量提升,展示客栈自身特色的有效措施。在对传统民居客栈改造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民宿的住宿和特色饮食开发相关问题上进行研究,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入剖析 [9]。邹扬(2017),从民宿消费者体验角度出发,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方式,创新民宿客栈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提出民宿“乡土物质视觉的设计”,“乡土空间交互的设计”,“乡土精神发展的设计”三大战略 [10]。陈晓冰(2017)认为,在乡村客栈设计时,应结合它的整体性,挖掘客栈所在地区、民族的文化特征。合理利用其它设计元素来创造和表现旅游客栈的文化特色,建设一个乡土文化氛围浓厚和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地域性旅游客栈[11]。张晓霞,陈顺和(2018),通过对海洋文化产品表现方式的研究,调研福建平潭北港村的旅游文化产品,分析北港村客栈文创产品的发展方向、创作思路等,开展创新海洋文化产品创意开发的新模式[12]。谭思(2018)提出民宿客栈的设计应当以当地的文化为主线,以体验和感受为重点,坚持文化与体验相融合的发展策略,坚持设计适度的原则,同时还应注重客栈产品设计的互动体验性[13]。吴巍,刘斯倩(2018)认为,民宿设计与地域文化继承和发扬是相辅相成的。民宿产品的设计要充分尊重乡土文化和地域特征,同时还应逐步适应当代人的消费观念和审美。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中,实现质的飞跃[14] 。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1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3
(一)国内研究现状 3
(二)国外研究现状 4
三、研究方法 6
(一)文献研究法 6
(二)实地考察法 6
(三)个案研究法 6
四、乡村客栈产品中地域文化发展问题分析 7
(一)经营者设计理念和主题不明晰 7
(二)客栈产品开发层次较低,缺乏地域文化内涵 7
(三)客栈产品缺乏体验性设计 8
五、乡村客栈产品设计与文化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9
(一)明确设计理念和客栈主题 9
(二)升级客栈产品,丰富文化内涵 9
(三)开展文化体验活动 10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增加人们的收入、促进产业多元化经营、构建和谐美丽乡村,因此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推动力。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乡村客栈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一部分,是其发展的主要依托,也是地域文化的具体表现,因此乡村客栈地在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下发的《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乡村传统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还应重视发展当地的文化,支持乡村地域文化特色发展,加强对乡村建筑和文化遗址的保护,融入现代优秀的元素,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所在,注重文化的传承,让人们在乡村客栈中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是发扬当地文化的重要环节。继承和发扬当地特色的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与乡村客栈的经营进一步结合,不断提升乡村客栈产品的品质,才能实现当地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在这个以文化为主导的经济时代,人们对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历史文化建筑遭到了破坏,生活在城市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乡村生活,感受乡土文化。因而游客的消费类型也从观光型逐渐向体验型转变,越来越追求品质和体验感,在旅游中对文化的需求层次进一步提升。近年来,许多乡村旅游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追捧,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我国关于乡村客栈设计多从建筑的角度的研究,而从文化层面对客栈的产品设计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乡村客栈产品设计中地方文化特色的研究提供个案分析,探究在乡村客栈产品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将二者进一步融合,为客栈产品的设计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方法。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一些理论上的方法和帮助。
2.实践意义
通过对乡村客栈产品设计中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并以沂蒙山景区的乡村客栈为案例,分析当地乡村客栈发展的现状,发现产品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上出现的问题,为沂蒙山景区客栈的产品设计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有助于当地在客栈产品设计中从各方面更好的与地域文化特色相融合。为我国其他地区的乡村客栈在产品设计的开发提供借鉴,为解决客栈产品与地域文化的融合问题提供方法。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现状
