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视角下制造业上公司财务弹性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制造业上市公司可以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文章以制造业上市公司2015-2017年3年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企业税后利润增长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增长率、成本费用率分别赋值的方法,将选中的15家样本公司分别归属于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对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企业的财务弹性评价也是不同的。研究发现,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公司的财务弹性指标经营现金盈利能力、自由现金流量、外部权益性融资、内部融资积累能力、持有的未举债能力也是不同的。文章通过对15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弹性指标的分析,得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的具体情况。以此为基础,得出提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弹性评价的对策及建议。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研究现状 2
1.2.1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现状 2
1.2.2财务弹性的研究现状 2
2理论基础分析及概述 3
2.1概念相关分析 3
2.1.1生命周期的定义及特点 3
2.1.2财务弹性评价现存模式 3
2.2相关理论概述 4
2.2.1制造业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理论 4
2.2.2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弹性评价理论 5
3不同生命周期下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弹性评价与分析 6
3.1财务弹性评价模式的构建 6
3.2制造业上市公司不同生命周期下的财务弹性分析 9
3.2.1成长期 9
3.2.2成熟期 10
3.2.3衰退期 11
4基于不同生命周期下的提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弹性水平的对策建议 12
4.1成长期 12
4.2成熟期 12
4.3衰退期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制造业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是代替手工劳动下减少人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体力劳动而诞生的一种行业,它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很多便利。制造业包括很多方面,现代生活中,制造业企业也占有较大比例,尤其在发展中国家。2017年制造业法人单位数为3483617个,是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个数(32027)的100多倍。2017年,制造业产业相比2016年新增加的固定资产的数额为137436.39亿元。截止到2019年3月份,中国工业产业增加值和上一时期相比增长8.5%,累计增长6.5%。所以为了更进一步的促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对制造业企业进行除了技术创新之外的企业内部机制以及企业财务弹性的创新。中国制造业在发展中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制造业上市公司能否保持合理的财务弹性,追寻新的发展思路,从根本上提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力,促进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在最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为了降低经济挑战所面临的风险,制造业企业发展迫不及待。通过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的划分,有利于确定制造业上市公司各生命周期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及对策。因为经济的发展,中国凭借制造业企业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中,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严峻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只有不断发展进步才能不落于世界经济大背景之下。而财务弹性作为衡量经济指标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对于促进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制造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划分,再结合上市公司企业的相关特性,对企业财务弹性进行分析加上变革,有利于增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从而促进制造业整个行业的升级。
1.2研究现状
1.2.1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现状
对生命周期的讨论出现的比较早,学者们最初对它的总结主要是对于生物生命的讨论。当然,在生物学概念上的生命周期理论在此暂不深究和讨论,以生物学为基础,后来,经济学者们以此发展了专门为企业发展量身定做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由Greiner(1972)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兴衰是企业自身内外部环境等导致的复杂过程,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都是必要的,不能顾此失彼。
综合近几年中国经济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识的发展,大致有以下观点可供参考:季良玉、李廉水(2016)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产出增长率法、产业生长曲线法、综合指标分析法等方法对制造业企业进行了简单的划分。综合三种方法所得结果,制造业企业可以划分为成长产业、成熟企业与衰退产业。中国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并不存在初创期的企业,把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1.2.2财务弹性的研究现状
财务弹性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Modigliani 和 Miller提出的“MM 理论”,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设: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收益都是可以具体进行衡量的,但是企业常常会为了避免风险会遵循一种效应,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而去降低融资和生产成本。后来的经济学者就以此为基础对财务弹性理论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完善。国外学者对财务弹性的研究众多学者都做出了概念性的总结,在此就不再提及。高爽(2018)证明了企业保留一部分剩余举债能力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投资能力。[]
文章就中国近几年经济学者对财务弹性的研究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主要涉及以下方面:财务弹性、投资过度与公司资本结构(范亚东等,2018)[];财务弹性与企业价值(刘凡,2018;张嘉,2018;刘艳,2018)、管理者的行为或者态度对财务弹性的影响(厚贵斌,2019);从多种角度分析下财务弹性对其他方面的影响:环境不确定下企业财务弹性储备水平与并购决策(张改清,2018)[]、对企业财务弹性本身的研究(朱乃平等,2018;马春爱,2016)、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弹性的研究: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弹性与企业价值的关联性研究(吴晓芬,2018)。[]除此之外,也有个别学者将财务弹性涉及到其他方面,例;如财务弹性与产品竞争优势:一项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朱文莉、王奥运,2018)[]等等。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研究现状 2
1.2.1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现状 2
1.2.2财务弹性的研究现状 2
2理论基础分析及概述 3
2.1概念相关分析 3
2.1.1生命周期的定义及特点 3
2.1.2财务弹性评价现存模式 3
2.2相关理论概述 4
2.2.1制造业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理论 4
2.2.2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弹性评价理论 5
3不同生命周期下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弹性评价与分析 6
3.1财务弹性评价模式的构建 6
3.2制造业上市公司不同生命周期下的财务弹性分析 9
3.2.1成长期 9
3.2.2成熟期 10
3.2.3衰退期 11
4基于不同生命周期下的提升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弹性水平的对策建议 12
4.1成长期 12
4.2成熟期 12
4.3衰退期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制造业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是代替手工劳动下减少人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体力劳动而诞生的一种行业,它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很多便利。制造业包括很多方面,现代生活中,制造业企业也占有较大比例,尤其在发展中国家。2017年制造业法人单位数为3483617个,是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个数(32027)的100多倍。2017年,制造业产业相比2016年新增加的固定资产的数额为137436.39亿元。截止到2019年3月份,中国工业产业增加值和上一时期相比增长8.5%,累计增长6.5%。所以为了更进一步的促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对制造业企业进行除了技术创新之外的企业内部机制以及企业财务弹性的创新。中国制造业在发展中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制造业上市公司能否保持合理的财务弹性,追寻新的发展思路,从根本上提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力,促进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在最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为了降低经济挑战所面临的风险,制造业企业发展迫不及待。通过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的划分,有利于确定制造业上市公司各生命周期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及对策。因为经济的发展,中国凭借制造业企业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中,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严峻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只有不断发展进步才能不落于世界经济大背景之下。而财务弹性作为衡量经济指标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对于促进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制造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划分,再结合上市公司企业的相关特性,对企业财务弹性进行分析加上变革,有利于增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从而促进制造业整个行业的升级。
1.2研究现状
1.2.1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现状
对生命周期的讨论出现的比较早,学者们最初对它的总结主要是对于生物生命的讨论。当然,在生物学概念上的生命周期理论在此暂不深究和讨论,以生物学为基础,后来,经济学者们以此发展了专门为企业发展量身定做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由Greiner(1972)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兴衰是企业自身内外部环境等导致的复杂过程,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都是必要的,不能顾此失彼。
综合近几年中国经济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识的发展,大致有以下观点可供参考:季良玉、李廉水(2016)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产出增长率法、产业生长曲线法、综合指标分析法等方法对制造业企业进行了简单的划分。综合三种方法所得结果,制造业企业可以划分为成长产业、成熟企业与衰退产业。中国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并不存在初创期的企业,把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1.2.2财务弹性的研究现状
财务弹性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Modigliani 和 Miller提出的“MM 理论”,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设: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收益都是可以具体进行衡量的,但是企业常常会为了避免风险会遵循一种效应,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而去降低融资和生产成本。后来的经济学者就以此为基础对财务弹性理论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完善。国外学者对财务弹性的研究众多学者都做出了概念性的总结,在此就不再提及。高爽(2018)证明了企业保留一部分剩余举债能力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投资能力。[]
文章就中国近几年经济学者对财务弹性的研究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主要涉及以下方面:财务弹性、投资过度与公司资本结构(范亚东等,2018)[];财务弹性与企业价值(刘凡,2018;张嘉,2018;刘艳,2018)、管理者的行为或者态度对财务弹性的影响(厚贵斌,2019);从多种角度分析下财务弹性对其他方面的影响:环境不确定下企业财务弹性储备水平与并购决策(张改清,2018)[]、对企业财务弹性本身的研究(朱乃平等,2018;马春爱,2016)、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弹性的研究: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弹性与企业价值的关联性研究(吴晓芬,2018)。[]除此之外,也有个别学者将财务弹性涉及到其他方面,例;如财务弹性与产品竞争优势:一项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朱文莉、王奥运,2018)[]等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354.html