1.乡村客栈产品设计研究
国内对于乡村客栈产品设计研究主要从乡村旅游角度出发,通过对当地旅游以及民宿客栈发展等案例的研究,发现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主要存在缺乏品牌形象设计、住宿体验不足,缺乏文化创意等问题。如郭慧(2014)指出沂蒙山区产品缺乏独特的品牌形象设计,在发展过程中缺少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引,针对沂蒙山区特有的条件,提出沂蒙山区乡村的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以“绿色沂蒙”为主题,提倡健康、自然的产品设计[1]。钱桥峰(2016)通过研究发现大理、丽江地区游客在产品设计中住宿体验的过程不足,进而总结“大理丽江地区民居客栈体验性”的改进设计的策略和方法,探究大理地区客栈的体验性设计方法[2]。刘雅培(2019)以本土福州永泰嵩口古镇开发民宿为例,他认为用文化创意进行设计及开发民宿产品是提升当地文化, 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改造与设计民宿显然需要全方位的考虑, 方能唤起游客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才能让古朴的乡村绽放活力 [3]。
2.地域文化的研究
我国国内对于地域文化的研究较广,并且主要从其概念和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及其体现等方面来研究,并致力于地域文化在当地发展过程的应用。如余秋雨(2012)认为文化是由时间“积累”而成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引导”而逐步完善和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而演变为一种“集体的人格”[4]。张发(2014)认为,地域文化与当地的自然景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当地习俗联系密切。文化包罗万象,同时也以万象展现出来。一个地区的民情、民俗、民风等, 都是对地域文化内涵的展现。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发展和影响, 形成了一种相互协调的地域文化[5]。李庆(2014)认为,地域文化是乡村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乡村必然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个性独特的文化,在乡村客栈的产品设计中,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充分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历史文化,并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地域文化为主线进行产品设计,加强游客和当地文化的联系,从而打造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乡村客栈[6]。
3.客栈产品设计中地域文化特色研究
国内对于客栈产品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主要从客栈的建筑和装修等方面来研究,但从服务业的角度来研究客栈产品设计与地域文化特色的相对较少,在客栈产品设计上强调设计应注重个性化,在开发过程中应结合文创产品,进行地域文化的延伸,注重客栈产品给顾客情感上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如郑易(2016)提出要重视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应用,实现文化元素符号和精神文化的进步和提升,而不只是追求原生态,同时强调强调文化产品的差异化,减少同质化[7]。黄小蕾(2017)通过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的研究,认为在民宿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进行体验性的开发,另外还可以进行地域文化延展性的体验开发,并结合文创产品增加民俗文化在民宿运营过程中的价值[8]。罗云利(2017)认为客栈设计与客栈发展的标准化与特色化是促进客栈产品质量提升,展示客栈自身特色的有效措施。在对传统民居客栈改造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民宿的住宿和特色饮食开发相关问题上进行研究,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入剖析 [9]。邹扬(2017),从民宿消费者体验角度出发,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方式,创新民宿客栈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提出民宿“乡土物质视觉的设计”,“乡土空间交互的设计”,“乡土精神发展的设计”三大战略 [10]。陈晓冰(2017)认为,在乡村客栈设计时,应结合它的整体性,挖掘客栈所在地区、民族的文化特征。合理利用其它设计元素来创造和表现旅游客栈的文化特色,建设一个乡土文化氛围浓厚和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地域性旅游客栈[11]。张晓霞,陈顺和(2018),通过对海洋文化产品表现方式的研究,调研福建平潭北港村的旅游文化产品,分析北港村客栈文创产品的发展方向、创作思路等,开展创新海洋文化产品创意开发的新模式[12]。谭思(2018)提出民宿客栈的设计应当以当地的文化为主线,以体验和感受为重点,坚持文化与体验相融合的发展策略,坚持设计适度的原则,同时还应注重客栈产品设计的互动体验性[13]。吴巍,刘斯倩(2018)认为,民宿设计与地域文化继承和发扬是相辅相成的。民宿产品的设计要充分尊重乡土文化和地域特征,同时还应逐步适应当代人的消费观念和审美。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中,实现质的飞跃[14]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